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1)
2023(13816)
2022(11721)
2021(11315)
2020(9762)
2019(22772)
2018(22462)
2017(41633)
2016(22450)
2015(25912)
2014(25560)
2013(25452)
2012(23677)
2011(21398)
2010(21076)
2009(19697)
2008(19789)
2007(17049)
2006(14478)
2005(13094)
作者
(64279)
(54219)
(53967)
(51525)
(34642)
(25986)
(24757)
(21062)
(20647)
(19204)
(18526)
(18516)
(17165)
(17062)
(16992)
(16928)
(16274)
(16089)
(15751)
(15692)
(13402)
(13223)
(13112)
(12506)
(12297)
(12206)
(11981)
(11661)
(10887)
(10781)
学科
(97788)
经济(97687)
管理(62495)
(60949)
(49589)
企业(49589)
方法(48245)
数学(43408)
数学方法(42897)
中国(26796)
(25640)
(24991)
(19942)
贸易(19935)
(19437)
(19351)
业经(19173)
(17707)
地方(17137)
(16727)
财务(16683)
财务管理(16648)
农业(16459)
企业财务(15899)
(14729)
金融(14725)
(14480)
银行(14445)
(14067)
(13809)
机构
大学(327717)
学院(323002)
(139546)
经济(137116)
管理(125518)
研究(112641)
理学(108713)
理学院(107452)
管理学(105525)
管理学院(104908)
中国(86730)
(69811)
科学(67774)
(62676)
(56380)
(53323)
中心(52517)
研究所(51597)
财经(50872)
业大(47211)
(46573)
(46060)
北京(44036)
经济学(43957)
农业(42130)
(41998)
师范(41574)
(40216)
经济学院(39800)
财经大学(38146)
基金
项目(219745)
科学(174174)
基金(163734)
研究(157270)
(143452)
国家(142356)
科学基金(122221)
社会(101597)
社会科(96451)
社会科学(96423)
基金项目(86400)
(81564)
自然(79925)
自然科(78159)
自然科学(78130)
自然科学基金(76783)
教育(72492)
(71117)
资助(68009)
编号(62038)
(50392)
成果(50369)
重点(49761)
(46253)
(45335)
国家社会(43345)
教育部(43317)
科研(43044)
创新(42562)
课题(41978)
期刊
(144614)
经济(144614)
研究(93209)
中国(59632)
学报(51475)
(49724)
科学(48065)
(46806)
管理(44273)
大学(39102)
学学(36717)
农业(32209)
(29403)
金融(29403)
教育(29092)
技术(27600)
财经(25323)
经济研究(24178)
(21728)
业经(21276)
问题(19749)
(18608)
(18409)
统计(17184)
国际(16818)
世界(16516)
技术经济(16083)
图书(15973)
(15686)
理论(15594)
共检索到475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梅鹏军  裴平  
"外资潜入",是指海外资本为获得高额收益,逃避资本管制和政策限制,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大陆进行投机的资本流动。本文在对"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外资潜入"的概念,分析外资潜入的目的和渠道,并对1994~2007年外资潜入的规模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验外资潜入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外资潜入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外资潜入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外资潜入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外资潜入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培辉  
本文以我国产出、消费者价格、货币和股票价格组成的一个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并通过一般化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探讨了货币冲击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该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调整过程,模型基本模拟了我国实际经济情况。货币——股票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关系明显依赖于经济状态。在经济高增长与低增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高增长与低增长、股票价格高增长与低增长等不同经济状态、不同冲击方向、不同冲击规模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刘艳辉  徐山鹰  汪寿阳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来研究中国股市的一些热点板块是否受到SARS疫情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板块外,该次疫情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是有限的,其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波  刘亦文  
货币反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在本币坚挺且存在升值趋势下,普遍看好本币的币值或在本币货币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外国货币资产收益率时,改变原来对外币的偏好,从而抛售外币资产,持有本币资产,使外币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和现象。在对"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反替代的目的和渠道,并对1990~2007年货币反替代率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验货币反替代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货币反替代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货币反替代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货币反替代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货币反替代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海燕  化冰  张涛  
利率的变动将会对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资金流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股指将受到较大的向下冲击,二级市场的资金也将会有所分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经济冲击(Economic shock)是目前宏观经济学文献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冲击及其传导机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够导致经济系统中某些重要的变量与其正常轨道偏离的变量影响。我们称之为经济冲击。近年来我国发生大规模国际游资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静梅  何欣  吴风云  
本文对我国股市上的谣言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发现市场上流传的大多为利好谣言,涉谣公司多以规模较大、业绩变化不确定或者业绩连续变好的公司为主;传谣者既有一般商业性媒体,也有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在谣言对股价的冲击方面,第一,传谣对股价造成了显著的异常冲击。第二,在面对谣言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谣言,投资者都宁愿信其有,这导致辟谣并不能快速、完全地回复股价,辟谣澄清了消息,但却拉不回股价。第三,传谣和辟谣显著增加了涉谣股票的关注度,导致涉谣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出现了短暂的显著提升。第四,在面对谣言时,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市场反应,没有证据显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比散户投资者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向琴  谢磊柯  辛苑  
基于2006-2008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估计解禁事件的市场冲击(累计超额收益率CAR),从解禁特征、公司特征(微观角度)和股市周期(宏观角度)对影响CAR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财务特征对CAR的解释作用很小,股市周期对CAR有很强的解释作用,而解禁特征作用居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代敏  田乐蒙  刘震  
本文首先建立NAGARCHSK模型,推算市场收益率的条件高阶矩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引入高阶矩风险的收益-风险时变四因子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2000—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数据,实证探究不同时期市场高阶矩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冲击。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受到高阶矩风险的影响,并且条件高阶矩序列表现出时变和波动聚集的特征,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均会使股市收益的条件高阶矩序列出现持续的异常波动。在未出现极端金融危机的稳定时期,市场收益率的条件方差会趋于对投资收益产生正向影响,条件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跃文  孙舒杨  
通过建立投资者选择模型,我们对于中国新股发行冲击市场的投资者行为提供了模型化的解释。利用2000~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新股数据,我们发现了"新股冲击"假说的某些支持性证据,以及新股发行影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冲击性影响明显被高估了。我们还发现,不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厌恶投资者比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中性投资者有更强的愿望参与新股申购。减少新股发行负面影响的措施应包括适当提高新股发行价或者平抑新股上市交易价格,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降低新股发行实际收益率,以减少一、二级市场间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加根  何家璇  
通过对A股市场规模效应的检验,发现近四年来小公司规模溢价转变为负,表现出和发达国家股市20世纪80年代后相似的规律,与当前股市机构抱团大市值股票现象也相互印证。本文基于流动性冲击视角对规模效应的变化提供了解释。研究发现,个股的流动性冲击与同期的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流动性冲击对规模溢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样本期内,大小公司承受了非对称的流动性冲击,调整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影响后,小公司规模溢价仍然为正。实证结果显示,只要控制了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规模效应并没有消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涛  赵晶  姜伟  
本文基于1999—2016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借助非线性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描绘了具备非线性、时变性特征的全球流动性在不同区制状态下(全球流动性水平低速增长、混合波动增长、高速增长)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区制下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我国股市的传导渠道,并提出了应对冲击实现高效率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建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冲击通过三条渠道共同发挥作用传递到我国的股票市场,其中资本渠道与贸易渠道占有相对主导地位。在我国短期内仍实行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利率渠道并未成为传递或放大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我国股市产生影响的主要渠道。短期来看,资本管制是应对冲击的有效手段。但从长期来看,应从积极、持续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应注意协调好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资本管制的放开、灵活的汇率制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韧  刘于萍  
防范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货币政策实践中,预期引导与政策冲击对股市波动的实际影响和传导机制迥然不同。现有文献对两者之于股票市场波动的异质性影响多有讨论,但分歧明显。基于2005年到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货币政策大事记》,本文分别构建表征货币政策预期引导强度和实际操作频度的代理变量,对上述指标之于同期A股市场主要行业指数的波动性影响做了多维诊断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引导效应和政策冲击效应对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预期引导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而频繁调控则会放大股市波动。第二,预期引导的明确性会制约其对股市波动的平缓作用,货币调控意愿的表达越明确,越有助于平抑股票市场波动;而更坚决的"严厉型"表述比态度相对温和的"温和型"表述能够更显著地平抑股票市场波动。第三,实际操作频度对股市波动的放大作用受制于具体调控方向,宽松型调控的频率上升仅会小幅放大股市波动,而紧缩型货币调控则会大幅抬升股市波动性。由此,从平抑股市异常波动、维持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强化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比相机抉择的频繁调控更为重要;在预期引导过程中,应当增强调控意愿表达的明确性和坚决性,以限制其对金融市场运行带来的扰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乔智  干杏娣  
现有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内,较少分析世界其他经济体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美国股市冲击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美国股市收益率下降会拉低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水平,而波动率提高将降低投资水平,且投资对波动率的反应较收益率更加敏感。(2)美国股市冲击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主要渠道是需求冲击,融资渠道影响不显著。(3)美国股市冲击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4)融资约束降低能够显著增强上市公司对美国股市冲击的抵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由需求引致的冲击而非金融渠道的传导是美国股市冲击影响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的主要途径。本文对理解跨国股市冲击影响下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曹广喜  
股市和汇市的动态关系研究对于宏观金融政策制定和微观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金融时间序列长记忆特征,改进Primiceri时变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给出长记忆动态VAR模型。基于2005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20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日价格数据,利用长记忆动态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汇市与中美股市间的动态冲击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股价收益率序列具有长记忆特征,美国股价收益率具有反持续性特征;存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股市波动的单向冲击影响关系,且汇市对股市的冲击持续期为7天左右,前3天的冲击影响具有一定的时变特征,但这种时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