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1)
- 2023(5829)
- 2022(4870)
- 2021(4656)
- 2020(3887)
- 2019(8825)
- 2018(8669)
- 2017(17451)
- 2016(9838)
- 2015(10856)
- 2014(10803)
- 2013(10392)
- 2012(10003)
- 2011(9075)
- 2010(9528)
- 2009(8921)
- 2008(8932)
- 2007(8227)
- 2006(7589)
- 2005(6928)
- 学科
- 济(36066)
- 经济(36019)
- 业(31343)
- 管理(28542)
- 企(24383)
- 企业(24383)
- 方法(15323)
- 数学(13645)
- 数学方法(13421)
- 农(13404)
- 中国(12578)
- 财(12078)
- 制(10719)
- 农业(9031)
- 策(8515)
- 贸(8122)
- 贸易(8120)
- 易(7936)
- 体(7604)
- 业经(7524)
- 学(7388)
- 务(7193)
- 财务(7172)
- 财务管理(7160)
- 企业财务(6874)
- 劳(6773)
- 劳动(6756)
- 及其(6634)
- 体制(6510)
- 银(6445)
- 机构
- 学院(140665)
- 大学(140181)
- 济(60099)
- 经济(58865)
- 管理(53532)
- 研究(48923)
- 理学(45805)
- 理学院(45298)
- 管理学(44477)
- 管理学院(44208)
- 中国(37752)
- 财(30290)
- 京(29213)
- 科学(28512)
- 所(25268)
- 财经(23393)
- 农(23074)
- 研究所(22683)
- 江(22552)
- 中心(21950)
- 经(21294)
- 业大(18953)
- 范(18943)
- 师范(18793)
- 北京(18634)
- 经济学(18477)
- 农业(18019)
- 院(17496)
- 州(17300)
- 财经大学(17248)
- 基金
- 项目(88418)
- 科学(70549)
- 研究(66078)
- 基金(65322)
- 家(56353)
- 国家(55863)
- 科学基金(47799)
- 社会(42169)
- 社会科(39928)
- 社会科学(39918)
- 基金项目(33358)
- 省(33269)
- 教育(30846)
- 自然(30729)
- 自然科(30036)
- 自然科学(30025)
- 自然科学基金(29514)
- 划(28952)
- 资助(27992)
- 编号(27444)
- 成果(23905)
- 部(20461)
- 重点(19854)
- 课题(19073)
- 发(18486)
- 创(17825)
- 教育部(17744)
- 性(17651)
- 国家社会(17181)
- 人文(17108)
共检索到21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肖蓓
劳动就业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而我们因思想上不够重视招商引资中的就业权保护,加上《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外资并购的法规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保护存有瑕疵,使外资在并购中肆意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制定统一的《并购法》,修改上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目标企业被外资并购后职工劳动就业权不被侵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业宏 肖蓓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和涉及外商投资的有关行政规章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保护存在各种问题,使外资在并购中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有机可乘。因此,应制定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并修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目标企业被外资并购后职工劳动就业权不被侵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舒建玲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由政府行为偏差、法律制度欠缺、工会组织软弱、劳动者自我维权能力弱、企业劳动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造成的。应在提高全社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法律、工会和劳动者自身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使企业“不敢侵权”、“不能侵权”、“不想侵权”。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侵害 原因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喜在 李帅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珠 黄桦
在对山西与全国及部分地区的劳动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山西劳动就业存在劳动力总体素质低、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有偏差等问题。在新时期,山西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从单一产业就业向三产并举就业转变,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积极创优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促进工作的五个转变,推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比较分析 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黄媛媛
美国外贸法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等措施全方位保护工人及其所在的企业、产业,明确规定国会、总统、商务部、国际贸易法院等国家机构保护劳动就业权的作为义务,同时授予劳工组织等主体享有保护工人劳动就业权的权利。我国外贸法应当将保护外贸关联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作为首要立法宗旨之一,明确各机关保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的积极作为义务和责任,防止外国政府滥用贸易政策法律和各种新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湘丽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维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静轩,马力,张伟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s employment issues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gl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points out their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The whole thinking on solving these issues,as well as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is presented.Some viewpoints in this paper haven't been put forwarded publicly before.The research can offer references to deepen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ation and solve the deep contravention existing in China's employment mechanism.
关键词:
劳动就业 劳动力供求 对策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全明 刘建花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就业结构矛盾交织,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资矛盾和纠纷攀升,失业呈现群体特征等等。现行劳动就业体制缺陷犹存,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实施新的就业战略,以发挥政府在就业机制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劳动就业 走势 战略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丘舜平,张炳申
由于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变化,都将波及劳动就业,所以劳动就业领域急需研究对策。本文拟通过分析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探讨广东劳动就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彦
“八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劳动就业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综合性产业城市,其劳动就业有许多特点。如何正确判断北京的就业形势,采取相应的政策,是关系到北京各项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一、“七五”北京市劳动就业状况“七五”期间,北京市劳动就业工作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其基本特点是: 1.劳动力供给继续增加,增幅下降“七五”期间,北京劳动力资源总量继续增加,但增幅下降,使城市劳动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常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永孜
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广西的情况。就经济体制改革对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洁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处理,伴随劳动合同的建立、存续与终结,因信息处理造成的侵害也贯穿劳动关系始末。在职场空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不法侵害主要表现为:过度收集、职场监控与不当公开。侵害劳动者个人信息造成的损害呈现双层结构,即侵害个人信息本身的损害与由此衍生的劳动权益损害,后者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和不法解雇。针对侵害信息本身所造成的损害,劳动者可以通过删除权、撤回权或更正权消除,请求恢复劳动关系;若损害仍无法弥补,还可主张物质性和精神性损害赔偿。但是针对信息处理导致的劳动权益损害,无法完全借助私法路径得以救偿,仍需回归劳动法。通过扩张劳动者单方解除权,预防和惩戒用人单位的信息处理行为;以集体合同规范行业内的信息处理活动,激活工会的职能,弥补劳动者的自治性缺陷;更新劳动基准的内涵,使其涵盖劳动者信息权益保护,将劳动者信息侵害纳入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范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一、经济增长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 1.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CNP)是一国“永久居民”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年期间所生产的产品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