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4)
2023(12621)
2022(10221)
2021(9380)
2020(7997)
2019(17854)
2018(17863)
2017(34278)
2016(18261)
2015(20435)
2014(19617)
2013(19208)
2012(16919)
2011(14730)
2010(15290)
2009(14658)
2008(14253)
2007(12871)
2006(11062)
2005(10376)
作者
(49388)
(41233)
(40784)
(38933)
(26210)
(19510)
(18459)
(15786)
(15320)
(14754)
(13810)
(13793)
(13199)
(12847)
(12554)
(12489)
(12308)
(12019)
(12004)
(11696)
(10112)
(9997)
(9848)
(9488)
(9224)
(9143)
(9128)
(9078)
(8108)
(8025)
学科
(84915)
(79412)
企业(79412)
(78754)
经济(78668)
管理(69694)
方法(36354)
业经(29124)
数学(27819)
数学方法(27273)
(26501)
(25315)
(20100)
财务(20055)
财务管理(20037)
企业财务(18896)
农业(18004)
技术(17918)
中国(17692)
(17236)
理论(16804)
(16237)
贸易(16225)
(15819)
(15259)
(14867)
(14718)
(13442)
经营(12811)
企业经济(12528)
机构
学院(257467)
大学(247781)
(108478)
管理(107153)
经济(106473)
理学(91962)
理学院(91188)
管理学(89708)
管理学院(89256)
研究(75397)
中国(61888)
(51187)
(50733)
科学(43065)
财经(40071)
(39339)
(39083)
(36530)
(36373)
中心(35015)
业大(34782)
研究所(32522)
北京(31529)
经济学(31521)
(31358)
农业(30721)
商学(30398)
商学院(30102)
财经大学(29409)
(28631)
基金
项目(165150)
科学(132461)
研究(124350)
基金(120208)
(102679)
国家(101763)
科学基金(90477)
社会(79756)
社会科(75902)
社会科学(75883)
(66741)
基金项目(62524)
自然(58142)
教育(57469)
自然科(56951)
自然科学(56937)
自然科学基金(55966)
(54188)
编号(51579)
资助(49495)
成果(39675)
(38168)
(37130)
重点(36789)
(35793)
(35524)
课题(34895)
创新(34696)
国家社会(32522)
项目编号(32404)
期刊
(124464)
经济(124464)
研究(72880)
中国(49068)
管理(46473)
(43734)
(37180)
科学(31862)
学报(30464)
技术(26895)
教育(26153)
农业(26107)
大学(24550)
(24002)
金融(24002)
业经(23872)
学学(23466)
经济研究(20136)
财经(19722)
(17196)
(17107)
问题(15568)
技术经济(15428)
(14725)
国际(14289)
商业(14048)
财会(13791)
现代(13500)
统计(13223)
(12876)
共检索到385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国鹏  李丽华  
外资在华并购日趋活跃并表现出现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新的特征使得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在外资并购情境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企业能够参与全球化竞争并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由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每个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模式是不同的,包括技术驱动型、市场导向型、人才支撑型、品牌依托型和资本拉动型。不同的提升模式包括相同的提升措施和差异化的提升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晞颜  李汉铃  卢进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国情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面对“入世” ,中小企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是一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梁  
机电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和外贸的支柱产业。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机电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探讨各种影响因素 ,提出切合实际的提升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华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为世界瞩目。本文利用Zephyr数据库的跨境并购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表现出增长速度快、以控股收购方式为主、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不具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部门等特点。中国企业不具备明显的所有权优势,其跨境并购特征与以OLI为代表的传统国际并购理论不一致。本文从知识寻求的角度对这一矛盾做出了解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厉无畏  王玉梅  
一、价值链的形成与分解企业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创造价值。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它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原材料与设备采购、产品生产、运输、仓储、营销、服务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链状网络结构,即价值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提高,市场范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其仔  乐宜仁  
在开放经济和统一大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正确评价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采取适宜对策的前提。通过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可以比较科学全面地反映国有企业竞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剑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分析制度体系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体现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速度三大机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力伴随着制度变迁的动态演化过程,包括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三个阶段。我国垄断石油企业经过30多年的制度变迁,在国际石油市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不合理的制度体制造成国有石油企业的竞争劣势。因此,国有石油企业需要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变迁,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打破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的制度瓶颈,构建合理的价格体制,培育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系统等,从而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洪斌  
本文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结构及功能,尝试性地构建起了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宝塔结构模型及其数学模型,通过宝塔模型分析了企业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层次性、结构性、依存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并对“五力模型”和“钻石模型”进行了比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清华  钟远  李启明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并购正是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房地产企业并购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并购战略框架与战略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并购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詹政  冯宗宪  
文章综合应用战略贸易理论与寡占竞争理论,构建"两国三地"竞争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的进出口关税政策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境外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对于依赖境外原料或资源的出口企业来说,不论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是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本国政府降低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都会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利润增加,而使竞争对手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2)相对于价格竞争而言,当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产量竞争时,政府出口刺激政策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国杰  屠烜  陈体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率先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而言,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深刻挖掘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着实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仅是上海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网络节点城市的需要,也是挖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提高城市总体服务功能的需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揭筱纹  宁胜男  
提升中小制造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双循环"背景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本文综合考虑"双循环"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的绿色化发展趋势,系统梳理中小制造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全面解构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维度,探索增强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多维模式(EIS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增强三个维度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技术,将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转化为内生动力;提升产品绿色价值,实施绿色营销管理,将企业绿色品牌转化为外显优势;打造绿色创新共享平台,提高协同能力,将企业信息效率转化为环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