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9)
2023(9536)
2022(8088)
2021(7603)
2020(6327)
2019(14311)
2018(13956)
2017(28354)
2016(15229)
2015(16711)
2014(16617)
2013(16385)
2012(15350)
2011(13968)
2010(14039)
2009(13263)
2008(13425)
2007(12066)
2006(11052)
2005(10092)
作者
(45029)
(37085)
(37039)
(35293)
(23798)
(17849)
(16896)
(14341)
(14128)
(13363)
(12684)
(12127)
(11974)
(11722)
(11721)
(11466)
(11252)
(11134)
(10949)
(10857)
(9253)
(9169)
(9154)
(8562)
(8499)
(8406)
(8289)
(8265)
(7416)
(7227)
学科
(58453)
经济(58380)
管理(46358)
(46206)
(36709)
企业(36709)
方法(27631)
数学(25466)
数学方法(25269)
(20692)
(20502)
银行(20356)
(19564)
(19056)
中国(18269)
(17575)
(14226)
贸易(14215)
(13957)
(13862)
金融(13862)
业经(12509)
(12248)
财务(12234)
财务管理(12214)
(11900)
制度(11895)
企业财务(11693)
农业(11314)
(10845)
机构
学院(219753)
大学(219513)
(96717)
经济(94824)
管理(86448)
理学(74144)
理学院(73423)
研究(73104)
管理学(72460)
管理学院(72064)
中国(63598)
(49498)
(45400)
科学(41916)
(39929)
财经(38723)
(37213)
(35249)
中心(34089)
研究所(33312)
(32647)
业大(32384)
农业(31817)
经济学(29908)
北京(28986)
财经大学(28977)
经济学院(27327)
(26367)
(26336)
(25765)
基金
项目(139416)
科学(109866)
基金(103312)
研究(99357)
(90523)
国家(89762)
科学基金(76547)
社会(65006)
社会科(61882)
社会科学(61868)
基金项目(54306)
(52585)
自然(50007)
自然科(48872)
自然科学(48855)
自然科学基金(48045)
教育(45367)
(45350)
资助(42976)
编号(39156)
(32024)
成果(31715)
重点(30928)
(29596)
(29111)
教育部(27556)
创新(27236)
科研(27035)
国家社会(26934)
人文(26819)
期刊
(103317)
经济(103317)
研究(69741)
中国(39369)
(38786)
金融(38786)
(37132)
(35294)
学报(33898)
管理(31093)
科学(30622)
大学(25547)
学学(24551)
农业(22156)
财经(19790)
经济研究(18034)
业经(17589)
教育(16892)
(16740)
技术(15480)
问题(14347)
(13351)
国际(12487)
理论(12313)
商业(11300)
实践(11076)
(11076)
(10867)
技术经济(10530)
现代(9942)
共检索到335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茂平  
外资参股是外资进入东道国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梳理了外资参股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各种观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以及双重影响等。由于外资参股会导致银行业控制权旁落,进而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不能只看到外资参股可以促进国内银行改革等积极影响,有必要充分考虑到外资参股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元富  
伴随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外国资本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的忧虑。本文就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渠道展开分析,并就如何趋利避害,用好外资以促进我国金融稳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段军山  袁鲲  苏国强  
引进外资、股权多元化是中国银行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结果来看,外资参股率与资产收益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外资参股比例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但外资的进入短时期并没有引起公司运营效率的改善。长期来看,外资参股可能带来公司治理的改善从而带来成本效率的提升。今后在完善相关立法和审慎监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本土化银行和外资机构在制度、技术创新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由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俊花  
文章梳理了世界上主要国家与我国对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指明银行业可以通过企业破产重组和银行设立子公司两种方式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指明了银行业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提出在债转股过程中银行业应当采取市场化原则,主动管理风险,提高投资的专业能力,有效化解债转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提升综合经营的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俊花  
文章梳理了世界上主要国家与我国对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指明银行业可以通过企业破产重组和银行设立子公司两种方式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指明了银行业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提出在债转股过程中银行业应当采取市场化原则,主动管理风险,提高投资的专业能力,有效化解债转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提升综合经营的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俊花  
文章梳理了世界上主要国家与我国对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指明银行业可以通过企业破产重组和银行设立子公司两种方式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指明了银行业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提出在债转股过程中银行业应当采取市场化原则,主动管理风险,提高投资的专业能力,有效化解债转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提升综合经营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目前关于外资参股对银行业控制权及金融安全影响的研究大多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乏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经验研究。鉴此,本文在分析外资参股后中国银行业控制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资机构获取中资银行控制权的途径及外资参股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分析,首次从实质性控制权的角度实证探讨了外资机构获取中资银行控制权的途径——在股权分散、股权变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外资机构极易获得中资银行的实质性控制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外资参股后的银行业控制权保护问题是关系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控股权与控制权的辨析为理论基础,结合对中国外资参股政策的深刻剖析,全面探讨了外资参股争夺中资银行控制权的方式、路径与案例,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其一,首次从绝对控股权与相对控股权、名义控制权与实际控制权的全新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外资参股政策的局限:仅仅规定20%的参股比例并不能防止外资对中资银行控制权的争夺;其二,通过翔实案例,系统探讨了外资争夺中资银行控制权的方式和路径:相对控股控制与非控股控制;其三,提出了"总量控制"与"抓大放小"的顶层设计政策建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根据银行类型实行区别的外资参股控制权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鉴于目前关于外资参股银行业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而非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本文在系统梳理印度、巴西与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了外资参股银行业对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外资参股虽然改善了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安全状况、外资机构尚未实质性地控制中国金融资源,中国可在适度保护的前提下继续开放银行业;然而目前中国外资参股政策的局限极易带来诸多金融安全隐患:侵蚀中资银行控制权、控制中资银行管理权、传导国际金融风险、恶化中资银行竞争环境和危及中国信息安全。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钱水土  陈随军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随着中美、中欧入世协议的签署,中国入世问题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金融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行业的禁区,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中央银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中国金融业未受过多的影响。一旦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势必会给相对脆弱的中国银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在认识到与外资银行的差距的同时,我们也要肯定自身的实力与优势,应该说,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不仅仅是冲击和挑战,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WTO,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是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将入世所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纯  
加入WTO ,是我国划时代的重要大事 ,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对我国银行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 1)建立新银行组织体系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 2 )立法规范竞争 ;( 3)鼓励银行之间的吸收和兼并 ;( 4 )拓展业务范围 ,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 5 )从仅为生产者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服务 ;( 6 )留住人才 ,抓紧人才培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家炜  
本文介绍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简要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分别从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风险承担、发展质量和体系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德旭  
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资也加快了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本文在简要介绍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和挑战,并从全局着眼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近些年来,外国投资者频频减持乃至退出我国银行业,引起了研究者对银行引进外资策略的重新审视。文章从银行效率的角度,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导致商业银行低盈利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有银行的盈利效率高于普通商业银行;但是,随着金融产业的逐渐开放,其盈利效率差异逐渐减小。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普通商业银行,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的盈利效率负相关,这可能是导致外资减持的原因之一。文章以该结论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提出银行业应审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