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3)
2023(14019)
2022(11764)
2021(11033)
2020(9261)
2019(21457)
2018(20812)
2017(39801)
2016(21986)
2015(24706)
2014(24483)
2013(24451)
2012(23122)
2011(21220)
2010(21185)
2009(19895)
2008(20088)
2007(17953)
2006(15627)
2005(14093)
作者
(66732)
(56110)
(56017)
(53315)
(35890)
(26882)
(25403)
(21859)
(21211)
(19972)
(19384)
(18536)
(18038)
(17904)
(17846)
(17396)
(17160)
(16635)
(16270)
(16201)
(14214)
(13965)
(13717)
(12910)
(12708)
(12593)
(12365)
(12272)
(11421)
(11301)
学科
(91923)
经济(91823)
管理(60472)
(58610)
(45767)
企业(45767)
方法(42565)
数学(38232)
数学方法(37852)
中国(26608)
(26388)
(24011)
(22308)
贸易(22301)
(21806)
(20132)
业经(18570)
(17749)
农业(17217)
地方(15849)
(15574)
银行(15513)
(14865)
(14774)
金融(14771)
(14034)
财务(14006)
财务管理(13974)
环境(13772)
(13756)
机构
大学(327425)
学院(324123)
(141244)
经济(138653)
管理(120552)
研究(119346)
理学(104029)
理学院(102799)
管理学(101015)
管理学院(100435)
中国(90876)
科学(73652)
(69185)
(63826)
(63581)
(62603)
研究所(57357)
中心(53405)
业大(51501)
财经(51018)
农业(50758)
(47646)
(46536)
经济学(44808)
北京(43789)
(41978)
(41786)
师范(41273)
经济学院(40653)
财经大学(37934)
基金
项目(215916)
科学(169271)
基金(159371)
研究(151188)
(142170)
国家(141040)
科学基金(118272)
社会(97741)
社会科(92751)
社会科学(92723)
基金项目(83377)
(81465)
自然(77541)
自然科(75802)
自然科学(75768)
自然科学基金(74507)
(71061)
教育(68997)
资助(66254)
编号(58507)
重点(49541)
(49152)
成果(48277)
(46754)
(44573)
科研(42266)
创新(41900)
教育部(41473)
国家社会(41406)
课题(41175)
期刊
(150179)
经济(150179)
研究(96371)
中国(59916)
学报(58309)
(57104)
科学(51789)
(47856)
大学(42519)
管理(41936)
学学(40441)
农业(38513)
(33463)
金融(33463)
教育(28485)
经济研究(26258)
财经(25603)
技术(24305)
业经(22993)
(22026)
(21319)
问题(20413)
(20166)
国际(18369)
(16824)
世界(16798)
技术经济(16054)
统计(15268)
理论(14608)
科技(14401)
共检索到480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冬  
外资的持续流入始终是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但外资的流入也不是万能的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 ,外资的流入势必造成货币供给量的大量增加 ,这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必然受到掣肘。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 :应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等等 ,以实现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控措施,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执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小宇  
通过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时变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刻画,结果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针对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反应;同时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还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的调整系数不显著,这与中国中央银行存在"惰性"和非对称偏好有关;而利率对产出缺口的调整系数显著,并符合稳定的"泰勒规则",表明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央银行更关注产出缺口的波动,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常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一个基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模型 ,并在其中定义了经济运行透明度和目标偏好透明度 ,然后分析了这两个透明度对通货膨胀分布、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提高经济运行透明度和降低目标偏好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和波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其货币政策透明度时应注意需要提高的是经济运行透明度而不是目标偏好透明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丽群  
根据对经济的不同作用,货币政策可分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过去的6年里,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处于相对稳健的状态。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就是因为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对2004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回顾及对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实施效果的分析,我们判断,在2005年或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总结了1998年至2002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建立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校正模型,发现长期内产出的变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而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和长期对物价水平都有影响。本研究还讨论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利率政策的作用和外汇对冲操作问题,提出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涛  
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行业效应,是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盛荣  
货币需求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很少注意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对货币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增;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减,且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的结构都不稳定。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各地区货币需求的差异,降低中西部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并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使利率逐步市场化,同时稳定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