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5)
- 2023(13765)
- 2022(11098)
- 2021(10361)
- 2020(8327)
- 2019(18884)
- 2018(17866)
- 2017(34068)
- 2016(17850)
- 2015(19632)
- 2014(18936)
- 2013(19001)
- 2012(17551)
- 2011(15964)
- 2010(15931)
- 2009(15140)
- 2008(14196)
- 2007(12650)
- 2006(11350)
- 2005(10274)
- 学科
- 济(80619)
- 经济(80541)
- 业(56942)
- 农(50434)
- 管理(43901)
- 企(33829)
- 企业(33829)
- 农业(33376)
- 方法(30659)
- 中国(29635)
- 数学(28315)
- 数学方法(28205)
- 融(27907)
- 金融(27907)
- 银(25829)
- 银行(25797)
- 行(25062)
- 业经(22561)
- 制(19970)
- 财(19132)
- 贸(18689)
- 贸易(18671)
- 易(18340)
- 地方(16245)
- 体(13634)
- 发(13181)
- 学(12597)
- 农业经济(12576)
- 中国金融(11557)
- 务(11275)
- 机构
- 学院(257428)
- 大学(254477)
- 济(122413)
- 经济(120545)
- 管理(97351)
- 研究(93971)
- 理学(84458)
- 理学院(83609)
- 管理学(82568)
- 管理学院(82126)
- 中国(81588)
- 农(64954)
- 科学(53193)
- 财(52311)
- 京(52273)
- 农业(50042)
- 所(47080)
- 中心(45161)
- 业大(44179)
- 研究所(42882)
- 财经(42313)
- 经济学(39286)
- 经(39042)
- 江(35818)
- 经济学院(35708)
- 北京(32905)
- 院(32127)
- 财经大学(31549)
- 农业大学(31060)
- 科学院(30152)
- 基金
- 项目(174052)
- 科学(138054)
- 基金(131006)
- 研究(125809)
- 家(116031)
- 国家(115011)
- 科学基金(97660)
- 社会(86065)
- 社会科(81518)
- 社会科学(81498)
- 基金项目(69126)
- 省(65237)
- 自然(60733)
- 自然科(59400)
- 自然科学(59381)
- 自然科学基金(58415)
- 划(54937)
- 教育(54025)
- 资助(51930)
- 编号(48187)
- 部(40160)
- 发(39333)
- 重点(39050)
- 国家社会(37793)
- 成果(37278)
- 创(37208)
- 农(36462)
- 创新(34864)
- 教育部(34201)
- 中国(33789)
- 期刊
- 济(135747)
- 经济(135747)
- 研究(76536)
- 农(69065)
- 中国(51745)
- 农业(46394)
- 融(44160)
- 金融(44160)
- 学报(43700)
- 科学(40847)
- 财(36974)
- 大学(33895)
- 学学(32924)
- 管理(31680)
- 业经(27122)
- 业(22146)
- 经济研究(21594)
- 财经(21531)
- 问题(19155)
- 经(18529)
- 世界(17126)
- 技术(16795)
- 贸(15770)
- 农村(15464)
- 村(15464)
- 国际(14978)
- 教育(14882)
- 农业经济(14817)
- 版(14468)
- 经济问题(12776)
共检索到39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圣英 郭永春
外资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本文系统分析了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对外资深度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双赢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当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所规定的秩序下运行的。这种秩序对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功能等的作用或影响,既可以结合中国实际、进而从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来理解,也可以从其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负效应来解说。以理论层面来分析,这种负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使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内部构成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两大部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会引致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什么样的风险构成?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对农村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研究者在说明这些冲击的同时,也要思考和寻找揭示这些冲击的分析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兴端 杨少垒
目前,新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面临各种壁垒。鉴于此,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行政性和经济性两大外生性壁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调整和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后,高经济性壁垒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农村金融市场既定的寡占结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单纯调整和放宽市场准入都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市场进入。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行政性壁垒 经济性壁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继云
目前外资银行正开始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军,这使中资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中资银行应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加快产权机制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金融创新与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金融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不同阶段的思路、政策指引、实践及阶段成果发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改革思路实现较大突破、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金融扶贫作用日益突出三个方面,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制度政策意图不连贯、供给效率不高、需求识别不足、交易成本较高以及农村民间信用监管缺失等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符合"三农"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生态。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守银 张照新 张海阳 汪承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本文将农村金融由抑制状态向深化状态转变过程中的内生性因素按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运行过程,理解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因素在农户融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中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非均衡推进现象,认为现存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引致的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率制度的二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贷款难和大量金融资金外流等方面。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改清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供给与需求 均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江
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六十多年,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撤销、合并展开,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反思,试图寻找到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发挥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并提出农村金融的改革应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走出几十年来机构改革的怪圈,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调节资金供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Turvey 罗剑朝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理论模型 农村小额信贷 信任 贷款利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德平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产业组织 创新 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1992年恢复与重建、1993-2002年多样化体系雏形显现、2003年至今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农村金融改革以增量改革为主,具有明显的政府外生推动的渐进性特征。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中性、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和省联社改革,鼓励私人资本试水农村社区商业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放权地方金融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令安
0.1 198T——1988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4省5县1000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的农户问卷凋查选择了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吉林为玉米、江苏为水稻、河北和河南为小麦。本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考察中国农村信贷水平、制约因素及其对投入和生产率的影响。 0.2 吉林200样本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吉林农村的金融活动相对频繁,而且,伴随着大量农户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靳共元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政府干预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现有政府干预方式在初期有效,当农村金融市场变得完善和发达时,干预效果不佳;同时现有干预还会诱发农户发生道德风险,无助于缓解农村资金外流现象。这一结论可以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支农行为演变的历史轨迹做出很好的阐释。最后提出通过调整政府干预方式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主动支农,提高支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政府干预 支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