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0)
- 2023(19555)
- 2022(16726)
- 2021(15385)
- 2020(13221)
- 2019(29894)
- 2018(29693)
- 2017(57334)
- 2016(31093)
- 2015(34672)
- 2014(34381)
- 2013(33954)
- 2012(31002)
- 2011(27734)
- 2010(27700)
- 2009(25695)
- 2008(25733)
- 2007(22815)
- 2006(19978)
- 2005(17910)
- 学科
- 济(129271)
- 经济(129098)
- 业(110941)
- 管理(105985)
- 企(98855)
- 企业(98855)
- 方法(61378)
- 数学(50948)
- 数学方法(50302)
- 财(41066)
- 农(37337)
- 业经(36070)
- 中国(30791)
- 务(28687)
- 财务(28603)
- 财务管理(28557)
- 制(28435)
- 企业财务(27136)
- 农业(25835)
- 技术(25016)
- 学(24120)
- 理论(22968)
- 地方(21996)
- 贸(21640)
- 贸易(21630)
- 和(21406)
- 易(21004)
- 体(20531)
- 划(20461)
- 银(19841)
- 机构
- 学院(445209)
- 大学(443796)
- 济(180341)
- 管理(179278)
- 经济(176604)
- 理学(154834)
- 理学院(153233)
- 管理学(150614)
- 管理学院(149781)
- 研究(141299)
- 中国(108641)
- 京(93162)
- 财(87506)
- 科学(85955)
- 农(72800)
- 所(70018)
- 财经(69706)
- 江(66291)
- 业大(65897)
- 中心(65005)
- 经(63451)
- 研究所(63111)
- 北京(58231)
- 农业(57025)
- 经济学(54735)
- 范(54422)
- 师范(53868)
- 州(52769)
- 财经大学(51792)
- 院(51538)
- 基金
- 项目(299877)
- 科学(237520)
- 基金(219952)
- 研究(219095)
- 家(190712)
- 国家(189119)
- 科学基金(164514)
- 社会(139660)
- 社会科(132553)
- 社会科学(132522)
- 省(116888)
- 基金项目(116172)
- 自然(107322)
- 自然科(104876)
- 自然科学(104850)
- 自然科学基金(102998)
- 教育(101034)
- 划(97595)
- 资助(91037)
- 编号(88327)
- 成果(70856)
- 部(66761)
- 重点(66478)
- 创(63851)
- 发(62388)
- 课题(60266)
- 创新(59214)
- 国家社会(57927)
- 教育部(57732)
- 制(57462)
- 期刊
- 济(197500)
- 经济(197500)
- 研究(128933)
- 中国(83172)
- 财(71652)
- 管理(70039)
- 学报(68041)
- 农(66675)
- 科学(63473)
- 大学(52918)
- 学学(50272)
- 农业(45813)
- 教育(44782)
- 技术(41843)
- 融(40135)
- 金融(40135)
- 财经(35184)
- 业经(33434)
- 经济研究(30712)
- 经(30123)
- 问题(25831)
- 业(25711)
- 技术经济(23776)
- 版(21071)
- 科技(21054)
- 理论(20731)
- 财会(20712)
- 现代(20640)
- 统计(20393)
- 商业(19806)
共检索到651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才国伟 连玉君
前期有关FDI技术外溢的研究多以宏观数据为基础,无法考察外资控制权和企业异质性等微观特征的影响。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FDI在企业内、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的溢出效应。为了规避微观企业中的同时选择和进入退出等问题,实证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半参数估计中的Olley-Pakes三步法。结果发现:FDI显著提高了本土企业的生产率,但在行业内的水平溢出效应却不明显;FDI在行业间存在着显著的后向溢出效应,而前向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外资的进入确实降低了企业的退出概率。外商独资企业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企业的国有产权和省级以上隶属关系则抑制了企业对FDI溢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妍 郑冠群
本文修正了动态Olley-Pakes分解方法在分解多期加总生产率变化时存在的偏误,并将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和退出企业衰退效应纳入分解框架,提出了解释加总生产率增长的一个新视角。利用改进方案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动力进行归因分析发现: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是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对1999~2006年间制造业加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超过10%;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对分解窗口长度敏感,且表现出产权性质、产品特征以及地域异质性。
关键词:
加总生产率分解 超级成长效应 中国制造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覃毅
FDI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正是负未有定论,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异质性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技术溢出差异,并且在行业当中具有普遍性。厘清企业异质性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最终回答FDI技术外溢效果如何,并有助于深入理解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所有制结构本身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率。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异质性的确影响了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具体表现为FDI对民营供应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企业,主要是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率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并且成为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资企业股权限制的逐步放开,扩股增权已成为了外商投资中国的发展趋势之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在华建立独资企业和控股企业。外资企业股权结构的这种变化究竟会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简要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对我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经验实证对于控制权的性质、控制程度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无法获得一致性结论,原因是研究中对企业与制度异质性特征关注不够。本研究基于稳定制度背景下,运用2003~201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就中国企业的公司控制权配置中大股东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充分考虑上市企业的异质性,设计丰富的控制变量对异质性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在价值测量中运用多个测量工具,提升研究的稳健性。研究显示,在中国背景下大股东的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复合性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凌云 吴维琼
本文利用我国四位数分类行业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和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生产函数,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及其基于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在我国工业企业中存在显著的技术水平"三门槛效应"。虽不同所有制结构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但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都停留在较低水平,FDI溢出的边际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递减,表明了FDI不利于高技术水平企业的技术提高,但能促进技术落后企业的技术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靖 李定辰 李常洪
公司年度报告作为上市企业披露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中小投资者意义重大。企业会在董事会报告部分进行自利性业绩归因。为了研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文章以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逐一分析公司年度报告,获得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变量。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轩 刘珍岑 李力行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跨国利润转移会导致中国的税基流失。现有的国际避税研究多关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外资企业的出资人信息和2002—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发现了外资企业出于避税目的进行利润转移的证据。中国和外资来源国的所得税税率差每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转移增加1.1%。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外资控制权对利润转移的加强效应:外资对企业控制越强、利润转移规模越大。本文的研究从企业控制权的视角加深了对国际避税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利润转移 企业控制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胜 夏玉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 贺利平 王雷
以2006年沪深股市中有风险投资公司持股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风险企业控制权结构与其成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风险企业控制权结构与其成长能力之间呈高度相关性;风险投资公司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和风险投资公司拥有特殊控制权是影响风险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礼 张学勇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机制。随后,为了反映时间趋势和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建立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并采用跨年度的工业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通过竞争与示范效应,以及产业联系效应产生的。并且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与国有企业的联系越加紧密,这种外溢效应也在不断加强。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何获取更大技术外溢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雷
控制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控制权配置带来的控制权收益是激励投资家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从控制权收益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分析创业企业中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的控制权收益构成和类型以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特征,厘清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各自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其拥有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控制权共享收益来源,构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的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战略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以及控制权收益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旭 郑雅文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从企业生产技术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本国同行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的异质性,即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异质性。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外溢和竞争效应对这种异质性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国FDI总体上对本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行业内外资的增加导致TFP下降。生产技术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越大的企业,受到FDI的负面影响越显著,TFP下降幅度更大。在知识外溢和竞争效应两个渠道中,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越大的企业越难以受益于FDI的知识外溢,同时更容易受到FDI的竞争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李自杰 张泽龙
合资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控制问题是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合理的控制权结构可以帮助合资企业的母公司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并且保持竞争优势。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引入分割控制的概念,利用106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数据对控制权分配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中方只对某些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分割控制,最有利于合资企业的中方实现战略意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周春红 宋荣娟 董瑞锋
以分类改革下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终极控股的股权安排与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性股权结构(C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抑制其掏空行为;在控制性少数股权结构(CM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对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会因国有终极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方式而产生差异。当采取掏空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不一定会影响国有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当采取援助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控制权配置形式对企业关联交易的影响分析——基于A股家族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集团战略异质性与控制权配置的关系分析
控制权转移、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研究
内外资企业合作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贸易制度、FDI与企业异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异质性竞争战略的实证研究
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真的能带来更多商业信用融资吗?——基于内部控制与企业异质性的实证
不同股权参与、企业绩效及FDI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