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9)
2023(5679)
2022(4819)
2021(4603)
2020(3954)
2019(9318)
2018(9367)
2017(17797)
2016(9433)
2015(10914)
2014(10822)
2013(10484)
2012(9451)
2011(8498)
2010(8923)
2009(8015)
2008(7648)
2007(6833)
2006(5950)
2005(5332)
作者
(27713)
(23039)
(22943)
(21759)
(14735)
(10969)
(10380)
(9069)
(8488)
(8220)
(7820)
(7808)
(7497)
(7410)
(7159)
(7087)
(7013)
(6747)
(6602)
(6552)
(5769)
(5751)
(5619)
(5302)
(5202)
(5181)
(5054)
(5051)
(4705)
(4650)
学科
(41899)
经济(41875)
管理(30378)
(30244)
(26272)
企业(26272)
方法(23515)
数学(21277)
数学方法(20773)
技术(14780)
(13143)
贸易(13139)
(12979)
(11142)
(9563)
中国(9470)
技术管理(8643)
(8553)
业经(8131)
理论(8107)
(8066)
(8057)
出口(8036)
出口贸易(8036)
农业(6326)
地方(5870)
(5836)
(5681)
教学(5628)
(5554)
机构
学院(137209)
大学(136596)
(57363)
管理(56841)
经济(56244)
理学(49454)
理学院(49023)
管理学(47835)
管理学院(47607)
研究(42939)
中国(31413)
(28716)
科学(26910)
(23387)
(21556)
业大(21071)
(20995)
(20448)
中心(20018)
研究所(19692)
财经(18794)
北京(17711)
经济学(17632)
(17165)
技术(17004)
(16769)
农业(16630)
师范(16589)
(16114)
经济学院(16059)
基金
项目(95527)
科学(76084)
基金(69691)
研究(68665)
(61278)
国家(60885)
科学基金(52926)
社会(43205)
社会科(41325)
社会科学(41314)
(38235)
基金项目(36222)
自然(35088)
自然科(34417)
自然科学(34413)
自然科学基金(33791)
教育(33076)
(31783)
资助(29753)
编号(27781)
重点(21567)
(21554)
成果(21474)
(21129)
创新(20193)
(19971)
课题(18870)
教育部(18294)
国家社会(18250)
科研(18177)
期刊
(56280)
经济(56280)
研究(36620)
中国(27905)
管理(21931)
学报(20332)
科学(19752)
(18390)
技术(17704)
(17542)
教育(16993)
大学(15624)
学学(14612)
农业(13050)
技术经济(9846)
经济研究(9776)
统计(9321)
(9276)
金融(9276)
财经(9075)
(8935)
科技(8805)
(8749)
业经(8747)
(8085)
(7838)
图书(7792)
问题(7604)
决策(7577)
国际(7451)
共检索到199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剑  范方志  
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外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缺乏对溢出机制的理论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知识积累模型,揭示了外资技术溢出通过增加知识存量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并给出了简要的实证考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针对传统的"永续盘存法"对知识资本积累估计的缺陷及忽略技术外溢对企业研发绩效造成的有偏估计,本文构建知识资本动态积累模型,利用动态面板(DPD)测算四个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对技术形成的贡献弹性为0.02-0.05,行业内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的研发绩效,同行业的关联企业或企业集团间的技术外溢能提升企业的研发绩效,这可成为我国企业协同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志学  
文章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中包含垂直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放松"总资本不变"的假设,将垂直联系、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此分析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成为核心区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资本积累水平和掌握先进技术、核心技术来实现。对于欠发达地区,既可以通过地方保护或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其资本积累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识溢出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利用2005~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数据的122家企业作为样本,引入新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集团研发绩效,测算了集团化经营的内部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行业内的集团化经营存在研发协同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研发投入,也取决于其他成员的研发投入;但是行业间的集团化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组建区域内的企业集团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绩效,而区域间的企业集团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伟  陈劲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必须在企业层次建立核心能力和动态性,领先公司的经验表明应重视对现有的和未来的技术核心能力进行组合和组织。现在仍有关于核心能力和动态性方面的理论讨论,本文集中于企业如何积累核心能力。我们赞同职能定义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可来自于财务、营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明松   许培源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资本积累,随着知识资本集聚,城市知识生产(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进而促使知识资本更为内生地集聚,如此循环反复,最终促进了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2)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是创新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城市群不同地区知识资本本地溢出和跨地溢出存在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创新中心—边缘城市”结构;(3)城市群创新互动在于创新中心知识溢出巩固了“群”结构,边缘城市的承接作用使得“中心”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福利水平;(4)在长三角城市群,本地市场效应和知识资本溢出效应促进了创新中心的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打造城市群创新中心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文章为解决中心城市虹吸、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设城市群创新体系、培育城市群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利用2000-2013年全国29个省市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R&D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R&D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主R&D投入的产出效果要大于商品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扩散的产出效果;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入扩大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优势,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同时,文章就如何加强开放过程中的技术引进和缩小区域间科技实力的差距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洲鸿  
知识生产要素被纳入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且具有固定资本的性质。知识生产要素与劳动者日益结合且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提出理论挑战和发展创新的机遇。本文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展开对知识积累政治经济学内涵的探索性研究,在揭示并阐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暗含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尝试将劳动力资本的积累,转化为知识生产要素价值的积累,以此构建一个劳动力资本积累的基础理论模型,有望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赵英鑫  刘成明  
在对FDI知识溢出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以技术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模型,并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效应,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影响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而技术差距正向调节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颖  李宽宽  
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创新潜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选择协同创新异质性知识的关键溢出源校、企作为研究主体,以影响知识投入决策的机制和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知识溢出程度将校企合作类别分为连接模式、嵌入模式和耦合模式,建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不同合作模式下校企的知识投入条件。研究表明: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合作阈值并不相同,但领导者占有优势均为合作契约化的基本条件;边际知识产出、知识匹配感知度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正向激励效应对跟随者的影响强于对领导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晓丽  
笔者利用省域数据,分析了我国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空间关联,并在回顾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改造,改变传统的单因素投入方式为双因素投入方式,同时将影响知识生产的其他因素如贸易进口、人力资本、FDI等纳入分析,构建以经济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水平邻近的区域间存在积极的知识溢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满凤  唐厚兴  
在基于社会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传导过程中的扩散模型,从而研究了社会关系层次度、外部政策变化、群体中人员构成、口头交流对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层次度越大,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越大;外部政策与扩散速度和程度具有同方向关系,且是扩散行为产生突变的重要因素;当系统成员中存在领导者时,知识溢出传导路径将发生改变,扩散速度明显加快;当个体之间的口头交流存在负反馈作用时,它明显降低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且随着负反馈个体的增多,这种下降趋势逐渐增大。因此,在促进知识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鼓励网络中的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个体与组织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与相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铁梅  曹凑贵  黄勇  林丰成  刘铁芳  刘安国  
油菜物质生产与积累是由单位绿色叶面积和群体绿叶面积光合作用的结果,单位叶面积的光合作用采用负指数方程描述,群体则采用高斯积分法模拟每日油菜冠层总同化量。扣除呼吸消耗与物质转化损耗形成群体生物量。同时考虑了温度、生理年龄对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水分、CO2浓度、氮素丰缺对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试验对模型预测的地上部干物重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相对误差小于7%。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