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0)
- 2023(6754)
- 2022(5663)
- 2021(5139)
- 2020(4275)
- 2019(9671)
- 2018(9213)
- 2017(17605)
- 2016(9686)
- 2015(10057)
- 2014(9755)
- 2013(9658)
- 2012(8931)
- 2011(7957)
- 2010(7739)
- 2009(7058)
- 2008(6793)
- 2007(5842)
- 2006(5040)
- 2005(4309)
- 学科
- 济(40810)
- 经济(40777)
- 业(26039)
- 管理(25755)
- 企(19894)
- 企业(19894)
- 方法(17917)
- 数学(16454)
- 数学方法(16367)
- 农(11377)
- 地方(10429)
- 财(10048)
- 中国(9781)
- 学(9607)
- 贸(9008)
- 贸易(9006)
- 业经(8817)
- 易(8751)
- 农业(7770)
- 产业(7456)
- 制(7375)
- 环境(7359)
- 结构(6319)
- 技术(6261)
- 务(6194)
- 财务(6193)
- 财务管理(6186)
- 企业财务(5927)
- 地方经济(5676)
- 融(5598)
- 机构
- 学院(136590)
- 大学(136106)
- 济(58524)
- 经济(57736)
- 管理(51314)
- 研究(50794)
- 理学(45825)
- 理学院(45209)
- 管理学(44410)
- 管理学院(44180)
- 中国(36107)
- 科学(34743)
- 农(32413)
- 京(29081)
- 业大(27158)
- 所(27102)
- 农业(26095)
- 江(25731)
- 研究所(25488)
- 财(23389)
- 中心(22130)
- 财经(19578)
- 院(18692)
- 经济学(18323)
- 经(17897)
- 农业大学(17651)
- 省(17265)
- 经济学院(16876)
- 科学院(16623)
- 范(16536)
- 基金
- 项目(103762)
- 科学(81981)
- 基金(77530)
- 家(71549)
- 国家(71013)
- 研究(66671)
- 科学基金(59993)
- 社会(44993)
- 社会科(42844)
- 社会科学(42833)
- 基金项目(42279)
- 自然(41757)
- 省(41707)
- 自然科(40786)
- 自然科学(40772)
- 自然科学基金(40073)
- 划(35082)
- 资助(30516)
- 教育(29212)
- 重点(24497)
- 编号(23665)
- 发(22968)
- 部(22508)
- 创(21911)
- 计划(21806)
- 创新(20689)
- 科研(20672)
- 业(19656)
- 科技(19612)
- 国家社会(19304)
共检索到18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敏
本文对江苏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工业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本文发现,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工业结构变化较快,结构升级效应显著,第三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显著提高,第一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明显下降;本文还发现,外资工业在江苏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中居主导作用,这种主要作用表现在,江苏全部工业中第三类产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外资工业中第三类产业份额的大幅度增加导致的。
关键词:
江苏 工业结构 变化与升级 外资工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福卓
文章对安徽与江苏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2000年以来,两个地区工业结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与升级,安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演进,江苏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内资工业在安徽发挥的作用要高于外资工业,而外资工业在江苏发挥的作用要比内资工业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结构 调整升级 内资工业 外资工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维全
文章对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内资工业与外资工业的贡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工业结构变化较快,结构升级效应显著,第三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显著提高,并且都领先于全国同期水平;外资工业在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中居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广东全部工业结构变化中,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对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主要是外资工业引致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进
马库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了FD I的因素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种类型,通过对江苏省外资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认为江苏外资产业集群处于卫星平台型向轮轴型转变的过程中,外资大规模进入后与本地企业联系正在加强。利用G 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了第三产业与外资存在双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FD I 产业集聚 定域经济 城市化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思荣
产业结构调整是江苏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而且要在空间上作出最佳选择。区域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江苏省机械工业的区域调整提出笔者的初步看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媛 郝丽莎
能源资源短缺奠定了江苏省电力工业以资源输入为主的发展格局,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于沿江地区、徐州地区和苏南负荷中心区,形成向右倾倒的“小”字型结构。系统阐述了江苏省电力工业“小”字型空间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机制,结合江苏省能源资源分布特点及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构建以“OZ”字型为主体骨架的电力工业空间新格局:①进一步提升沿江电力密集带,构成“OZ”字型结构中的“/”字部分;②大力推进沿海,加快沿海能源轴线的隆起,突显“OZ”字型空间结构的上部“-”字;③依托“西气东输”,推动苏南电力生产的结构升级,重塑“OZ”字型空间结构的下部“-”字。④加强徐州能源综合体建设,壮大“OZ”字型空间结构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李明艳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资源数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以1990~2005年江苏省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变动率、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呈非平稳变动趋势,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的作用方向不同,工业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产生负效应,城市化则产生正效应。同时,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并且城市化的影响比工业化的影响更为持久。这意味着,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是耕地数量变化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当前江...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工业化 城市化 差异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冬冬 黄震方 倪金星 李在军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1—2013年各县域工业生产效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其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3年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差异较大,相对差异逐年缩小,效率值的空间聚类呈"南高北低"的梯度变化特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保持相对稳定,高、低值集聚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效率重心的跃迁过程可分为"2001—2007年西北迁移阶段"和"2007—2013年东
关键词:
工业生产效率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县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冬冬 黄震方 倪金星 李在军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1—2013年各县域工业生产效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其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3年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差异较大,相对差异逐年缩小,效率值的空间聚类呈"南高北低"的梯度变化特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保持相对稳定,高、低值集聚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效率重心的跃迁过程可分为"2001—2007年西北迁移阶段"和"2007—2013年东北迁移阶段"。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是在地区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因素、交通条件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
工业生产效率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县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秋明 黄跃中 方传来 施福元
一、江苏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江苏乡镇工业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已基本上完成了农村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任务,初步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工业体系,其产业结构的特点主要有: 1.以机械、纺织、建材、化工为主的行业结构。目前在40个工业行业中,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烟草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它矿采选业、竹材及竹材采运业这5个行业外,其它行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王铁成 曲福田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结合江苏省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情况,基于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并分析了江苏省的工业内部结构与其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工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总体上呈较强的相关性,但各工业行业产值与碳排放量的关联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取决于各行业的特性、生产和节能技术水平、发展阶段等因素。最后提出,在制定工业部门的低碳调整目标时,除了应重点关注各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力外,还必须考虑上述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岳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如何变化?它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成柏
本文根据新型工业化要求,从江苏目前的实际出发确定了选择江苏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式、指标体系;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对现有主导产业进行了对比排序,并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