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3)
- 2023(11932)
- 2022(10489)
- 2021(10072)
- 2020(8438)
- 2019(19440)
- 2018(19474)
- 2017(38411)
- 2016(20923)
- 2015(23343)
- 2014(23402)
- 2013(22845)
- 2012(21082)
- 2011(18888)
- 2010(18970)
- 2009(17131)
- 2008(16759)
- 2007(14630)
- 2006(12977)
- 2005(11354)
- 学科
- 济(78956)
- 经济(78794)
- 管理(61386)
- 业(57802)
- 企(47933)
- 企业(47933)
- 方法(36417)
- 数学(31650)
- 数学方法(31239)
- 农(22924)
- 财(22068)
- 中国(21548)
- 业经(17498)
- 学(16642)
- 地方(16438)
- 制(15253)
- 农业(14904)
- 贸(14727)
- 贸易(14721)
- 易(14321)
- 务(13815)
- 财务(13726)
- 财务管理(13696)
- 理论(13527)
- 策(13158)
- 企业财务(13009)
- 和(12947)
- 银(12863)
- 银行(12826)
- 技术(12613)
- 机构
- 大学(288679)
- 学院(287613)
- 管理(118367)
- 济(114300)
- 经济(111642)
- 理学(102208)
- 理学院(101131)
- 管理学(99458)
- 管理学院(98935)
- 研究(95352)
- 中国(71460)
- 京(61447)
- 科学(58329)
- 财(54149)
- 所(47039)
- 农(43891)
- 中心(43402)
- 研究所(42690)
- 财经(42598)
- 业大(42120)
- 江(42023)
- 北京(39113)
- 经(38733)
- 范(38356)
- 师范(38077)
- 院(35024)
- 州(34184)
- 农业(34125)
- 经济学(32980)
- 财经大学(31631)
- 基金
- 项目(197510)
- 科学(155289)
- 研究(147679)
- 基金(142700)
- 家(123025)
- 国家(121959)
- 科学基金(105248)
- 社会(91364)
- 社会科(86444)
- 社会科学(86422)
- 省(76600)
- 基金项目(75783)
- 自然(68606)
- 教育(67612)
- 自然科(66921)
- 自然科学(66907)
- 自然科学基金(65687)
- 划(64535)
- 编号(61610)
- 资助(59058)
- 成果(50665)
- 部(43807)
- 重点(43510)
- 课题(41974)
- 发(41711)
- 创(40700)
- 项目编号(38117)
- 创新(37838)
- 教育部(37735)
- 科研(37418)
- 期刊
- 济(125596)
- 经济(125596)
- 研究(87032)
- 中国(53893)
- 管理(43020)
- 学报(42694)
- 财(40336)
- 农(39992)
- 科学(39989)
- 教育(34382)
- 大学(32841)
- 学学(30641)
- 农业(27962)
- 融(27156)
- 金融(27156)
- 技术(24923)
- 业经(20968)
- 财经(19973)
- 经济研究(19429)
- 经(16900)
- 图书(16464)
- 问题(16344)
- 理论(15029)
- 实践(13952)
- 践(13952)
- 科技(13841)
- 技术经济(13756)
- 业(13442)
- 现代(13435)
- 贸(12494)
共检索到422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卉
吸收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如政策法规不配套、市场不完善等众多障碍。为此,需制定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政策,培育处置不良资产的一、二级市场,积极探索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加强对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监管工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卜永祥 吴滋兴
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率为3%,利润边际在20%以上,但外资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示范作用大,可以引入先进投资理念和处置方法,催生新资本市场工具。目前向外资出售不良资产的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中外不良资产定价方法不同,买卖双方报价的差距较大。不良资产处置要广泛利用打包出售、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合伙人投资、资产证券化、信托计划等方式。政府在培育不良资产市场中的作用一是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二是制定市场规章和法律制度。
关键词:
外资 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霞 廖鲁海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分业经营的限制、地方政府的干预、《破产法》对企业的保护和各种税费太高、太乱等问题。为此 ,应尽快改善银行外部环境 ,银行自身也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毅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在许多国家已经有了成功运作的经验。运用这一手段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可以降低资产处置成本,提高资产回收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下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存在一些障碍。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东坡 赖小鹏
当前新形势下,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较大压力。不良资产基金化运作在提高处置效率的同时,能更好地对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和提升,纠正资源错配,实现不良资产处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从不良资产基金的运作模式来看,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处置转让和交易撮合、资产重整盘活两大类模式。但就现状来看,由于不良资产行业二级市场活跃度不足、资管新规对基金募资能力提出挑战、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存在短板以及相关制度规定有待完善等原因,不良资产基金化运作仍然面临障碍。通过推动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健康发展,培育建立私募基金份额公开转让市场,消除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障碍,并进一步强化相关制度保障,能够促进不良资产基金的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长利
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是利用外资的新领域。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吸收利用外资的重要保障。目前利用外资处置不良金融资产存在着十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主要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以债权、股权作为设立公司的出资方式问题;建立合资投资基金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其拥有的债权、股权等财产到境外投资问题;内债转外债及对外担保问题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境外金融机构等问题。
关键词:
利用外资 金融资产 法律法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志强
不良资产打包批量处置的难点与对策分析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推进,存量有效资产不断减少,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在处置方式和手段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提高处置效率和效益,才能圆满地完成国家赋予资产公司的历史使命。不良债权打包批量处置作为不良资产集约化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后期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不良资产 打包批量处置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皇甫秀颜 韩莉
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和在处置中的制约因素来看,需要从营造不良资产处置的良好外部环境、完善和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技术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处置。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处置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国松
虽然我国在不良资产(NPAs)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NPAs问题依旧非常严重。我国现行的按账面价值收购、局部剥离的NPAs分散处置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与开放的需要。为此,必须整合现有的NPAs处置的资源与技术,组建一个新的股份制AMC;由其对问题金融机构的NPAs实行折价收购、非现金支付、集中处置,方可以切实有效地降低我国金融体系NPAs比重。
关键词: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战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惠
大力推广PPP模式,是公共服务领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提高供给质量。本文对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情况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当前,PPP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但PPP项目的民间投资率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是民间资本在参与PPP项目时需要承担较高的政策性风险,在进入和退出环节面临较多障碍,公私合作参与各方存在利益冲突和组织文化差异。引导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运作,要完善PPP模式的政策保障机制,优化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渠道,健全风险评估和分担机制,建立平衡的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的筛选和资产池的构建、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等,其中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法律环境、尚存的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法律现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 法律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勇
我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为了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这一目的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并完成不良资产的收购任务后已经实现,随后金融风险转变成资产管理公司能否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资产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地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