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4)
- 2023(12715)
- 2022(10722)
- 2021(9857)
- 2020(8817)
- 2019(20107)
- 2018(20090)
- 2017(40566)
- 2016(21876)
- 2015(24946)
- 2014(24915)
- 2013(25355)
- 2012(23589)
- 2011(21270)
- 2010(21659)
- 2009(21070)
- 2008(21623)
- 2007(19975)
- 2006(17871)
- 2005(16182)
- 学科
- 济(102813)
- 经济(102693)
- 业(101423)
- 企(83461)
- 企业(83461)
- 管理(78172)
- 方法(49835)
- 农(47079)
- 数学(41243)
- 数学方法(41006)
- 财(35934)
- 业经(31562)
- 农业(30888)
- 务(26081)
- 财务(26055)
- 财务管理(26006)
- 中国(24987)
- 企业财务(24773)
- 制(24712)
- 贸(20079)
- 贸易(20070)
- 易(19552)
- 技术(18543)
- 体(18085)
- 策(17534)
- 和(16814)
- 银(16255)
- 银行(16232)
- 地方(16027)
- 划(15801)
- 机构
- 学院(334089)
- 大学(328505)
- 济(147684)
- 经济(144984)
- 管理(137064)
- 理学(117766)
- 理学院(116737)
- 管理学(115368)
- 管理学院(114755)
- 研究(101821)
- 中国(84757)
- 财(71841)
- 京(67033)
- 农(64549)
- 科学(57654)
- 财经(56978)
- 经(51589)
- 所(51428)
- 江(51358)
- 农业(49705)
- 业大(49062)
- 中心(48758)
- 研究所(45519)
- 经济学(44753)
- 北京(42034)
- 财经大学(41709)
- 经济学院(40888)
- 州(40395)
- 经济管理(38963)
- 商学(38516)
- 基金
- 项目(207074)
- 科学(164822)
- 研究(154649)
- 基金(152633)
- 家(129702)
- 国家(128451)
- 科学基金(112296)
- 社会(101363)
- 社会科(95931)
- 社会科学(95906)
- 省(81675)
- 基金项目(81308)
- 自然(70801)
- 教育(69874)
- 自然科(69182)
- 自然科学(69163)
- 自然科学基金(68015)
- 划(66488)
- 编号(63838)
- 资助(62487)
- 成果(50819)
- 部(47925)
- 创(45385)
- 重点(45269)
- 发(44588)
- 业(44258)
- 创新(41728)
- 课题(41584)
- 教育部(41543)
- 国家社会(41526)
- 期刊
- 济(170182)
- 经济(170182)
- 研究(96892)
- 农(64720)
- 财(59771)
- 中国(59169)
- 管理(51318)
- 学报(44924)
- 科学(43815)
- 农业(43175)
- 融(37938)
- 金融(37938)
- 大学(35331)
- 学学(33872)
- 业经(33590)
- 财经(29318)
- 技术(28671)
- 经济研究(25581)
- 经(25080)
- 问题(23791)
- 教育(23405)
- 业(23135)
- 技术经济(19698)
- 贸(18492)
- 商业(17792)
- 世界(17236)
- 财会(16948)
- 统计(16385)
- 理论(16354)
- 现代(16133)
共检索到500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勇辉
外资并购农业类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农业利 用外资的新模式。本研究在探讨外资并购农业类上市公司特 征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 提出了促进外资并购与我国农业发展关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农业类上市公司 产业并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明中
基于2001年至2004年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设计中期绩效指标,实证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和外资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没有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中期价值有显著的负作用;外资控股对公司中期价值有负的影响,对中期效益有显著负的影响;2003年后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其中期价值不如2003年之前,其中期效益也显著不如2003年之前。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中期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勇辉
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EVA法对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金额最大、影响最广、模式最新的事件———外资并购张裕A的绩效进行了多视角的评价。本研究显示,外资并购不仅为张裕A的流通股股东带来了31.87%的累积超常收益,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其全体股东的价值,其经营业绩指标明显改善,在被外资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张裕A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增量、资本回报率以及经济增加值回报率均呈递增态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整体框架与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现武
本文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如何利用并购促进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概括分析 ,认为应鼓励农业上市公司利用其优势对现有市场农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 ,以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上市公司 并购 重组 规模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勤
一、引言: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政策背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日渐增多,外商在华并购交易额从1990年的0.08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22.47亿美元。发达的股票市场和完善的股票交易机制,使西方国家跨国并购主要通过证券市场完成;而在中国,大部分外资并购发生在非上市公司之间。1995年,发生了首例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日本五十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英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翼 乔元波 何小锋
本文以2003—2008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五年的经营业绩水平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是无效率的,没有实现并购双方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效果;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使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得以改善,目标公司并购前财务风险越大对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有加剧恶化的作用。同时,目标公司并购前的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水平对收购公司并购后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并购 长期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斐 贺文哲
本文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并购虽然在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不大,但在并购后两年开始业绩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
纵向并购 并购效率 财务会计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瑾 陈宏民
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体现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 ,市场化的非关联并购效应不明显。横向并购效应突出 ,混合并购呈负面效应。非现金支付方式并购效应优于现金支付方式。
关键词:
并购 效应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红军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特殊的产权结构而存在比较突出的代理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2003年大股东更迭的并购事件中代理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上升,对第一大股东有制衡能力的其他大股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当并购的结果导致大股东以增发配股方式掠夺中小股东的可能性上升时,代理冲突加剧,企业价值下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代理 实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彦
通过选取2003-2008年的25起跨国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绩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绩效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跨国并购绩效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能力不够导致的,应从促进行业内资本集中、实施合适的并购战略以及提高国内并购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燕 盛智颖
本文选用了2007年年报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我国24家农业上市公司的13项财务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通过此研究可知,2007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绩效水平差距较大;运用聚类分析又将其分为高盈利型、成长性高效型、股本扩张型和低效型四类,并由此推断,盈利能力、成长性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是判断一个农业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较高综合绩效的三个关键性因素;与农业各子行业比较而言,农业、畜牧业和渔业要绩优与林业和副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宏 姜夏飞 李鹏
本文以农业类上市公司2006—2012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会计指标法探讨并购活动能否给公司的长期绩效带来改善。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并购活动给农业类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但企业的长期绩效却并没有因为并购事件的发生而得到有效改善,原因主要来自并购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企本身行业属性的制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晓波 冯浩
本文对27家农业类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提高流通股比例无助于改进公司绩效,股票的流通性不是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减轻债务负担有利于改进公司绩效;董事薪酬的提高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经理薪酬的提高对公司绩效有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对经理人员的薪酬激励是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都有利于改进公司绩效。
关键词:
农业类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