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0)
2023(6953)
2022(5809)
2021(5085)
2020(4337)
2019(9809)
2018(9298)
2017(19398)
2016(9787)
2015(10847)
2014(10827)
2013(10967)
2012(10487)
2011(9600)
2010(9413)
2009(8668)
2008(8566)
2007(7555)
2006(6555)
2005(5780)
作者
(27699)
(23436)
(23318)
(22046)
(15039)
(11144)
(10683)
(9112)
(8752)
(8217)
(8021)
(7977)
(7494)
(7465)
(7436)
(7253)
(6992)
(6753)
(6712)
(6656)
(5902)
(5755)
(5618)
(5222)
(5200)
(5124)
(5075)
(4766)
(4615)
(4484)
学科
(61512)
经济(61480)
方法(29360)
(27946)
管理(27109)
数学(26448)
数学方法(26364)
(22340)
企业(22340)
(19330)
贸易(19323)
(18674)
地方(17541)
(12749)
中国(12056)
业经(11780)
(11114)
地方经济(10849)
产业(10624)
农业(8376)
(8276)
(8133)
技术(8109)
(7726)
金融(7724)
(7501)
环境(7337)
关系(7227)
结构(7178)
(6855)
机构
学院(151780)
大学(150837)
(77661)
经济(76653)
管理(61116)
理学(54108)
理学院(53565)
管理学(53040)
管理学院(52767)
研究(49758)
中国(35743)
(31242)
(29391)
科学(26719)
财经(26276)
经济学(25961)
(23950)
经济学院(23929)
(23163)
中心(22103)
(21096)
研究所(21038)
财经大学(19658)
(19091)
业大(18942)
(18619)
(18160)
商学(18089)
师范(18006)
商学院(17932)
基金
项目(106005)
科学(86508)
基金(80327)
研究(78768)
(68441)
国家(68003)
科学基金(60017)
社会(54945)
社会科(52715)
社会科学(52709)
基金项目(42771)
(41102)
自然(36428)
自然科(35598)
自然科学(35593)
教育(35083)
自然科学基金(35027)
(33667)
资助(32871)
编号(29762)
(25286)
(24802)
重点(24167)
国家社会(23963)
(22817)
成果(22627)
人文(22043)
教育部(22025)
发展(21509)
创新(21457)
期刊
(77803)
经济(77803)
研究(43937)
管理(21541)
(21409)
中国(20583)
科学(18636)
学报(18428)
(15849)
(15184)
大学(14868)
经济研究(14577)
学学(14424)
财经(13645)
(13550)
金融(13550)
业经(13111)
国际(12574)
问题(12393)
(11886)
技术(11875)
农业(11127)
商业(9718)
技术经济(8561)
统计(8398)
教育(8306)
世界(7979)
(7974)
(7260)
贸易(7260)
共检索到21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力  
对外贸易与FDI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但其影响效果受贸易工业化战略与东道国的外资政策影响。通过剖析广东省对外贸易、FDI与贸易—工业化战略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外资与外贸互动对广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效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力  
广东"双转移"战略在促进珠三角向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具有促进两地产业升级和优化劳动力结构与空间配置作用。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引起的两地产业结构演化具有协同演化规律,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并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一、国际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 对外贸易不仅通过乘数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通过进出口构成变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各产业部门在整个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内部构成的比例关系。 国际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一个区域当前的进出口贸易构成是历史形成的现实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反映。外贸的结构效应主要通过区域的进口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区域的出口起拉动效应,同时也包括间接地通过外贸传导国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刚  
文章以我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国民经济各项最终需求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最终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诱发效应与依存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消费诱发效应十分突出;东北区域产业结构是以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消费依存为主要特征;东部沿海区域建筑业在区域产业中投资诱发效应最大;西南区域建筑业在区域产业中投资依存度最大;南部沿海区域形成以纺织业出口带动为主导的外向型产业结构;西北区域近半数产业出口诱发系数很小;京津区域、北部沿海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不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宇兵  扈剑晖  
通过对广西1996年至2006年的对外贸易状况调查分析,总结近十年来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探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运用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发展相互关系的相关理论,对产业结构改变与对外贸易的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近年来广西区域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动的情况,提出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拉动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陆娟  
从高职教育落后于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发展现状入手,论述进行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互动研究的重要意义。运用教育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并详细剖析产业结构各方面(产业结构演变、转移、布局和融合)与高职教育诸方面(规模和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师资结构、布局结构等)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强  李泽锦  
本文引入高质量发展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厘清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从省域与城市群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样本期内,省域与城市群两个层面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均呈现攀升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显著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且在内陆省份“、生产型”省份以及人力资本优势省份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上。此外,产业结构升级也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生产要素积累以及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三种方式间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琬君  冼国明  杨芸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造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以城市间、产业间和企业间三种资源配置形态为影响机制,分析外资进入作用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发现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城市内产业间和企业间资源的再配置效应促进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前者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源从中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生产企业间和企业进入退出间生产资源再配置。外资进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来自非港澳台地区和以独资方式的外资进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外资进入对内陆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凡  周民良  
利用中国288个地级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DID和PSM-DID模型衡量了RSCC对TUIS净效应。研究表明:(1)RSCC未能带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近而未能推动TUIS。(2)RSCC实施初期存在时滞,随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先负后正影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作用逐渐拉大。(3)RSCC存在人力资本挤出、储蓄抑制加之未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尽管对区域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为正,但因体制机制等未能带动TUIS。(4)RSCC在2012年前显著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2012年后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RSCC实施中“两个比照”样本对TUIS影响优于整体,并未带来与非比照区域显著差别;RSCC对等级高城市的TUIS影响不显著,对一般等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抑制作用。由此,应更好配置禀赋资源,强化产业内生增长能力,带动中部TUIS。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子红  李俊伟  
本文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相互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造成了金融的错位发展,进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针对这一状况,西部地区必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促进金融支持有效化,从而加快实现产业带动金融、金融支持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雄武  许建平  徐珏  
与非贸易因素相比 ,对外贸易在广东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广东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在促进广东产业结构实现比例上优化的同时 ,在促进产业协调和提升产业素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龙  张力  
产业转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出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和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转移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转移对高、中、低技能就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技能就业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高技能就业增加主要源自于产业转移引起的技能需求上升,而中、低技能就业的增加源自于产业转移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受到产业协同集聚度的门限效应影响。相比之下,无论是产业转出地还是转入地中等技能就业获益最大,高技能就业次之;受制于协同集聚水平,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入地低技能就业影响不显著。此外,中等技能就业在结构上对产业协同集聚更为敏感。就东部地区而言,当协同集聚度低于某一水平时,中高和中低技能就业呈现互补式增长;进入中间区段后,中高技能就业增长会挤出中低技能;之后协同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转移会同时抑制两部分就业的增加。而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中低或中高单一技能层次的就业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涓  廖进中  
依据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构成效应与竞争效用,并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构成与竞争效应都存在显著性的正向作用,即进口贸易的增加不仅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由不协调向协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也有利提高地区产业结构中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保持产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另外,从地区间的比较分析发现,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构成与竞争效应影响效果都是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豫新  代敏  王鹏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驱动",两者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构建对外贸易开放、国内贸易成本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对外贸易开放和国内贸易成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开放是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最重要因素,国内贸易成本是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最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开放、国内贸易成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有正向影响。但三者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均表现出不同特征,具有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显著大于国内贸易成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表现为共生效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来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国内贸易成本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外贸易开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自琼  刘东皇  
基于1998~2013年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实证上的互动效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弱,而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则明显较强。此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应努力推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