- 年份
- 2024(5190)
- 2023(7385)
- 2022(6110)
- 2021(5589)
- 2020(4294)
- 2019(9858)
- 2018(9544)
- 2017(17922)
- 2016(9637)
- 2015(10718)
- 2014(10597)
- 2013(10648)
- 2012(10216)
- 2011(9530)
- 2010(9689)
- 2009(8925)
- 2008(8944)
- 2007(8228)
- 2006(7659)
- 2005(7307)
- 学科
- 济(48603)
- 经济(48556)
- 业(28693)
- 管理(27325)
- 企(20383)
- 企业(20383)
- 中国(19236)
- 地方(17903)
- 农(15820)
- 方法(12516)
- 业经(12360)
- 农业(11808)
- 地方经济(10457)
- 数学(10264)
- 数学方法(10194)
- 融(9859)
- 金融(9857)
- 财(9654)
- 发(9652)
- 银(9484)
- 银行(9467)
- 行(9298)
- 制(9065)
- 学(8228)
- 技术(7623)
- 贸(7557)
- 贸易(7546)
- 环境(7460)
- 发展(7342)
- 展(7321)
- 机构
- 学院(143532)
- 大学(142028)
- 济(62800)
- 经济(61507)
- 研究(55171)
- 管理(52569)
- 理学(44183)
- 理学院(43556)
- 管理学(42911)
- 管理学院(42621)
- 中国(42532)
- 科学(31881)
- 京(31507)
- 财(28847)
- 所(28681)
- 研究所(25602)
- 中心(24244)
- 农(24242)
- 江(22828)
- 财经(21953)
- 范(21103)
- 师范(20903)
- 北京(20640)
- 经(19808)
- 经济学(19392)
- 院(19353)
- 业大(19058)
- 州(18889)
- 农业(18491)
- 经济学院(17319)
- 基金
- 项目(89334)
- 科学(71242)
- 研究(67701)
- 基金(63938)
- 家(55169)
- 国家(54611)
- 科学基金(46770)
- 社会(44845)
- 社会科(42332)
- 社会科学(42327)
- 省(35740)
- 基金项目(33486)
- 教育(30288)
- 划(29553)
- 自然(27901)
- 编号(27395)
- 自然科(27238)
- 自然科学(27234)
- 自然科学基金(26757)
- 发(25869)
- 资助(25514)
- 成果(22972)
- 发展(21236)
- 展(20844)
- 重点(20178)
- 课题(19952)
- 部(19309)
- 创(18841)
- 国家社会(18547)
- 创新(17518)
共检索到23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林雄立 崔新健
笔者在构建包含外资研发嵌入、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数量积累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逻辑框架和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FGLS、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及PSTR等方法实证验证上述逻辑框架。研究发现:一方面,外资研发嵌入对本土人力资本数量积累存在异质性,有利于通用性人力资本数量的积累,不利于专业性人力资本数量的积累;外资研发嵌入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向通用性方向发展,不利于人力资本结构向专业性方向发展。实证研究中,相比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外资研发嵌入更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受教育年限较短的人力资本,外资研发嵌入更有利于受教育年限较长的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会弱化外资研发嵌入对人力资本数量积累的影响,不影响外资研发嵌入对人力资本结构的作用。实证研究中,相比省内迁移,省际迁移在影响外资研发嵌入作用人力资本数量积累和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结论对不同模型设定均具有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吴华妹
本文以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基础,在信贷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熟练劳动力跨国迁移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短期中,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会减缓"人才流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比重,从而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长期中,当代际转移收敛于稳态水平时,国际人口迁移不再具有"教育激励"效应,而国际人口迁移的"人才流失"效应则会继续损害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敏芳
从解决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边缘学科领域。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入手,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吸纳人口能力,从经济效益与容纳人口能力两方面考虑问题,从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文章应用大量的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呈琮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更需要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 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筱
秦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对秦汉人口问题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秦汉社会特有的本质,审视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基本线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秦汉人口分布与迁徙作一初步讨论。 一 中国自西汉始,才有具体户口统计数字。《汉书·地理志》载:“迄至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这是第一次史籍明载的全国户口统计数字。秦统一以前全国户口统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沈续雷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近年来上海市外人口入迁及市内人口迁移规模增长,市外人口入迁、市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特征及其对上海人口再分布变动的影响,发现上海市内、外人口迁移,促进了上海人口再分布的郊区化发展与均衡化变动,对上海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功能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都心部高密度人口仍按"摊大饼"方式外迁扩散、郊区有些区县因人口净迁出而形成一定相对"过疏化"趋势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再分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允彬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面积255,804平方公里,人口2,216万(197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近87人。南斯拉夫联邦由六个共和国组成:塞尔维亚(包括本部和代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又译门的内哥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洋 高子茗
针对现阶段中国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由迁移规模快速增长向素质结构调整转变这一现象,从城镇化推进角度作出解释。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城市扩张通过影响迁移摩擦和就业市场技能溢价从而影响迁移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机制,之后从城乡接合部土地出让视角刻画区县层面的城镇化水平,并匹配CHIP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各地城乡接合部土地出让总量的提高,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呈现“U型”变化,迁移摩擦消减和技能溢价先减后增为其主要驱动。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迁移人口的现有演变特征以及研判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遇
一、4城镇移民迁入前后的一般比较 1986年下半年,山东省社科院人口所对济南市烟台市、威海市和牟平县宁海镇的城镇迁入人口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所列迁入人口迁移前后比较指标有6项: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工作与专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当一个人作出迁移的决定之后 ,还需要作出向何处迁移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于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过程缺乏研究。本文利用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人口迁移分析矩阵 ,探讨了对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过程进行分析的实现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伟同 张玲 谢佳松
制度环境是影响个体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国有环境作为重要的地区环境特征,其如何影响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是有待检验的重要命题。文章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出生户籍和家庭背景定义体制身份,实证分析发现:国企比重对不同体制身份个体迁移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国企环境会吸聚本地具有体制身份的高学历人群,而对低学历人群和没有体制身份的高学历人群则缺乏这种吸聚效应。从迁移行为的发生年龄看,20—30岁初次就业阶段群体的迁移行为,更易受国企环境和体制身份的影响。体制身份的这种影响在1998年国企改革之前更加明显,改革之后尽管还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显著下降,表明国企改革降低了国有环境对个体迁移行为的影响。为了克服内生性并阐释国企环境的长期影响,文章使用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中国项目作为国企指标的工具变量,两阶段估计结果显示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文章研究结论表明,传统国企环境导致了不同体制身份个体的差异化迁移行为,影响了人力资本市场化流动,而国企改革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体制身份 人力资本 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翔 敖荣军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了劳动力迁移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内生性的累积循环,这个循环的动态结果是劳动力持续向人力资本集中地区流动,人力资本存量的地区差异随之扩大。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迁移的人力资本地区集中效应的确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