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692)
2022(9578)
2021(9053)
2020(7692)
2019(17987)
2018(17804)
2017(35676)
2016(19196)
2015(21758)
2014(21714)
2013(21597)
2012(19730)
2011(17617)
2010(17429)
2009(16142)
2008(15951)
2007(14066)
2006(12366)
2005(10890)
作者
(54966)
(45446)
(45098)
(42875)
(29062)
(21737)
(20620)
(17800)
(17170)
(16239)
(15573)
(15057)
(14396)
(14194)
(13870)
(13828)
(13529)
(13455)
(12957)
(12936)
(11123)
(11011)
(10989)
(10216)
(10133)
(10039)
(10030)
(9911)
(9007)
(8787)
学科
(78261)
经济(78177)
(62757)
管理(62079)
(55400)
企业(55400)
方法(38676)
数学(33391)
数学方法(33056)
(25417)
(18713)
财务(18647)
(18632)
财务管理(18619)
中国(17949)
企业财务(17883)
业经(17062)
(15866)
(15116)
地方(14627)
(13652)
贸易(13644)
(13227)
理论(12887)
(12750)
农业(12465)
技术(12339)
(11616)
环境(11311)
(11287)
机构
大学(275929)
学院(272966)
管理(115184)
(110130)
经济(107824)
理学(100453)
理学院(99472)
管理学(97980)
管理学院(97499)
研究(87785)
中国(65319)
(58418)
科学(52509)
(51932)
(43518)
财经(42160)
研究所(39315)
中心(39237)
业大(38880)
(38490)
(38357)
(37548)
北京(37217)
(33898)
师范(33623)
(32125)
财经大学(31668)
经济学(31441)
(31282)
商学(31083)
基金
项目(186162)
科学(146850)
研究(137032)
基金(136366)
(117554)
国家(116577)
科学基金(101445)
社会(85446)
社会科(81021)
社会科学(80997)
基金项目(73510)
(71092)
自然(67369)
自然科(65792)
自然科学(65778)
自然科学基金(64611)
教育(62578)
(60033)
资助(56991)
编号(56348)
成果(45695)
(41781)
重点(40763)
(38654)
(38040)
课题(37370)
教育部(36245)
创新(35889)
项目编号(35765)
人文(35753)
期刊
(117714)
经济(117714)
研究(81143)
中国(44979)
管理(43083)
(40941)
学报(39988)
科学(37512)
(33823)
大学(30643)
学学(28782)
教育(27188)
农业(23794)
(23671)
金融(23671)
技术(22775)
财经(20314)
经济研究(18612)
业经(18398)
(17091)
问题(15346)
图书(14530)
理论(14527)
技术经济(13663)
实践(13379)
(13379)
现代(12829)
(12599)
科技(12558)
财会(12555)
共检索到39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齐云  梁媛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吸收外资高达535亿美元,占世界吸收外资总额的9.6%,而当年通过并购实现的外资流入量占外资输入总额的比例也突破性地达到7.1%。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相当多的行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对增量资本的容量有限,外资将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而上市公司是中国优质企业的代表,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中国行业龙头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最优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勇辉  
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尝试自创概念模型和相关分析指标,对重点行业的外资并购中长期潜力以及短期活跃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金燕华  任晓旭  
一、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新趋势1、国有企业改组。我国现有国企近40万家,其中特大型企业为500家,大型企业约1万家,中型企业约4万家。国企(特别是拥有上市子公司的母公司)改组一方面为跨国并购提供了众多的并购目标,另一方面也提供了通过管理效率改善来提高企业价值的机会。2、服务业对外开放。我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并购案例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燕华  任晓旭  
随着我国证监会等部门取消了外资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的政策限制,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企业引进外资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特点和呈现出的趋势进行分析,对就如何引导外资并购在我国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以1995年—2007年间发生的89件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案为样本,分析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收购企业来自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还是来自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目标企业在并购宣告期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而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对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度与目标企业宣告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指标如债权人权利、会计准则和执法效力则对目标企业的宣告期收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明勋  
2003年以来,外资在华直接投资出现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新态势。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以获取产业价值和财富价值及法律管制放松3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尤其是这种新态势存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而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解决股权分置,才能真正推动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莫扬  
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以上新项目、建新企业的方式进行。我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将重新评估我国在其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随着我国对外资并购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资并购将成为我国入世后的重要经济热点。跨国公司并购缩短了我国融入世界专业化分工体系的时间,促使国内各行业按照国际分工的要求重新调整,并在国内下一轮企业并购浪潮中引导趋势。同时,对资本市场而言,跨国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较以往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更注重战略重组和重建核心竞争力,对我国证券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青松  
随着我国经济证券化率的持续增长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操作平台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一致化趋向,大股东行为模式和公司价值增长方式改进,及股份对价交易、公允价值计量等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笔者以2002~2005年和2006~2009年为两个样本周期,比较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涛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公司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选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俊芸  夏传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国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外国先进技术、改善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模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针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  [作者] 王彤彤  
本文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发生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实证分析,以显示外资并购的绩效特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余鹏翼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津  李波  
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入世后,外资纷纷并购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分别从外商、国内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分析的结论: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作为“两组不同契约的对接过程”,是由包括外商、上市公司、地方政府等契约相关角色在内的各方力量共同决定的,因而可以认为是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张敏  刘志彪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1998~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企业扩张方式(自行投资和外部扩张)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主要以自行投资作为主要的扩张方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类别、董事会活跃度、股权集中度、现金、企业规模和是否有集团形式的母公司等因素显著地影响了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企业的两种扩张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关系;实际控制人类别、董事会活跃度、成长性、现金、是否有集团形式的母公司、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规模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这两种扩张方式在规模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珊萍  葛慧妍  
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国际背景和推动因素,剖析了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机会和环境,预测了未来外资并购的六大趋势,阐明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体系的迫切性,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为核心,其他社会监督力量为补充的新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