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4)
2023(15245)
2022(12672)
2021(11699)
2020(10179)
2019(23251)
2018(23189)
2017(45197)
2016(24284)
2015(27266)
2014(27197)
2013(26972)
2012(24484)
2011(21870)
2010(21744)
2009(20624)
2008(20664)
2007(18724)
2006(16099)
2005(14641)
作者
(68554)
(57548)
(57474)
(54692)
(36593)
(27376)
(26185)
(22449)
(21678)
(20475)
(19478)
(19407)
(18292)
(18083)
(17810)
(17688)
(17416)
(17126)
(16657)
(16413)
(14159)
(14066)
(14011)
(13181)
(12952)
(12867)
(12848)
(12814)
(11527)
(11353)
学科
(105256)
经济(105107)
(96094)
管理(87437)
(85526)
企业(85526)
方法(49881)
数学(40952)
数学方法(40481)
(35429)
(32841)
业经(31426)
(25029)
财务(24974)
财务管理(24930)
(24717)
中国(24055)
企业财务(23644)
农业(22753)
技术(19846)
(18409)
贸易(18403)
(18178)
(17906)
理论(17721)
(17648)
地方(17620)
(17341)
(16447)
(16161)
机构
学院(352145)
大学(347626)
(149285)
经济(146427)
管理(143274)
理学(123489)
理学院(122325)
管理学(120461)
管理学院(119799)
研究(108141)
中国(85676)
(72143)
(71239)
科学(63651)
(58580)
财经(56999)
(53852)
(53285)
中心(51717)
(51602)
业大(50982)
研究所(47726)
农业(45974)
经济学(45508)
北京(43829)
财经大学(42038)
(41878)
经济学院(41285)
(40663)
师范(40240)
基金
项目(231737)
科学(184788)
基金(170654)
研究(170242)
(146583)
国家(145316)
科学基金(127588)
社会(110223)
社会科(104603)
社会科学(104576)
(91647)
基金项目(90722)
自然(82596)
自然科(80726)
自然科学(80703)
自然科学基金(79316)
教育(78498)
(75396)
资助(69247)
编号(68622)
成果(54291)
(52117)
重点(51475)
(50966)
(49190)
创新(46994)
(46945)
课题(46240)
(45739)
国家社会(45682)
期刊
(165506)
经济(165506)
研究(99037)
中国(64129)
(61066)
管理(56759)
(54266)
学报(48826)
科学(47298)
大学(38500)
学学(36753)
农业(36717)
技术(33557)
(32710)
金融(32710)
教育(29421)
业经(29118)
财经(28869)
经济研究(25549)
(24750)
问题(22139)
(21539)
技术经济(19824)
财会(18257)
统计(17048)
(16998)
商业(16865)
现代(16862)
(16370)
理论(16266)
共检索到51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季辉  王军  
近年来,IT制造业等外资依赖性较强的产业面临的外资撤离风险不断升高,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撤离速度下内资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和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性?文章将CGE模型数值模拟与DEA分解分析相结合,考察不同外资撤离速度场景对IT制造业内资企业的影响,以及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1、当外资流入为0或者其存量以5%的速度小幅持续撤离时,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小。较高的资本深化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使得其能够较快填补市场空白,具备企稳回升的能力; 2、当外资存量以25%的较高速度撤离时,内资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受到抑制,劳动生产率处于不可扭转的持续下滑趋势;3、外资企业在可见预期内仍然将是内资企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外资撤离会通过抑制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从而约束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的路径中对内资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明强  
随着中国加工贸易区位优势不断削弱,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后发经济体"承接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成本导向型外资制造业正不断从中国撤离,且呈蔓延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民春  张丽娜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对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造业FDI撤离已初现端倪。本文通过建立模拟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预测了制造业FDI撤离的就业效应并比较不同应对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撤资加速了中国资本深化,对就业有明显的负面冲击,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就业冲击将随着撤资规模的扩大而持续放大。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撤资的就业冲击将集中爆发于城镇。对于中国的就业宏观调控,供给管理政策优于需求管理政策,其中降低资本税率的长期综合调控效果最优,是现阶段促进就业的良好突破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产业演进规律表明 :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 ,工业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 ,易出现“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 ,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 ,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 ,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 ,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达不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醒  刘东升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英  马海燕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国优势和积极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我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大规模产出、门类齐全的"世界制造基地"。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基于10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从财务竞争力的视角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显著,其中营销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行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显著影响等基本结论,提出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自"十二五"规划执行以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稳步推进。基于有关统计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业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已趋于优化。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与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基于10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从财务竞争力的视角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显著,其中营销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行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显著影响等基本结论,提出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发  李冬冬  周驰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实体经济振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其动力主要源于数字新技术作用下的产业链组织分工边界拓展、交易成本降低、价值分配转移、需求变化倒逼四个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成为产业链上的"标准化"流通媒介,制造业产业链会发生解构与重构并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上"消费商"与工业互联网两种新型主导力量的出现促使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创新涌现,智能制造将成为主流制造模式的新兴代表。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驱动作用,应加强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链数据集成与共享,发挥核心企业转型引领作用,注重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琼洁  夏洪胜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德国"工业4.0"是将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生产制造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生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信息物理平台将传统制造业中的设计、生产、运营等进行高效整合与管理。"工业4.0"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科技的平台延伸、信息渠道和物料供应的拓展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管理三个方面。德国"工业4.0"的成功可以为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加强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层面的创新,拓宽传统制造业市场渠道和范围,在人才、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下,推动国内制造业的顺利升级与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彩霞  韩贤  
优化制造业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升级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研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效应,对天津市过去十年的财税政策按照"调整振兴"、"结构优化"、"产业培育"和"节能降耗"进行分类,采取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天津市在鼓励科技创新、引进新型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而在调整振兴、结构优化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产业升级财税政策实施效果欠佳。为此,建议完善化解过剩产能、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方面的财税政策,并继续发挥产业培育类政策工具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蕾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结果表明,各国制造业的内部增长效应远大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即制造业产业内升级比产业间升级有更大的生产率提升效应。通过进一步对内部增长效应分解发现,高收入经济体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更依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中等收入国家更依赖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作为发展中大国,未来我国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又要努力激发产业间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