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7)
- 2023(15974)
- 2022(13477)
- 2021(12736)
- 2020(10829)
- 2019(24917)
- 2018(24476)
- 2017(47474)
- 2016(25645)
- 2015(28806)
- 2014(28482)
- 2013(28689)
- 2012(26180)
- 2011(23431)
- 2010(23256)
- 2009(22002)
- 2008(22053)
- 2007(19461)
- 2006(17236)
- 2005(15693)
- 学科
- 济(112539)
- 经济(112403)
- 业(103707)
- 企(94668)
- 企业(94668)
- 管理(92983)
- 方法(52421)
- 数学(42546)
- 数学方法(42190)
- 财(37771)
- 业经(33006)
- 农(31819)
- 务(28383)
- 财务(28318)
- 财务管理(28281)
- 中国(28164)
- 企业财务(26975)
- 制(22786)
- 农业(22123)
- 贸(21227)
- 贸易(21216)
- 技术(20871)
- 易(20680)
- 和(20010)
- 划(19025)
- 理论(18883)
- 学(18555)
- 策(18221)
- 地方(17715)
- 体(17486)
- 机构
- 学院(372888)
- 大学(372494)
- 济(159561)
- 经济(156640)
- 管理(155536)
- 理学(133936)
- 理学院(132644)
- 管理学(130937)
- 管理学院(130266)
- 研究(120597)
- 中国(95568)
- 京(79533)
- 财(74671)
- 科学(70153)
- 财经(59949)
- 所(59717)
- 农(56259)
- 经(54729)
- 研究所(53753)
- 中心(53565)
- 江(53390)
- 业大(51663)
- 北京(50802)
- 经济学(47443)
- 财经大学(44621)
- 范(44123)
- 农业(43940)
- 师范(43797)
- 院(43558)
- 商学(43017)
- 基金
- 项目(244950)
- 科学(194970)
- 研究(181612)
- 基金(181407)
- 家(156191)
- 国家(154864)
- 科学基金(135279)
- 社会(117019)
- 社会科(111046)
- 社会科学(111016)
- 基金项目(96138)
- 省(92533)
- 自然(87518)
- 自然科(85504)
- 自然科学(85480)
- 自然科学基金(84019)
- 教育(81640)
- 划(77343)
- 资助(75064)
- 编号(73290)
- 成果(58497)
- 部(55469)
- 重点(53383)
- 创(52429)
- 发(51103)
- 课题(48707)
- 国家社会(48426)
- 创新(48294)
- 教育部(48217)
- 人文(47433)
- 期刊
- 济(178079)
- 经济(178079)
- 研究(112680)
- 中国(67174)
- 管理(62022)
- 财(61891)
- 学报(51637)
- 农(51474)
- 科学(50900)
- 大学(40246)
- 学学(38046)
- 农业(36089)
- 融(33552)
- 金融(33552)
- 教育(33202)
- 技术(32771)
- 财经(30354)
- 业经(29363)
- 经济研究(28323)
- 经(26007)
- 问题(23111)
- 业(21917)
- 技术经济(21151)
- 贸(19788)
- 现代(18459)
- 世界(18352)
- 财会(18219)
- 国际(17888)
- 理论(17364)
- 商业(16861)
共检索到553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以1995年—2007年间发生的89件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案为样本,分析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收购企业来自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还是来自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目标企业在并购宣告期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而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对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度与目标企业宣告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指标如债权人权利、会计准则和执法效力则对目标企业的宣告期收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新 王珏玮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海外并购 并购收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奋强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上)
[作者]
王彤彤
本文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发生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实证分析,以显示外资并购的绩效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慧玲
股权流动性的增加带来的控制权交易将成为今后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投资机会,而新的环境下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显得愈加重要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重组浪潮,直接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中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额占比平均高达80%左右。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起始于1993年的"宝延风波",早期由于法规还不够完整,相关实施细则和具体指引、规范不够详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齐云 梁媛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吸收外资高达535亿美元,占世界吸收外资总额的9.6%,而当年通过并购实现的外资流入量占外资输入总额的比例也突破性地达到7.1%。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相当多的行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对增量资本的容量有限,外资将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而上市公司是中国优质企业的代表,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中国行业龙头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最优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俊芸 夏传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国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外国先进技术、改善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模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针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上市公司 企业并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凌云 易先忠
研究目标: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方法:可控制多重生存期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类别的外资并购不仅不会增加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反而会通过政策优惠、无形资产内部化等方式降低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这一核心结论在细分不同特征行业、企业,控制可能的遗漏变量以及因样本选择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始终保持稳健。研究创新:对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具体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机制在不同技术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异;另外,还解决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资并购的识别问题。研究价值:为鼓励将外资并购作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等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溢价 目标企业 退出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邱伟年 欧阳静波 林家荣
外资并购在我国普遍受到优待,然而随着我国跨国并购市场的日益开放,正确审视外资并购与民营并购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外资和民营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种并购方式下目标公司长期和短期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短期绩效显著高于民营并购,外资并购长期绩效显著低于民营并购。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外资并购和民营并购的绩效,也有助于揭示我国未来的相关并购政策的走向。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民营并购 绩效比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明勋
2003年以来,外资在华直接投资出现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新态势。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以获取产业价值和财富价值及法律管制放松3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尤其是这种新态势存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而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解决股权分置,才能真正推动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关键词:
并购 FDI 协同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明 瞿晨 何运信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考量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并购有助于提高我国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主要来自于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主并方来自于亚洲的并购比来自于欧美的并购对我国目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好。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伟
从目标公司所属行业、并购时的行业地位、经济区域,以及外资控股方式、股东地位和来源区域等八方面对外资并购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攫取目标公司控制权的意图较为明显,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作用有限,股权转让缺乏市场化定价机制,外资来源区域过于集中。应强化外资并购监管,谨防行业出现外资垄断;调整外资并购政策,引导外资向中西部流动;加快股权全流通进程,促使股权转让市场化;拓展外资来源渠道,降低国家经济安全风险。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勇辉
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尝试自创概念模型和相关分析指标,对重点行业的外资并购中长期潜力以及短期活跃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行业分布 演变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敏聪 伍志强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各项开放政策的陆续实施,证券市场上以外资为收购主体、以战略收购为特征的外资并购不断增加。通过完善法规、加强监管,进一步发挥国际资本支持我国股份制改造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利于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