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0)
- 2023(16402)
- 2022(14015)
- 2021(12961)
- 2020(11126)
- 2019(25382)
- 2018(25332)
- 2017(49897)
- 2016(26847)
- 2015(30305)
- 2014(30043)
- 2013(30378)
- 2012(27700)
- 2011(24892)
- 2010(25092)
- 2009(23842)
- 2008(24057)
- 2007(21685)
- 2006(19570)
- 2005(17451)
- 学科
- 济(116104)
- 经济(115958)
- 业(110197)
- 管理(92423)
- 企(91527)
- 企业(91527)
- 方法(54412)
- 农(48767)
- 数学(44792)
- 数学方法(44433)
- 财(38205)
- 业经(34839)
- 农业(32384)
- 中国(29696)
- 务(26969)
- 财务(26904)
- 财务管理(26862)
- 制(26223)
- 企业财务(25556)
- 贸(21427)
- 贸易(21414)
- 技术(21265)
- 易(20837)
- 地方(20117)
- 和(19601)
- 体(19355)
- 策(19264)
- 理论(18701)
- 学(18529)
- 划(18453)
- 机构
- 学院(395949)
- 大学(392769)
- 济(166876)
- 管理(165565)
- 经济(163615)
- 理学(143043)
- 理学院(141713)
- 管理学(139848)
- 管理学院(139131)
- 研究(122657)
- 中国(98126)
- 京(82425)
- 财(79942)
- 科学(71652)
- 农(70570)
- 财经(63698)
- 所(60490)
- 业大(58803)
- 江(58514)
- 经(57907)
- 中心(56980)
- 农业(54089)
- 研究所(54058)
- 北京(51823)
- 经济学(49283)
- 范(47195)
- 州(47115)
- 财经大学(47042)
- 师范(46832)
- 商学(44879)
- 基金
- 项目(258430)
- 科学(205206)
- 研究(193621)
- 基金(189707)
- 家(162183)
- 国家(160702)
- 科学基金(140635)
- 社会(124625)
- 社会科(117919)
- 社会科学(117889)
- 基金项目(101075)
- 省(100592)
- 自然(89752)
- 自然科(87673)
- 自然科学(87655)
- 教育(87102)
- 自然科学基金(86146)
- 划(82594)
- 编号(80185)
- 资助(77774)
- 成果(64138)
- 部(58445)
- 重点(55961)
- 创(55329)
- 发(54695)
- 课题(52699)
- 创新(51020)
- 国家社会(50935)
- 教育部(50635)
- 人文(50473)
- 期刊
- 济(189355)
- 经济(189355)
- 研究(117020)
- 中国(70439)
- 农(69555)
- 财(63737)
- 管理(62569)
- 学报(55465)
- 科学(53049)
- 农业(46994)
- 大学(43652)
- 学学(41541)
- 融(40561)
- 金融(40561)
- 业经(36164)
- 教育(34683)
- 技术(33679)
- 财经(31581)
- 经济研究(28296)
- 经(26895)
- 问题(25602)
- 业(24367)
- 技术经济(21478)
- 理论(19849)
- 商业(19478)
- 现代(19332)
- 贸(18609)
- 版(18128)
- 世界(18073)
- 财会(18005)
共检索到58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勇辉
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EVA法对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金额最大、影响最广、模式最新的事件———外资并购张裕A的绩效进行了多视角的评价。本研究显示,外资并购不仅为张裕A的流通股股东带来了31.87%的累积超常收益,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其全体股东的价值,其经营业绩指标明显改善,在被外资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张裕A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增量、资本回报率以及经济增加值回报率均呈递增态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整体框架与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珊淑 易加斌
基于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成长性水平,文章通过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其成长性展开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财税政策的拟合优度好于农产品价格,说明我国当前农产品价格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而公司治理和部门特征没有得到检验。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类上市公司 成长性 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扈文秀 杨栎 章伟果
基于社会镶嵌理论,从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高管之间的社会联结关系的角度出发,选择2005~2014年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高管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因学历和任职而造成高管间两种不同的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高管社会联结,尤其是由于学历而造成的社会联结,会降低主并企业、目标企业以及并购后合并实体的价值;并且当企业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时,这种价值的减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潘勇辉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的29家中国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指标的财务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衡量和检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本研究显示,汽车行业的外资并购绩效不仅整体明显优于内资并购,而且这种业绩改善具备明显的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外资并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萍 李争光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农业类上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产权比率作为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考察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低;本文还进一步发现,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加剧了公司负债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监管部门如何优化不同产权性质的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产权比率 企业绩效 产权性质 资本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士伟 陈德棉 陈鑫 乔明哲
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对并购绩效具有正向的披露效应;同时,还比较不同分组的披露效应作用强度,结果显示:国企组、高研发投入组分别比各自的对立组效果明显。进一步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样本进行探讨,发现社会责任表现与并购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且93%以上的企业处于倒U型关系的上升阶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任 甘入文
以2010~2013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校独董、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通常会给企业带来绩效的损失;企业聘请高校独董与并购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校独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企业并购绩效毁损具有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理区位的临近性会影响高校独董的治理作用,当高校独董任职的高校与上市公司位于同一省时,高校独董能够显著改善因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并购造成的不利影响,当上市公司全部聘请异地高校独董时,高校独董的治理效果有所弱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海鑫 李璐
以200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并购双方共享审计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并购双方共享审计师能显著提高并购方及目标方的并购绩效;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大的跨行业、跨地域并购事件,共享审计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共享审计可以显著降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导致较低的并购溢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陈钢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减弱公司管理者与其他缔约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会计稳健性与短期并购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长期并购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在进一步验证会计稳健性确实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时,本文实证发现,在治理机制设计相对较差的并购方(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低、股权越分散、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会计稳健性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发现表明,会计稳健性不会在并购后短期内对公司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以显现,且其正向影响程度因公司之间部分治理机制设计差异存有一定的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安 陈钢
选取2007—2010年发生并购交易事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并购方高管持股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短期并购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与长期并购绩效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进一步验证会计稳健性确实能够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与会计稳健性程度高的并购方相比,会计稳健性程度低的并购方高管持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意味着,高管持股不会在并购后短期内对绩效有显著影响,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以显现,且其影响程度因公司间会计稳健性不同而存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月
根据2004~2009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本文从并购权力配置的角度检验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值来度量资产专用性,以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比率来衡量公司的融资能力,我们发现资产专用性对兼并收购过程中权力的配置(谁应该成为主并公司)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融资能力则对权力的配置有显著正的影响,即资产负债率低或现金比率高从而融资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成为并购中的收购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应该安排给投资更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一方的观点。
关键词:
并购 交易费用经济学 产权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泉 余谦 王晓坤
本文选取我国资本市场 1 998— 2 0 0 1年间发生的 41 6起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事件为研究样本 ,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公司具有配股或避亏动机时进行的购并活动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公司的会计业绩 ,而无保资格之忧时进行的并购活动目的在于掏空资产 ,会损害公司的价值 ,但掏空行为对公司的会计业绩却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掏空 支持 并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显平 边珍 董旭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样本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制衡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以及股权制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股权制衡与并购绩效之间亦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且股权制衡能够显著调节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研究同时发现,在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间,机构投资者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股权制衡对并购绩效的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权制衡 并购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生命周期、并购能力与价值创造——来自2012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并购商誉能提升公司业绩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生命周期、并购能力与价值创造——来自2012~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收购公司股票绩效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上市公司为收购目标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并购的股价效应——来自2007年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并购整合能力与并购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经验学习与企业连续并购——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经验证据
两类代理成本、债务治理及其可观测绩效的研究——来自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