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8)
- 2023(12008)
- 2022(9840)
- 2021(8971)
- 2020(7711)
- 2019(17401)
- 2018(17139)
- 2017(33156)
- 2016(17689)
- 2015(20044)
- 2014(19683)
- 2013(20000)
- 2012(18433)
- 2011(16627)
- 2010(16710)
- 2009(16206)
- 2008(16389)
- 2007(14755)
- 2006(13032)
- 2005(12224)
- 学科
- 济(88646)
- 经济(88512)
- 业(83693)
- 企(75875)
- 企业(75875)
- 管理(72397)
- 方法(41458)
- 数学(33484)
- 数学方法(33353)
- 财(31001)
- 业经(27927)
- 农(27213)
- 中国(23102)
- 制(21967)
- 务(21931)
- 财务(21913)
- 财务管理(21884)
- 企业财务(20807)
- 农业(19193)
- 贸(17216)
- 贸易(17206)
- 技术(17093)
- 易(16824)
- 体(16348)
- 划(15537)
- 策(15382)
- 和(14554)
- 体制(14304)
- 银(13781)
- 银行(13776)
- 机构
- 学院(267052)
- 大学(265666)
- 济(128852)
- 经济(126946)
- 管理(110048)
- 理学(94605)
- 理学院(93790)
- 管理学(93006)
- 管理学院(92482)
- 研究(85769)
- 中国(71934)
- 财(62960)
- 京(54523)
- 财经(49736)
- 经(45392)
- 科学(43837)
- 经济学(41280)
- 所(41058)
- 江(39516)
- 农(38909)
- 中心(38765)
- 经济学院(37362)
- 财经大学(36902)
- 研究所(36248)
- 北京(34629)
- 业大(32736)
- 商学(32597)
- 商学院(32315)
- 州(30385)
- 院(30385)
- 基金
- 项目(167536)
- 科学(136514)
- 基金(128122)
- 研究(127431)
- 家(108298)
- 国家(107388)
- 科学基金(95290)
- 社会(87984)
- 社会科(83727)
- 社会科学(83710)
- 基金项目(66756)
- 省(61852)
- 自然(57911)
- 教育(57311)
- 自然科(56624)
- 自然科学(56609)
- 自然科学基金(55752)
- 资助(52576)
- 划(51081)
- 编号(48695)
- 部(40305)
- 成果(39656)
- 制(38500)
- 国家社会(38131)
- 创(38047)
- 重点(36698)
- 业(36650)
- 教育部(36023)
- 发(35391)
- 人文(35144)
- 期刊
- 济(144410)
- 经济(144410)
- 研究(84817)
- 财(52734)
- 中国(51134)
- 管理(46177)
- 农(37152)
- 科学(33764)
- 学报(30848)
- 融(29433)
- 金融(29433)
- 财经(26695)
- 大学(25969)
- 农业(25300)
- 学学(24725)
- 经济研究(23695)
- 业经(23200)
- 技术(23140)
- 经(22973)
- 问题(19284)
- 教育(18999)
- 贸(17746)
- 世界(16272)
- 技术经济(16265)
- 业(15925)
- 国际(15454)
- 财会(13542)
- 现代(13333)
- 商业(12728)
- 会计(12581)
共检索到408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志 冼国明
很多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对同等情况下的工人所付工资要高,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制造业分大类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各种对工资影响因素(产业、地区、企业、工人素质)后,外资所有权工资升水显著存在,大约为10%。同时还对平均薪酬进行了研究,外资所有权薪酬升水大约为7%。此外,本文还得出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外资所有权 工资升水 中国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大海 唐宜红
本文利用1999-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业特征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比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倾向、更高的出口密集度和更偏好于选择持续性出口战略;中外合资企业比全资内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意愿;西方控股企业比港澳台控股企业更偏好出口,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偏好。就产业特征而言,产业出口导向性和产业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产业竞争性仅对企业出口战略的选择有影响。这些发现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认识,同时也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 产业特征 企业 出口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溢出和不同区间下技术无效率参数的边际效益。研究发现:FDI技术效率溢出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效率,对装备制造企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改变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仍然对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性降低;行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增加均有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少秀 冯树清 廖以
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会计指标ROE来衡量企业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所有权性质会影响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政府补助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冼国明 杨长志
外资企业是否对相同情况下的职工工资支付要比内资企业高?已经有很多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水平比较法"和"兼并差异法"。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造成外资所有权工资升水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外资所有权 工资升水 外资兼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萍萍 张为付 赵永亮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外资并购的工资效应。本文采用匹配的研究方法,发现外资并购的工资效应显著为正;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并购资本来源地、不同区域的子样本回归,结果均高度稳健;我们还发现外资并购更利于资本密集型及中西部企业的工资提升,工业化国家的并购资本有更大的工资效应。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工资 制造业企业 匹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金字塔 所有权 控制权 终极控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甄红线 史永东
La Porta et al.(1999)通过追溯控制链来鉴别终极所有者的研究范武是研究所有权结构方法论上的新进展。本文以直接所有权研究方法和La Porta et al.(1999)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境内法人直接控制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国家和境内自然人更多地通过境内法人对上市公司实施间接控制.从而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终极所有者,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直接所有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反映出我国现有股本类型的分类方式存在弊端、中小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以及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直接所有权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一菡 谢建国 徐保昌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宇波 张军 徐伟
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抽样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工资决定因素,并对集体工资议价协议是否对工资决定产生作用给予了特别关注。研究发现: 整体而言,集体工资议价对于工资决定的影响存在所有制方面的差异,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工会的存在与否对集体工资议价有一定的影响,且对职员的影响大于工人。此外,我们还发现员工的教育水平、培训投入、工作经验和本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工资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员工的教育水平对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员工资上,而工作经验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工人工资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灿雷 康茂楠 邱立成
从市场竞争来看,大规模外资进入可能加剧国内行业的竞争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利润率。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2002年外资管制政策的调整作为政策冲击,将双重差分思想嵌入工具变量方法中,在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内资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规模外资进入并未恶化内资企业利润率,反而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升劳动和资本产出率对内资企业利润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利润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内销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中等技术行业的企业中,并对提高西部地区企业利润率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准入管制 内资企业 利润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磊 魏龙
低端锁定是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inas,GVCs)后面临的主要困境。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低端嵌入,又展现出GVCs的"挤出效应"。若"挤出效应"取代"低端锁定"成为主要风险,中国制造业存在与GVCs脱钩的可能。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选取就业和工资的角度,从高端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端环节的工资成本优势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所在。实证结果显示:低技术劳动力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高端人才规模扩张、质量改善,"低端锁定"尚未彻底解决;低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对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在行业间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会拉动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增长,升值则能促进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水平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揭示出:中国未来须实行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运用利率与汇率的协调联动以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并保证制造业就业和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李宏兵
在对外贸易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却日益分化。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结合相关分解方法验证了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出口产品质量分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整体上加剧了中国的工资不平等。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分化一方面通过技能溢价机制扩大了高低技能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扩大了残差工资不平等、企业间工资不平等以及高技能群体内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质量分化 工资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低端锁定”还是“挤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GVCs就业、工资方面的证据
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细分行业的经验证据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
贸易自由化对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两税合并后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了吗——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上游垄断与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制造业数字化扩大了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外资来源、内生组织形式与生产率溢出——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1998~2007)
信息摩擦与产品质量——来自中国制造业外资自由化政策的证据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污染排放: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