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3)
- 2023(3221)
- 2022(2759)
- 2021(2501)
- 2020(2148)
- 2019(4730)
- 2018(4783)
- 2017(9593)
- 2016(4870)
- 2015(5529)
- 2014(5304)
- 2013(5076)
- 2012(4622)
- 2011(4158)
- 2010(4119)
- 2009(4183)
- 2008(4486)
- 2007(3945)
- 2006(3637)
- 2005(3413)
- 学科
- 管理(25605)
- 业(21881)
- 企(21628)
- 企业(21628)
- 济(20190)
- 经济(20169)
- 财(11218)
- 方法(10933)
- 务(10331)
- 财务(10322)
- 财务管理(10317)
- 企业财务(10090)
- 数学(9066)
- 数学方法(8996)
- 环境(8685)
- 划(5746)
- 业经(5479)
- 制(4624)
- 学(4580)
- 信息(4231)
- 理论(4169)
- 和(4045)
- 规划(4040)
- 环境规划(3941)
- 资源(3789)
- 体(3615)
- 技术(3334)
- 体制(3142)
- 产业(2833)
- 中国(2831)
- 机构
- 大学(76322)
- 学院(75099)
- 管理(33337)
- 济(28991)
- 理学(28716)
- 理学院(28507)
- 经济(28466)
- 管理学(28204)
- 管理学院(28063)
- 研究(19713)
- 财(16444)
- 中国(15946)
- 京(15460)
- 财经(13392)
- 经(12114)
- 科学(11094)
- 江(10317)
- 财经大学(10044)
- 中心(9998)
- 北京(9689)
- 商学(9648)
- 商学院(9571)
- 所(9299)
- 州(8919)
- 范(8682)
- 师范(8619)
- 经济学(8458)
- 业大(8208)
- 研究所(8123)
- 经济管理(7758)
- 基金
- 项目(47995)
- 科学(38842)
- 基金(36820)
- 研究(35551)
- 家(31311)
- 国家(31082)
- 科学基金(28209)
- 社会(23903)
- 社会科(22656)
- 社会科学(22648)
- 基金项目(19591)
- 自然(18466)
- 自然科(18019)
- 自然科学(18013)
- 自然科学基金(17746)
- 省(17437)
- 教育(15775)
- 编号(15034)
- 资助(14774)
- 划(14596)
- 成果(12768)
- 项目编号(10943)
- 部(10702)
- 国家社会(10237)
- 重点(10125)
- 人文(9853)
- 创(9713)
- 教育部(9574)
- 大学(9414)
- 制(9349)
共检索到10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刚
借鉴Faulkender and Wang(2006)和Dittar and Mahrt Smith(2007)提出的衡量现金持有价值的方法,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系统检验了2001-2006年我国A股、AB股和AH股上市企业的资金效率差异。实证检验发现,在资本市场分割和双重信息披露的作用下,有外资持股的AH股和AB股企业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表现出显著高于A股企业的资金效率。并且由于AH股企业面临着比AB股更为严厉的证券监管和法律保护实施,使得AH股的资金效率要较之AB股企业更高。外资持股企业的资金效率优势在样本区间的早期表现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实施和信息披露环境完善对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本文采用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呈现U型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会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进一步考察发现,与关联存款占比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关联存款占现金比重高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更低。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关联存款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玉春 赵卫斌
文章将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再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相关的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分析表明,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的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更高。对这种差异形成的解读,除了已有理论对此诠释外,文章认为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占有资源的禀赋差异也是重要的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德胜 孙志东
从中国上市公司国有控股的背景出发,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类型、控制层级、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机构投资者并没有通过积极监督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使用效率;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国务院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央企)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较高;央企上市公司的控制层级越长,代理问题和利益输送问题越严重,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越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旻 谢广霞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并探究融资约束和股权性质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表现为正向价值效应,融资约束强化了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即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高于非融资约束公司;国有股权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低于非国有公司,融资约束会强化非国有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但对国有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现金持有 价值效应 融资约束 股权性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刚
文章将现金持有价值作为衡量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系统考察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两种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实证检验发现,银行信用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呈负相关关系,在短期银行信用比例较高的企业中这一负相关关系尤为明显,特别对处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银行信用不仅不具有债务治理效应,反而会阻碍资本的有效配置。较之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并没有显示出显著更优的资金效率治理功能,并且其治理效应不受金融生态环境地区差异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燚 薛坤坤 王凯
文章利用沪深两市2009—2021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管理者能力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同时在外部环境更复杂、动态性更高、环境丰裕度更低时,管理者能力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能力主要通过信息渠道和公司治理渠道影响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管理者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公司的投资效率,发挥信息效应;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公司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水平,降低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公司聘请高水平管理者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顺葆
本文以2004-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家族集团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金字塔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在不同法律环境下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金字塔结构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在金字塔结构下,1元超额现金的持有价值仅为0.183元,而在水平结构下,1元超额现金的持有价值为0.364元。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法律环境下,金字塔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法律环境好的地区相对于法律环境差的地区而言,金字塔结构下控股股东的寻租动机会减弱,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以及转型经济体加快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仇冬芳 马彩霞 耿成轩
利用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视角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具有正向价值效应,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了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说明环境不确定性引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加剧了融资约束,现金持有有助于规避财务风险并保证有效投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仇冬芳 马彩霞 耿成轩
利用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视角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具有正向价值效应,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了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说明环境不确定性引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加剧了融资约束,现金持有有助于规避财务风险并保证有效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玉婷
文章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考察资产剥离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价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动因不同,对企业资本投资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战略性资产剥离则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负相关;现金持有价值与企业资本投资间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价值显著增强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非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2004~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从管理防御角度,考察了经营者管理防御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防御程度与现金持有价值负相关,其程度在国有企业强于民营企业。为了抑制管理防御行为对现金持有价值的不利影响,本文进一步从管理防御的激励约束机制视角,研究了经营者持股和大股东治理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通过分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营者的高持股激励和大股东的高持股控制均能够有效减轻管理防御的代理问题,从而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防御及其激励约束机制与现金持有价值研究领域的内容,而且对相关监管部门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毅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11年的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两权分离度会显著降低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显著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否会抑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刘思淼 陈玥
已有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也是"多元"的,不同公司特征和不同影响链条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以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别从市场价值和公司绩效视角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并不显著,但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分组回归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使得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提高现金持有价值;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时,严重的代理冲突会导致多元化经营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损失效率,从而导致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