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7)
2023(17526)
2022(14492)
2021(13568)
2020(11626)
2019(26705)
2018(26523)
2017(50576)
2016(27144)
2015(30975)
2014(30763)
2013(30647)
2012(28099)
2011(25202)
2010(25138)
2009(23819)
2008(23760)
2007(21335)
2006(18415)
2005(17079)
作者
(76933)
(64626)
(64414)
(61371)
(41058)
(30733)
(29254)
(25101)
(24435)
(23020)
(21976)
(21726)
(20634)
(20357)
(19996)
(19881)
(19234)
(19198)
(18675)
(18505)
(15864)
(15745)
(15625)
(14730)
(14526)
(14426)
(14375)
(14256)
(12857)
(12742)
学科
(119834)
经济(119671)
(103017)
管理(94886)
(91320)
企业(91320)
方法(54987)
数学(45658)
数学方法(45179)
(39130)
(36000)
业经(33817)
中国(32671)
(28365)
(26579)
财务(26519)
财务管理(26468)
企业财务(25101)
农业(24673)
(22949)
贸易(22937)
(22369)
技术(21037)
(20553)
(20156)
(19154)
(18995)
地方(18977)
理论(18942)
(18648)
机构
学院(395301)
大学(393146)
(173250)
经济(170081)
管理(158636)
理学(136313)
理学院(134986)
管理学(133065)
管理学院(132316)
研究(128449)
中国(102636)
(83303)
(81990)
科学(73793)
财经(65508)
(63744)
(63534)
中心(59870)
(59597)
(59502)
研究所(56882)
业大(54912)
经济学(53346)
北京(51595)
农业(49916)
财经大学(48486)
经济学院(48133)
(46627)
(46215)
师范(46180)
基金
项目(256903)
科学(205481)
基金(190840)
研究(189597)
(164358)
国家(162968)
科学基金(142374)
社会(123849)
社会科(117538)
社会科学(117510)
基金项目(100485)
(98823)
自然(91123)
自然科(89078)
自然科学(89052)
自然科学基金(87552)
教育(87156)
(82658)
资助(78059)
编号(75602)
成果(60667)
(58695)
重点(57297)
(55849)
(54443)
国家社会(52124)
创新(51597)
(51462)
课题(51335)
教育部(51129)
期刊
(193007)
经济(193007)
研究(117512)
中国(78129)
(69583)
管理(63062)
(58979)
学报(54842)
科学(53822)
大学(43298)
学学(40907)
农业(40057)
(37732)
金融(37732)
技术(36721)
教育(35979)
财经(33485)
业经(31517)
经济研究(30875)
(28830)
问题(25305)
(24000)
技术经济(21889)
(21765)
世界(19827)
财会(19325)
统计(19285)
国际(18940)
现代(18405)
商业(17921)
共检索到59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盛月  岳宇萌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外资并购视角研究外资所有权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对企业内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有限,对产业内的间接就业效应却非常显著。外资只有并购劳动力规模较小的企业才会产生直接的就业创造,但是外资并购会带来较大规模的产业内溢出,通过促进本土竞争企业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就业吸收能力。外资并购的间接就业效应与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大小正相关,并且会在短期内逐步扩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文磊  张群  
文章首先构造了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真实市场潜能指标,并利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真实市场潜能对制造业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真实市场潜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女性就业,且考虑变量内生性问题和剔除城市自身真实市场潜能后的估计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中并不一致,真实市场潜能不利于国有和外资企业的女性就业,但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内资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女性就业,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溪  郑馨  张建琦  
企业陷入业绩困境时是冒险创新还是规避风险,是个尚存争议的重要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期望落差的维度从强度拓展到了持续性和范围性,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本文发现:(1)期望落差越是长时间持续存在,企业越可能提升创新投入水平;期望落差越是在多个目标上大范围存在,越可能遏制企业创新。(2)CEO的任期长短存在"双刃剑"效应。CEO在位时间越长,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但期望落差的范围性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3)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制约持续期望落差可能引起的盲目创新,从而提升创新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往绩效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维度拓展的全新角度调和了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澄清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与企业创新的权变关系,丰富了绩效反馈研究的情境机制,并对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俞萍萍  廖利兵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并购的生产率效应。我们采用数据匹配的方法研究发现外资并购的生产率效应整体上为正但不显著。对不同R&D密集度、不同区域、不同并购资本来源地的企业进行分组检验表明,外资并购仅对R&D密集型以及中西部企业的生产率具有正效应,并购资本来源地对生产率的影响整体上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吉辰   苏娜  
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研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拓展海外市场。研究认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三个机制提升其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一是成本效应,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工艺和产品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供应链效应,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增加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研究同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国制造业海外市场拓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生洪  盛月  孙一平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以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企业对被并购企业工人工资的影响。基于稳健的倍差估计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在剔除个体固定效应之后仍然存在外资进入的工资溢价,但是这种溢价具有一定时滞。事实上外资并购进一步提高了在被并购之前就实行高工资政策企业和资本密集企业的平均工资收入,低工资企业和劳动密集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在短期内不受外资并购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谢红军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微观制造业数据考察了两个问题:(1)被外资并购的内资企业具备哪些禀赋特征?(2)外资并购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目标企业生产率?研究表明,外资倾向于并购生产率高、规模大、出口密度强的内资企业,即存在典型的"掐尖"现象。利用PSM-DID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目标企业生产率在并购后第二年平均提升14%左右,且该生产率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目标企业在生产要素使用、投资融资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的转变显示,生产率增进主要来源于有效资本积累(物化技术)和出口能力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大量外资涌入沈阳。外资企业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并购和整合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了外资并购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元  苗效东  
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部门面板数据,系统分析大数据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路径,从劳动生产率视角重新测算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从资源和技术方面量化大数据发展水平,并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能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同时,大数据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在大数据发展中受益最多,东部次之;合理化方面,大数据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这意味着大数据不仅能提升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还能通过合理的引导与规划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丁丁  贺冰寒  朱桂龙  
布局使能技术关系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也面临应用范围广、外部性强、委托代理成本高等问题,亟需政府采购等需求侧政策工具的引导。本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机器学习-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讨政府采购对制造企业使能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差异效果的引致原因。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于制造企业使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共性使能技术的影响效果大于产品使能技术;对于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政府采购对于使能技术开发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所有制属性看,政府采购对国有企业共性使能技术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产品使能技术的正向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制定创新导向下政府采购政策工具奠定了基础,也为布局共性使能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锦涛  
文章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利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对外并购的数据,检验了企业对外并购对企业的生产率、规模和盈利情况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出于技术寻求型动机的对外并购小幅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但总体上看,生产率在并购之后出现了下降;(2)上市公司对外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规模;(3)对外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不同的子样本,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不相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维佳  熊宏韬  
装备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影响并购进程。并购准备阶段的风险分析决定了并购交易从根本上是否符合装备制造业企业并购战略的方向,并为整个并购过程的风险防范提供指导依据。本文立足并购准备阶段,对并购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估,首先建立等级全息模型(HHM),多角度多层次地识别装备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在HHM基础上,建立RFRM模型,通过风险排序、风险过滤和风险量化识别出关键风险。最后,针对关键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和管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唐元佑  
分析师期望落差会促进战略变革吗?为回答该问题,在考虑CEO预期任期调节效应,以及CEO预期任期与CEO持股联合效应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基于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未达成分析师的业绩期望时,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随着CEO预期任期的延长,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正向促进作用将增强;随着CEO持股比例的提高,CEO预期任期对分析师期望落差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增强效应将被强化。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推进文献从外部视角来理解战略变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游曼淋  
运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时,重点区分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是否为发达国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绿地投资对其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从分企业性质回归的结果来看,民企、外资及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比国企和央企明显。从分行业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分东道国回归的结果来看,向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