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3)
- 2023(16903)
- 2022(14345)
- 2021(13214)
- 2020(11318)
- 2019(25449)
- 2018(25032)
- 2017(48254)
- 2016(26307)
- 2015(29186)
- 2014(28609)
- 2013(28711)
- 2012(26183)
- 2011(23345)
- 2010(23020)
- 2009(21344)
- 2008(21244)
- 2007(18746)
- 2006(16462)
- 2005(14617)
- 学科
- 济(111819)
- 经济(111693)
- 业(100579)
- 企(89994)
- 企业(89994)
- 管理(88905)
- 方法(54205)
- 数学(44380)
- 数学方法(44021)
- 财(34468)
- 农(33504)
- 业经(33311)
- 中国(25981)
- 务(24660)
- 财务(24593)
- 财务管理(24561)
- 农业(23719)
- 技术(23459)
- 企业财务(23323)
- 贸(23255)
- 贸易(23248)
- 易(22621)
- 学(20416)
- 制(20033)
- 地方(19462)
- 理论(19218)
- 和(18938)
- 划(17981)
- 策(16628)
- 环境(16333)
- 机构
- 学院(380390)
- 大学(377857)
- 管理(155522)
- 济(155299)
- 经济(152329)
- 理学(135110)
- 理学院(133737)
- 管理学(131725)
- 管理学院(131052)
- 研究(121485)
- 中国(92026)
- 京(79852)
- 科学(76425)
- 财(70432)
- 农(69517)
- 业大(61181)
- 所(61179)
- 财经(57250)
- 研究所(55755)
- 江(55448)
- 农业(55124)
- 中心(55022)
- 经(52296)
- 北京(49654)
- 经济学(46405)
- 范(44984)
- 州(44492)
- 师范(44433)
- 院(43754)
- 财经大学(42593)
- 基金
- 项目(261541)
- 科学(205656)
- 基金(191146)
- 研究(186927)
- 家(167898)
- 国家(166461)
- 科学基金(143643)
- 社会(119026)
- 社会科(113055)
- 社会科学(113026)
- 省(102674)
- 基金项目(102081)
- 自然(95211)
- 自然科(93048)
- 自然科学(93023)
- 自然科学基金(91435)
- 划(85585)
- 教育(84649)
- 资助(78525)
- 编号(74596)
- 重点(58179)
- 成果(57780)
- 部(57256)
- 创(56736)
- 发(55237)
- 创新(52433)
- 业(51087)
- 科研(50457)
- 课题(50370)
- 国家社会(49240)
- 期刊
- 济(166709)
- 经济(166709)
- 研究(106830)
- 中国(66860)
- 学报(63184)
- 农(63076)
- 管理(59430)
- 科学(56802)
- 财(56070)
- 大学(47371)
- 学学(45269)
- 农业(43663)
- 技术(34578)
- 教育(34228)
- 融(31058)
- 金融(31058)
- 业经(29281)
- 财经(28519)
- 经济研究(26473)
- 业(25263)
- 经(24393)
- 问题(22191)
- 技术经济(21554)
- 科技(19793)
- 贸(18414)
- 版(18000)
- 商业(17969)
- 现代(17956)
- 理论(17332)
- 图书(16378)
共检索到547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军
本文利用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国内企业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引入外资的国内企业,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外资对国内企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对港澳台外资而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技术溢出仅发生在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投入较少、容易学习和模仿的技术层面。
关键词:
中外合资 技术溢出 研发能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吴宏
本文通过对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中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间的生产与研发合作,是影响FDI技术溢出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下,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会对FDI的技术溢出和行业产量产生影响;而在合作研发条件下,内外资企业合作生产所产生的FDI技术溢出量和行业产量,均比不进行合作生产时要大。在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时,外资企业为追求更高收益,会选择与其技术差距更大的内资企业合作,而内资企业则希望通过缩小技术差距获益。因此,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的生产与研发合作,以提高FDI的技术溢出水平。
关键词:
合作 FDI技术溢出 技术研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亚丽 王小红
文章以2010—2017年沪深两市的所有上市公司为对象,构建了现金持有量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了行业内技术溢出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溢出与企业现金持有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展能力高的公司或者当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时,技术溢出对现金持有量的正效应更为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加强现金管理、提高专利保护水平、转变国家产业政策激励手段的建议,希望能为学术界和实务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技术溢出 现金持有量 发展能力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又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产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
产业技术 技术外溢 外资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鸿文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1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首次构造相对应的解释变量区分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员流动效应,并在不同技术层面上,实证检验出外商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溢出效果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一,示范效应下的模仿学习渠道获取的技术外溢,仅在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在新产品市场转化和专利研发层面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二,竞争效应下的技术解译渠道获取的技术外溢,尚未帮助内资企业突破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关系;三,外企技术人员流入内企的规模和技术层次都不高,仅仅在新产品市场转化层面产生显著的技术外溢效果。
关键词:
示范效应 竞争效应 人员流动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娴 杨敏
以全球资源竞争为背景,选取2003~2010年中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相关季度数据,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修正形式为基础,采用Johansen协整的方法,对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非常小,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粗放式资源争夺阶段,无法有效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弱以及投机套利机制的广泛存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娜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辛大楞 车维汉
此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40多万家企业2002-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的溢出效应以及信贷约束对外资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行业和相同的省份内,不论是来自港、澳、台的外资还是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外资,都对国内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信贷约束阻碍了外资的溢出效应,行业的信贷约束程度越高,则同行业和同省份内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溢出效应就越小,相关的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上述结论。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进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外资溢出 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志坚 刘长庚
笔者基于2003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内资企业垂直专业化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内资企业在垂直专业化中的低端锁定地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外资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阻碍了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前向关联促进了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表现为水平关联且显著地提高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显著地降低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内资小企业、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更易获得员工流动的益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龙 丁志国 丁垣竹 张宇晴
利用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地理溢出效应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和投资决策相似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理溢出效应会提高投资决策质量,但这种影响仅在过度投资的企业中有效;地理溢出效应会增加投资决策相似度,并且这种影响对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企业均能表现出显著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对投资决策质量的影响方面,同地区不同行业溢出效应的作用更强,在对投资决策相似度的影响方面,同地区同行业与同地区不同行业两种溢出效应的作用相近。最后,不同地区特征下地理溢出效应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地理溢出效应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云 孙林岩
对于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现有的研究侧重于转移成熟技术方面,而外资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尚属新的课题。该文首先从技术创新、外部性和机制体制角度界定溢出效应的内涵,然后详细分析了各种溢出效应,最后讨论了增强外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以及有效利用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学军 杨帆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把握技术变化过程并不断发展新技术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具有更高技术能力并据其来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使用、适应、改变现有技术以达到技术的有效利用和通过创造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能力。文章将企业技术能力分解为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利用能力,并以二者为因变量,知识溢出各个效应为自变量,研究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路径。文章通过实证调查共获得132个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效应和竞争效应有利于技术开发能力成长
关键词:
企业技术 技术开发 技术利用 知识溢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泽永 刘向杰
本文利用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外资企业对江苏民营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比例、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等都对技术溢出效果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技术溢出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溢出、政府补贴对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实证分析
不同股权参与、企业绩效及FDI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民营企业技术进步——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
技术差距的门槛与FDI技术溢出的非线性——理论模型及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溢出效应——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溢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产业竞争力、企业技术能力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吸收能力的实证分析
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