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6)
2023(17373)
2022(14644)
2021(13644)
2020(11559)
2019(26356)
2018(25842)
2017(49369)
2016(26885)
2015(29958)
2014(29265)
2013(29454)
2012(26897)
2011(24237)
2010(23729)
2009(22215)
2008(22060)
2007(19173)
2006(16886)
2005(15108)
作者
(79548)
(66230)
(65713)
(62251)
(41965)
(31579)
(29565)
(25934)
(25083)
(23448)
(22645)
(22213)
(21085)
(20881)
(20489)
(20160)
(19738)
(19622)
(18897)
(18875)
(16625)
(16102)
(15988)
(14967)
(14794)
(14584)
(14580)
(14545)
(13210)
(13068)
学科
(115327)
经济(115196)
(98940)
管理(88775)
(88069)
企业(88069)
方法(53107)
数学(43482)
数学方法(43117)
(34254)
业经(33800)
(33500)
中国(29771)
(23935)
农业(23902)
财务(23875)
财务管理(23853)
企业财务(22637)
(22218)
贸易(22208)
(21645)
(21441)
技术(21251)
(21208)
(19889)
地方(19307)
(18735)
理论(18708)
(17794)
环境(17568)
机构
学院(389177)
大学(388005)
(164205)
经济(161264)
管理(157167)
理学(136286)
理学院(134864)
管理学(132891)
管理学院(132212)
研究(131794)
中国(100725)
(82885)
科学(81711)
(72282)
(71391)
(66803)
业大(61882)
研究所(61214)
财经(58869)
中心(58293)
农业(56577)
(55398)
(53886)
北京(52196)
经济学(49487)
(47195)
(46565)
师范(46034)
经济学院(44822)
(44240)
基金
项目(266533)
科学(209968)
基金(195799)
研究(190533)
(172860)
国家(171417)
科学基金(146933)
社会(122563)
社会科(116291)
社会科学(116259)
基金项目(103956)
(102699)
自然(96653)
自然科(94462)
自然科学(94434)
自然科学基金(92807)
(86622)
教育(85199)
资助(80343)
编号(75150)
重点(59593)
成果(58837)
(58820)
(57381)
(56955)
创新(53078)
(51563)
国家社会(51229)
科研(51123)
课题(51037)
期刊
(178015)
经济(178015)
研究(112657)
中国(69220)
(65185)
学报(64628)
管理(60540)
科学(59482)
(56527)
大学(48368)
学学(46162)
农业(45375)
教育(33577)
技术(32900)
(31517)
金融(31517)
业经(30167)
财经(29316)
经济研究(29091)
(26583)
(25263)
问题(23438)
技术经济(21224)
科技(19480)
(19059)
世界(18485)
现代(18471)
(18348)
商业(17581)
理论(17280)
共检索到564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鹏  李子奈  
本文采用最新的2000年的500个工业行业的企业数据 ,对外资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途径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着重讨论了外资产生的外溢效应。主要结论有:外资参股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外溢效应更多地表现在行业内部而非一省内部;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同行业的外资企业 ,国内企业的威胁很小;外资对我国企业的总体影响为正 ,且该效应超过了企业因自身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好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轶丽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内资、外资工业企业的效率指标,全面考察了中国内资工业企业效率的发展状 况及其内在根源。本文发现中国内资工业企业在流动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效率在不断提 高,但综合效率水平仍逊于外资工业企业;其主因不是内资的税收负担重,而是资本使用效率低及技术效率没 有提高,这使内资工业企业缺乏发展后劲。本文最后预测今后几年中国内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将 呈明显下滑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德超  
本文从产业间垂直联系的角度出发,利用2000-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制度改善对生产效率影响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增加与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反之,这种相关性变得微弱且不显著。然而,即使在考虑制度改善对生产效率影响后,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增加依然能显著提高我国外资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理论依据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我国调整吸引外资政策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聪  尤瑞章  
本文使用索洛剩余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和拆分后发现,私营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要优于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私营企业是企业家主导的企业,相对于国有和外资企业,具有技术效率优势。但是近年来私营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率有所下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创投金融体系不发达,私营企业严重依赖内源融资,资金瓶颈约束导致技术进步率有所退化。最后我们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赵磊  
根据中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F(a|¨)rePrimont TFP指数DEA方法,测算各省份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率、TFP增长及其分解要素,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外资和私营企业的综合效率均值始终高于国有企业;工业企业表现出不同的效率优势,私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效率水平低但增长趋势显著,外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范围经济效率;在研究期内TFP增长均产生了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整体技术进步水平的大幅提高。进入高效高速发展模式省份最多的是外资企业,其次依次是私营和国有企业,三类企业地区间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毅  张世贤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数据,计算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后向和前向产业中的渗透度,以及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路径下对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各行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同行业和上游产业中的内资企业产生正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后向溢出(后者比前者更为显著),而对下游企业产生负的前向溢出。影响路径为:外资企业通过示范与模仿、竞争两条路径促进了同行业中的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的提升;经由后向关联促进了上游产业中的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的增长;但是在前向关联中却阻碍了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响  
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系九二级李响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工业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这期间,国有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普遍不景气与乡镇、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可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红忠  岳文涛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城市规模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企业生产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对于最大化生产效率而言,存在最优城市规模;不同行业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各不相同。估计得出,最优城市规模范围约为150~260万人口。中国目前只有40个城市在最优城市规模范围之内,有30个城市已经超过最优城市规模,其他211个城市低于最优城市规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张丽  
文章基于产出导向的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形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在趋缓,各区域之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贸易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树海  
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其运作机制和效率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充足的数据分析了分省加总的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及其效率。研究得出我国1999~2002年,对几乎绝大多数省份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效率最低,而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是三资企业,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各种类型企业生产效率比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高20%以上,这要求以后在研究区域差异时应更多关注区域生产的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章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技术效率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然后结合经济理论 ,利用 1 995年工业普查的数据对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检验。本文的结论主要有 :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 ;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的效率更高 ;公共研究机构的R&D支出对企业的效率有负的影响 ,但企业的R&D支出效应正相反 ;FDI的外溢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而不是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起作用 ,因而其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省内部 ,行业内的外溢效应并不明显 ;企业所在各个不同区域对其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金枝  郝全  黄祎  刘锦志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金枝  郝全  黄祎  刘锦志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龙斌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对我国工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外资工业企业的总体运行表现不佳,外资工业企业的总资产、销售产值和利润增速连年下滑。分行业看,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直稳列十大行业之内外,按总资产、销售产值和利润占国内工业企业的比重排名,外资工业企业在前十大行业中并不稳定。外资工业企业运行指标的下滑原因是复杂的,其结果不仅影响我国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对我国工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外资工业企业运行指标下滑引起高度重视。为稳定和促进外资工业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应继续深化外资管理改革、适度调整外资产业政策、创新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霞   张达  
本文就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以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为因变量,数字化转型为自变量,企业规模、企业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资产负债率、创新氛围、政府支持为控制变量,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不同行业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同,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线性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U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政策,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