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0)
2023(8486)
2022(7040)
2021(6478)
2020(5254)
2019(12190)
2018(11934)
2017(23111)
2016(11836)
2015(13555)
2014(13448)
2013(13788)
2012(13259)
2011(12460)
2010(12533)
2009(11837)
2008(11495)
2007(10283)
2006(9673)
2005(9082)
作者
(35281)
(29707)
(29333)
(28309)
(19108)
(13975)
(13281)
(11469)
(11369)
(10682)
(10463)
(9716)
(9655)
(9626)
(9582)
(9121)
(8821)
(8526)
(8464)
(7933)
(7692)
(7140)
(7108)
(6716)
(6715)
(6696)
(6487)
(6091)
(5931)
(5797)
学科
(79163)
经济(79110)
管理(32967)
(31540)
方法(26255)
(24297)
企业(24297)
数学(23523)
数学方法(23408)
中国(20442)
地方(18319)
(15534)
(13811)
贸易(13800)
业经(13497)
(13461)
地方经济(13345)
(12921)
(11957)
(11530)
农业(10800)
环境(10324)
(9967)
(9957)
银行(9948)
(9894)
金融(9893)
(9802)
(9712)
(9357)
机构
大学(188973)
学院(186391)
(99203)
经济(97712)
研究(73957)
管理(68797)
理学(58338)
中国(57753)
理学院(57660)
管理学(57053)
管理学院(56675)
(41731)
(40546)
科学(39401)
(37135)
研究所(33542)
财经(33500)
经济学(33285)
中心(30915)
(30629)
经济学院(29705)
(26751)
北京(26515)
(25963)
(25960)
财经大学(24831)
(23506)
师范(23355)
科学院(23345)
业大(21642)
基金
项目(115628)
科学(92724)
基金(88094)
研究(85744)
(76563)
国家(76042)
科学基金(64660)
社会(59919)
社会科(57163)
社会科学(57151)
基金项目(44693)
(40112)
自然(38234)
教育(37740)
自然科(37368)
自然科学(37358)
资助(37076)
自然科学基金(36751)
(34849)
编号(32022)
(27909)
(26993)
国家社会(26908)
成果(26668)
重点(26296)
中国(25890)
教育部(24461)
人文(23306)
(23216)
发展(22898)
期刊
(115793)
经济(115793)
研究(64531)
中国(36697)
(30453)
管理(28492)
科学(25607)
学报(24642)
(23752)
经济研究(20651)
大学(19005)
(18811)
金融(18811)
财经(18351)
学学(17593)
农业(16382)
(16159)
问题(15552)
(15448)
技术(15195)
业经(14634)
国际(14216)
世界(13782)
教育(12859)
技术经济(11532)
统计(10103)
(9607)
经济问题(9498)
现代(8726)
图书(8708)
共检索到29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勤  
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张建勤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同时,外债规模迅速扩张和外国资本垄断中国市场等问题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我国应吸取拉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科学地确定利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1997-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出发点,通过相关性检验、协整分析等一系列计量方法,探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与经济增长之间为高度正相关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长可以明显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且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瑞春  
外资的引入对于弥补经济建设国内资金短缺,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促进进出口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却十分有限。借助于"索洛余值"模型,对于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进行测算研究,分析得出同现实一致的结论。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全面提高引资的技术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稳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并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输入国。外资的引入对于弥补经济建设初期国内资金短缺,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促进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却十分有限。本文借助于“索洛剩余”,对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同现实一致的结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云华  王凌峰  张建武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15年省级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与利用外资形式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中,以国有企业为合作主体的中外合资企业(EJVs)最大程度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外商独资企业(WFFEs)同样发挥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外合作企业(CJVs)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扩展研究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显著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外合作企业对内陆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外商独资企业则表现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文章发现,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外资企业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在进一步区分不同外贸发展方式后,加工贸易出口整体上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后,沿海加工贸易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较远的内陆地区仍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晓鹏  
该文从理论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系统地剖析了三次产业、内部若干行业、以及三次产业的要素贡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向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虽然资本投入与技术升级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定的脱节现象,但产业的贡献能力以及产业要素的贡献能力依旧保持着较为理想的状态,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新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贡献的理论分析1.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与探讨,有关文献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我们知道,不管以任何方式增加一国的有效需求,都会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形成连带的产出乘数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湖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丰雷  魏丽  蒋妍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11.01%;(3)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贡献(87.62%),中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突出(17.66%),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14.93%)。研究结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好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应尽量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