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5)
2023(15190)
2022(12572)
2021(11638)
2020(9805)
2019(22028)
2018(21305)
2017(40402)
2016(21060)
2015(23487)
2014(22752)
2013(22466)
2012(20388)
2011(18351)
2010(17759)
2009(16286)
2008(15247)
2007(12689)
2006(10931)
2005(9345)
作者
(59849)
(50228)
(49832)
(47250)
(31718)
(23962)
(22408)
(19748)
(19103)
(17246)
(17138)
(16547)
(15687)
(15467)
(15397)
(15239)
(14976)
(14541)
(14347)
(14171)
(12202)
(12109)
(11956)
(11492)
(11411)
(11138)
(10671)
(10343)
(9921)
(9721)
学科
(107222)
经济(107127)
管理(59997)
(55534)
方法(45302)
(44439)
企业(44439)
数学(41140)
数学方法(40752)
中国(26243)
(23541)
(21954)
地方(21019)
业经(19993)
(19417)
贸易(19408)
(18935)
(18539)
农业(16031)
(15471)
环境(15283)
地方经济(13702)
(13564)
金融(13562)
(13320)
银行(13285)
(13209)
(13202)
财务(13175)
财务管理(13150)
机构
大学(303464)
学院(301546)
(142014)
经济(139924)
管理(119141)
理学(104914)
研究(104761)
理学院(103839)
管理学(102290)
管理学院(101748)
中国(78549)
(61373)
科学(61335)
(58702)
(50728)
(49859)
财经(48830)
中心(47489)
研究所(46816)
经济学(45841)
业大(45314)
(44892)
经济学院(41322)
(40041)
农业(39462)
北京(37806)
(37531)
财经大学(36711)
(35932)
师范(35471)
基金
项目(214376)
科学(171417)
基金(162285)
研究(150924)
(143426)
国家(142343)
科学基金(122944)
社会(103157)
社会科(98151)
社会科学(98129)
基金项目(85915)
(80022)
自然(79469)
自然科(77744)
自然科学(77721)
自然科学基金(76383)
(68473)
教育(68311)
资助(65230)
编号(56135)
(48907)
重点(48465)
(46417)
(45267)
国家社会(45237)
成果(42849)
教育部(42545)
创新(42542)
科研(41941)
人文(41140)
期刊
(146054)
经济(146054)
研究(85890)
中国(49471)
学报(48088)
科学(45329)
(43860)
(43743)
管理(43210)
大学(36939)
学学(35617)
农业(30070)
经济研究(26447)
财经(24804)
技术(24760)
(24253)
金融(24253)
(21518)
业经(21467)
教育(19561)
问题(19468)
(17537)
(16596)
技术经济(16016)
世界(16009)
国际(15661)
统计(15637)
(14343)
商业(13737)
(13650)
共检索到42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艳  
文章在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纳入不同来源地的外资,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与国内资本异质,而且其内部因来源地不同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的外溢效应上。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华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所有外资中最大,而来源于美国和欧盟国家的外资的作用较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江永  
基于1999—2006年中国大陆31个地区纺织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广义矩方法分别分析了来自台港澳的外资和其他来源地的外资在中国大陆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城市化水平对前者的影响显著,对后者的影响不显著。国有企业数量对后者的影响显著,对前者的影响不显著。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都显著影响了不同来源地外资的区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只对其他来源地的外资在该地区投资影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环境因素对外资的影响是正的,中西部地区的研发环境对外资的影响是负的。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对其他来源地外资的影响是负的,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对其他来源地外资的影响是正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孙江永  
针对当前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产生挤入或挤出效应结论的多样化,本文从外资不同来源地和中国地区差异的角度具体到单个制造业行业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1999~2006年中国31个省市纺织业的面板数据,本文经验分析的结论是:不论是整体外资还是港澳台商直接投资、其他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东部地区都存在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都存在挤出效应,在中部地区挤入或挤出效应均不明显;其他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和西部地区的挤出效应都要大于港澳台商直接投资;按来源地划分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入或挤出效应大小和整体外资也有差别。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葛顺奇  李川川  林乐  
本文利用外资企业年报,在测算2014-2017年外资企业退出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来源地外资退出对中国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退出整体降低了中国价值链关联,外资退出率每提高1%,价值链关联程度平均下降0.007%。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外资退出主要对下游内资企业价值链关联有负面影响,对上下游外资和上游内资的价值链关联影响不显著。拓展研究发现:美国、日本等地区外资退出显著降低价值链关联,而韩国等地区外资退出显著促进价值链关联;高资产专用性行业外资退出的负面效应更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卫瑞  张少军  
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技能、来源地和部门等角度,考察了1995-2009年中国中间品出口对本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文章的主要发现有:第一,从技能来看,"入世"后中间品出口引致的中国就业技能结构被外贸逆转了,而且国际比较显示,中国中间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还是依赖于低技能劳动力产品。第二,从来源地来看,出口到欧盟的中间品为中国创造的就业最多;出口到北美地区的中间品创造的就业远低于最终品,这说明中国与北美的生产分工与协作相对松散。第三,从部门来看,制造业部门出口创造的就业中中间品所占比重远低于中国总进口中中间品所占比重,这说明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在全球生产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陆洪阳   孙自敏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构建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2001—2021年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分析方法揭示其差异来源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优势在开放,主要劣势在共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开放差异和创新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创新差异、协调差异、绿色差异、开放差异和共享差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升艳  周玉琴  郭行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存在巨大差别,FDI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港澳台投资具有负面的环境绩效,而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分析不同行业的外商资本金构成情况,发现不同来源的FDI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FDI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导致FDI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论文为学者们关于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于5月18日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较上年大幅上升了30%。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高达4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美(3900亿美元)和欧洲(286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来源地。2014年,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86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球的比重从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前的12%上升到2014年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泳梅  董敏杰  
本文构建并采用新的经济增长非参数核算方法测算了1978-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研究结果发现,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资本的依赖性有强化趋势;在2005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落后于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投入都是造成地区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其他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差距已缩小甚至实现了对后者的"赶超",但这主要得益于要素投入贡献的快速提高。如何利用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对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家胜  
本文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就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农产品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从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农产品进口的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农产品进口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洲农产品进口存在消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人民币升值都对我国从非洲国家进口农产品没有积极影响。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各大洲与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伦轩  施晓路  
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是高校R&D经费的两大主要来源,两种资金奉行不同的投资原则,导致它们的贡献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议题。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基于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高校R&D经费来源中的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的长期、短期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区域,基本上高校企业来源R&D经费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作用要大于政府来源R&D经费。但长期来看,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在东部地区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甚至超出了企业资金,这表明高校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子荣  代军勋  葛伟  陶铸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加大、生成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后发优势"的减弱,中国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本研究从增速、结构和动力三个维度出发,发现中国经济虽然已进入新常态,但经济特征仍不稳定,且各经济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为厘清新常态下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切换问题,本研究利用中国275个市级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2012~2013年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进行实证模拟,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仍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和劳动力则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熙保  罗知  
本文在一个基准的计量模型中引入了外资特征因素,利用中国省市1999—2006年的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外商直接投资特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FDI和国内固定资本投资都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但FDI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内固定资本投资;(2)FDI的特征会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甚至方向,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越大以及外资在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越高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外资企业出口比重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在FDI吸收较多的地区,高技术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在FDI吸收较少的地区,适宜技术水平的外商投资较有利于经济增长;(3)外资的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昊  杨军  黄季焜  姜晔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调控工具之一,征收碳税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也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数据以及情景假设等不同,在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GDP)影响幅度上,国内现有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Meta方法对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选择和碳税税率的设定是导致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模型选择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结论差异的74%左右;如果考虑模型选择与碳税税率的交叉影响,其解释效力可进一步提高到87%;而征税方式与碳税使用方式对研究结论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型,CGE模型与MARKAL-MACRO模型的评估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