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0)
- 2023(15761)
- 2022(13744)
- 2021(12837)
- 2020(10850)
- 2019(24263)
- 2018(24248)
- 2017(46796)
- 2016(25644)
- 2015(28432)
- 2014(28034)
- 2013(27726)
- 2012(25308)
- 2011(22942)
- 2010(22745)
- 2009(21208)
- 2008(20462)
- 2007(18087)
- 2006(15759)
- 2005(13693)
- 学科
- 济(99538)
- 经济(99428)
- 管理(70783)
- 业(67547)
- 企(53370)
- 企业(53370)
- 方法(45359)
- 数学(39718)
- 数学方法(39325)
- 中国(28810)
- 农(28462)
- 财(24545)
- 学(21931)
- 业经(21670)
- 地方(21551)
- 贸(20173)
- 贸易(20165)
- 易(19602)
- 农业(19366)
- 制(18864)
- 环境(16201)
- 银(16092)
- 银行(16022)
- 和(15611)
- 理论(15376)
- 技术(15339)
- 行(15317)
- 融(14809)
- 金融(14805)
- 务(14769)
- 机构
- 大学(364668)
- 学院(363996)
- 济(142848)
- 管理(141429)
- 经济(139783)
- 理学(123251)
- 研究(122277)
- 理学院(121823)
- 管理学(119662)
- 管理学院(119018)
- 中国(89678)
- 科学(78821)
- 京(77354)
- 财(64629)
- 农(63527)
- 所(62533)
- 业大(58238)
- 研究所(57360)
- 中心(54330)
- 财经(52607)
- 江(51450)
- 农业(50464)
- 北京(48649)
- 范(48080)
- 经(47757)
- 师范(47528)
- 院(44484)
- 经济学(42818)
- 州(42180)
- 财经大学(39136)
- 基金
- 项目(252636)
- 科学(196922)
- 基金(182180)
- 研究(180500)
- 家(161047)
- 国家(159713)
- 科学基金(135363)
- 社会(113167)
- 社会科(107151)
- 社会科学(107122)
- 省(98901)
- 基金项目(97479)
- 自然(89446)
- 自然科(87301)
- 自然科学(87274)
- 自然科学基金(85675)
- 划(84065)
- 教育(82444)
- 资助(74590)
- 编号(73820)
- 成果(58851)
- 重点(56781)
- 部(54740)
- 发(54335)
- 创(52325)
- 课题(50433)
- 创新(48885)
- 科研(48707)
- 计划(46767)
- 教育部(46274)
- 期刊
- 济(153046)
- 经济(153046)
- 研究(103574)
- 中国(63943)
- 学报(63172)
- 农(57202)
- 科学(55943)
- 管理(49593)
- 大学(46490)
- 财(46000)
- 学学(44166)
- 农业(39655)
- 教育(37445)
- 融(29767)
- 金融(29767)
- 技术(28839)
- 业经(26761)
- 经济研究(25248)
- 财经(24810)
- 经(21150)
- 问题(20642)
- 业(19498)
- 科技(18588)
- 图书(17770)
- 版(17427)
- 商业(17372)
- 理论(17368)
- 技术经济(16709)
- 业大(16438)
- 贸(16423)
共检索到516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臧新 赵炯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在华外资正经历着从南部沿海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以及进一步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流向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和分析外资空间分布、区域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础上,实证比较了外资区域转移背景下FDI对劳动力影响研究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控制了教育、房价、地理距离、地理邻接和城市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后,外资集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转移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甬军 陈爱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臧新 姚叙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资向内陆转移已成趋势。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同指标,从动态的绝对变迁和总体的相对水平两方面定量测度了我国中部地区人力资源集聚的状况,并通过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省份人力资源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FDI每提升1%,中部地区优质人力资源的比例将提升0.57%;说明外资的区域转移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源的集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外资区域转移 FDI 人力资源 集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冬辉 李宏飞 李团中
文章构建了引入资本转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新常态下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和资本转移都能缩小两地的收入差距;转移成本的减小会促进劳动力转移,而劳动力相对效率的提高,会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的转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城乡差距缩小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关键词:
新常态 劳动力转移 资本转移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力 陈浩 曹亚
基于中国中部地区6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职业技能、家庭耕地少、居住地在偏远乡村的农民工倾向跨省流动。与省内就业相比,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行业,但是,其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联系当前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劳动力趋于短缺、农民工回流加速的背景,本文认为,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经济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独特的四元经济结构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进程,四元经济部门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四元经济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对不同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累积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与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当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利于混合型收入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部注入资金的倾斜以及内部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劳动力跨地区的空前大流动,导致要素投入的倾斜,各地经济发展出现了较明显的不平衡,使得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决策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分析,探讨人力资本在区域间转移以及对地区经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相应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中伟
基于文献查阅与分析,对农地流转滞后的影响、原因、对策农地流转模式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与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农地流转滞后对农业发展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农地流转滞后是由农地流转市场中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和供求交易障碍状况导致的,分析这三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解决农地流转滞后的关键;农地流转供求状况因劳动力分化、农地异质和区域分异性存在差异;现有农地流转模式实用性存在区域差异。最后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我国农地流转应推行渐进式分类发展策略,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进程,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创新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
农业转移劳动力 市民化 住房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健康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应该是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对转移剩余劳动力具有影响的因素,进而提出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策略。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运用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算法,对人口参数尤其是总和生产率和生育模式进行假设,通过PADIS-INT系统实现人口预测,而后结合预测的劳动参与率,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现劳动力规模在2015年左右开始缩减,尤其在2025年以后快速下降。预计在2030—2035年间45~64岁中老年劳动力比重超过25~44岁中壮年劳动力比重,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全面二孩"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缩减的趋势,放缓劳动力结构老年化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