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8)
- 2023(18243)
- 2022(15318)
- 2021(14378)
- 2020(12123)
- 2019(27875)
- 2018(27347)
- 2017(52636)
- 2016(28131)
- 2015(31605)
- 2014(31117)
- 2013(30851)
- 2012(27954)
- 2011(24959)
- 2010(24486)
- 2009(22737)
- 2008(22434)
- 2007(19357)
- 2006(16781)
- 2005(14798)
- 学科
- 济(120022)
- 经济(119890)
- 业(104327)
- 管理(95248)
- 企(93594)
- 企业(93594)
- 方法(56596)
- 数学(46866)
- 数学方法(46311)
- 财(37080)
- 农(35024)
- 业经(34411)
- 中国(30762)
- 务(26821)
- 财务(26748)
- 财务管理(26705)
- 企业财务(25380)
- 农业(24200)
- 制(22930)
- 贸(22360)
- 贸易(22349)
- 易(21786)
- 技术(21700)
- 和(20766)
- 理论(20456)
- 学(20190)
- 地方(19866)
- 划(19334)
- 策(18585)
- 环境(17714)
- 机构
- 学院(400749)
- 大学(398708)
- 济(168653)
- 管理(166025)
- 经济(165543)
- 理学(144246)
- 理学院(142844)
- 管理学(140679)
- 管理学院(139956)
- 研究(128117)
- 中国(99482)
- 京(83961)
- 财(76781)
- 科学(76107)
- 财经(62428)
- 所(62024)
- 农(61150)
- 中心(58046)
- 经(57145)
- 业大(56864)
- 研究所(56391)
- 江(56258)
- 北京(52831)
- 经济学(50829)
- 范(49043)
- 师范(48643)
- 农业(47826)
- 院(46782)
- 财经大学(46593)
- 经济学院(45995)
- 基金
- 项目(273199)
- 科学(217807)
- 研究(202311)
- 基金(201806)
- 家(174233)
- 国家(172765)
- 科学基金(151133)
- 社会(130271)
- 社会科(123626)
- 社会科学(123595)
- 基金项目(106771)
- 省(104447)
- 自然(97635)
- 自然科(95466)
- 自然科学(95444)
- 自然科学基金(93770)
- 教育(92267)
- 划(87432)
- 资助(82910)
- 编号(81804)
- 成果(64577)
- 部(61349)
- 重点(60162)
- 创(58488)
- 发(57690)
- 课题(54757)
- 国家社会(54275)
- 创新(54097)
- 教育部(53372)
- 人文(52351)
- 期刊
- 济(181478)
- 经济(181478)
- 研究(116703)
- 中国(69373)
- 管理(64179)
- 财(61931)
- 学报(56378)
- 农(55877)
- 科学(55299)
- 大学(44398)
- 学学(41984)
- 农业(39253)
- 教育(38282)
- 技术(36547)
- 融(32752)
- 金融(32752)
- 业经(31079)
- 财经(30731)
- 经济研究(29477)
- 经(26433)
- 问题(23611)
- 业(22724)
- 技术经济(21402)
- 现代(19054)
- 贸(18993)
- 财会(18458)
- 商业(18293)
- 世界(18285)
- 科技(18205)
- 理论(18082)
共检索到576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奋强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以1995年—2007年间发生的89件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案为样本,分析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收购企业来自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还是来自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目标企业在并购宣告期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而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对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度与目标企业宣告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指标如债权人权利、会计准则和执法效力则对目标企业的宣告期收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凌云 易先忠
研究目标: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方法:可控制多重生存期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类别的外资并购不仅不会增加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反而会通过政策优惠、无形资产内部化等方式降低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这一核心结论在细分不同特征行业、企业,控制可能的遗漏变量以及因样本选择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始终保持稳健。研究创新:对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具体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机制在不同技术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异;另外,还解决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资并购的识别问题。研究价值:为鼓励将外资并购作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等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溢价 目标企业 退出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亚平 杜玉金
基于资产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我国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文化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目标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验证了表外资产在无形资产对并购溢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呈倒U型关系,固定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无形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同时,表外资产在无形资产比率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资产结构 文化企业 并购溢价 表外资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明 瞿晨 何运信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考量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并购有助于提高我国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主要来自于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主并方来自于亚洲的并购比来自于欧美的并购对我国目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好。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莉军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的模式实现。不过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探讨FDI的进入模式。邓宁(2009)强调宏观经济变量可以解释FDI,并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重要性的认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2006-2012年6534起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作为样本,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的决定因素。借鉴诺思的制度理论框架,探讨中国和东道国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企业发起跨国并购可能性的影响。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国家宏观经济和投资者保护状况对中
关键词:
国内并购 跨国并购 资本流动 投资者保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晓慧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评估并购方超额收益。得到:国企采用现金支付、进行不同行业的并购可以获得正超额收益,民企采用股权等其它支付方式、进行完全相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并购可获得显著收益。从行业分布来看,化学、石油加工及塑料制造业行业的国企进行完全相同行业并购会损害企业绩效。医药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的国企进行完全不同行业的并购可以获得显著超额收益。此外,我们还发现并购双方的行业相似性与并购成功率成正比,与并购方短期绩效无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谢红军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微观制造业数据考察了两个问题:(1)被外资并购的内资企业具备哪些禀赋特征?(2)外资并购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目标企业生产率?研究表明,外资倾向于并购生产率高、规模大、出口密度强的内资企业,即存在典型的"掐尖"现象。利用PSM-DID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目标企业生产率在并购后第二年平均提升14%左右,且该生产率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目标企业在生产要素使用、投资融资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的转变显示,生产率增进主要来源于有效资本积累(物化技术)和出口能力改善。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外商直接投资 生产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若思 刘青 黄灿 胡海燕 卢进勇
本文利用独有的数据库,以OLS模型为基础,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的组合方法以克服内生性问题,研究了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并购显著提高了目标企业以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和息税前利润等为代表的经营绩效。这些影响具有异质性,其更显著地存在于来自"经合组织"(OECD)国家收购方的并购、以及控股股权类并购和一次性股权类并购中。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外资并购政策的评价和完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经营绩效 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基于BVD并购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中国内资企业之间的所有权转移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并购之前并购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研发创新能力、利润率和较低存货率,说明并购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效率能力和市场需求管理能力;企业被并购后显著提升生产率和利润率,降低存货率,但研发创新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当并购双方行业非相关时没有明显改善被并购企业绩效;非控股并购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只有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时才显著提升被并购企业绩效。机制检验发现:技术效率能力和市场需求管理能力的协同效应是改善被并购企业绩效的渠道。因此,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内资企业之间的并购导致资源在不同“能力”所有者之间重新配置,有助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秀玲 张莉 胡国建 王斌
以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企业网络,基于企业之间实际经济联系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由跨城市并购数据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网络复杂程度急剧加深,但仍处于低水平-弱连结的分布态势。(2)城市节点遵从典型的长尾分布和幂律分布,“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城市分布格局经历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四区组团的跳跃式分布格局到“大”字型带状分布格局再到“T”字型沿海沿江发展格局的演变,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此外,并购频次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一些经济强市。(3)列入研究范围的城市其表现类型初期往往为主并型或被并型,后期趋向均衡型发展,且网络中城市的表现类型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4)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地区形成以三角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菱形骨架格局逐渐得到夯实,城市网络由等级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并存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凤丽 刘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跨国并购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中外资对并购中国的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跨国并购成为了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一种方式。外资并购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重点从相关法律层面详细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提出对有关法律制度的清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一些初步的立法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立法 中国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飞 陈凤兰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立足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是题中要义。外资并购作为对外开放下获取外部资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否促进目标企业创新?本文以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的创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并购能够提高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考虑企业规模异质性后发现,大规模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都得以提升,而小规模企业相反。渠道检验表明,外资并购通过提高目标企业的知识基础、人力资本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外资并购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外资并购对高技术水平、产业链下游和高市场集中度的目标企业的创新数量有正向效应,对高技术水平、产业链上游和高市场集中度的大规模目标企业的创新质量有正向效应。本文拓展了外资并购与企业创新的交叉研究,为利用全球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现实经验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目标企业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超 张宸妍
外商直接投资对目标企业参与国际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以中国企业被外资并购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广义精确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海外市场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增加了目标企业的出口倾向和进口倾向,促进了目标企业的海外市场调整,企业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的数量均增加,且能够和地理距离更远的经济体进行贸易;进一步研究表明,外资并购促进了目标企业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增长,表现为企业进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进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会产生差异化的“总部效应”,来自非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海外市场扩张的作用更强。本研究对外资如何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扩张,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循环提供了解释,对于更好利用外资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阳
高管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并购经验将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并购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立足于线性相关模型,以2009-2018年我国214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并购数量与质量双重视角,探讨高管并购经验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并购经验越丰富,企业的并购数量、绩效与成功率越高,且相较于失败的并购经验,高管成功的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之间存在着更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会加强高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高管偏向于进行风险更高的并购行为,充分利用以往的并购经验,提高并购质量;高科技企业的高管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相较于非高科技企业而言更为明显。本文通过替换指标和分组检验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保持稳健。
关键词:
并购数量 并购质量 并购经验 股权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