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3)
- 2023(14896)
- 2022(12799)
- 2021(12068)
- 2020(10043)
- 2019(23452)
- 2018(22818)
- 2017(44501)
- 2016(23627)
- 2015(26752)
- 2014(26379)
- 2013(26489)
- 2012(24316)
- 2011(22076)
- 2010(21767)
- 2009(20205)
- 2008(19719)
- 2007(17199)
- 2006(14855)
- 2005(13347)
- 学科
- 济(102013)
- 经济(101904)
- 管理(67881)
- 业(66944)
- 企(53255)
- 企业(53255)
- 方法(50449)
- 数学(45069)
- 数学方法(44721)
- 中国(30086)
- 财(26379)
- 农(25534)
- 贸(23895)
- 贸易(23882)
- 易(23305)
- 业经(20514)
- 制(19530)
- 学(18694)
- 银(18066)
- 银行(18034)
- 地方(17611)
- 融(17575)
- 金融(17574)
- 行(17227)
- 农业(16759)
- 务(15970)
- 财务(15909)
- 财务管理(15873)
- 企业财务(15086)
- 环境(14830)
- 机构
- 大学(344961)
- 学院(339099)
- 济(149768)
- 经济(147029)
- 管理(138580)
- 理学(120026)
- 理学院(118810)
- 管理学(117106)
- 管理学院(116499)
- 研究(114731)
- 中国(91770)
- 京(73038)
- 财(69104)
- 科学(66135)
- 财经(56206)
- 所(55924)
- 中心(51955)
- 经(51531)
- 研究所(50835)
- 农(49480)
- 经济学(47601)
- 业大(46956)
- 北京(46800)
- 江(46668)
- 经济学院(43238)
- 财经大学(42407)
- 范(41722)
- 院(41458)
- 师范(41397)
- 农业(38743)
- 基金
- 项目(231960)
- 科学(184361)
- 基金(173400)
- 研究(170383)
- 家(150003)
- 国家(148869)
- 科学基金(129048)
- 社会(111535)
- 社会科(105975)
- 社会科学(105952)
- 基金项目(91259)
- 省(85454)
- 自然(82609)
- 自然科(80746)
- 自然科学(80727)
- 自然科学基金(79323)
- 教育(76963)
- 划(72745)
- 资助(72598)
- 编号(67296)
- 成果(53976)
- 部(53432)
- 重点(50975)
- 发(48227)
- 创(47773)
- 国家社会(47329)
- 教育部(46705)
- 人文(45248)
- 课题(45124)
- 创新(44672)
- 期刊
- 济(155364)
- 经济(155364)
- 研究(107017)
- 中国(61107)
- 财(50476)
- 学报(49766)
- 管理(49614)
- 科学(47377)
- 农(43726)
- 大学(38524)
- 融(36564)
- 金融(36564)
- 学学(36232)
- 教育(30648)
- 农业(30448)
- 财经(28145)
- 技术(26943)
- 经济研究(26540)
- 经(23989)
- 业经(22904)
- 问题(20683)
- 贸(20311)
- 理论(17838)
- 国际(17440)
- 技术经济(17157)
- 业(16528)
- 世界(16109)
- 图书(16033)
- 实践(15917)
- 践(15917)
共检索到49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小伟 谢远涛
本文测算了2003-2009年间8家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的"溢出效应"及其阶段性特征。本文的研究发现: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外资寿险的"溢出效应"呈现出"由强到弱"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外资寿险 溢出效应 阶段性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许朵
随着上证50ETF期权及上证50股指期货的陆续推出,上证50指数已成为我国首个现货、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相对完善的股指。本文应用中国市场的数据,通过使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对期货、期权与现货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定量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期权、期货与现货市场中任何两个市场间都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期权市场对其他两个市场关联影响最大,是最大的风险源头,体现了风险传递上的多层次性。进一步将总体样本进行细分,发现在最严限令松绑后,各市场间的风险溢出程度有所降低,说明适当放宽交易限制,可以使衍生品市场发挥对冲风险、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作用,有利于稳定现货市场。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监管者要构建实时监控体系;投资者需充分了解期权、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等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岩 胡迪
本文分析股市、债市和汇市的联动性及其风险传导,测度中国三个市场间波动信息溢出的方向、水平以及动态趋势。研究发现:三个金融资产市场之间存在风险交互溢出效应,股市、债市和汇市在金融危机和两次股灾期间的互相溢出效应明显增强,关联度明显增大;中国汇市受股市影响较大,汇市与股市形成大致的互补,在无政策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溢出匹配关系;债市呈现较强的市场分割现象,与汇市的风险传递稍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浩德(Howard J.Margules) 应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赵国庆
本文利用中国39个工业行业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考查FDI水平、前向、后向技术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对各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FDI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没有促进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FDI前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促进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稳定;FDI后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加强环境规制会促进FDI垂直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昭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祥佑
基于HP滤波分析方法,台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长期趋势项和短期波动项,便于进行成长与波动分析。三家台资寿险公司的成长性分析表明,新光海航人寿的成长能力最强,君龙人寿次之,国泰人寿最弱;国泰人寿、新光海航人寿与外资公司的整体表现相近,而君龙人寿则与内资公司的整体表现趋同;三家公司保费收入的波动都与大陆寿险市场的整体波动密切相关,但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方向却与整体内资市场相反;君龙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高度相依,反映了两者的同质性;国泰人寿与内资及外资保费收入的波动同步,反映了其老牌公司的成熟
关键词:
HP滤波 保费收入 保险投资 金融管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周俭初
已有的关于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地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向楠
本文首先提出了若干关于承保业务影响寿险公司资本结构及其调整的假说,进而基于Nerlove部分调整模型,利用1998~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寿险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我国寿险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和动态调整过程。目标资本结构与承保业务的持续性、业务规模显著正相关性,与传统型业务比重显著负相关,与业务分出程度、业务期限结构和业务成长性的关系不显著。我国寿险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系数平均为0.316。调整系数与业务成长性显著正相关,与业务持续性显著负相关,与业务规模的相关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婧倩 刘晓星
社交网络在提高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成为金融安全风险传导的新渠道。基于风险感知溢出模型,研究金融安全风险感知在社交网络中的扩散机理,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为研究对象,根据COVID-19期间社交网络文本信息构建区域风险感知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风险感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金融安全风险感知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疫情变化与金融市场繁荣程度对周边地区的金融安全风险感知程度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国舆情环境能够有效引导投资者情绪保持稳定。研究结果为有效监管金融安全风险感知的跨区域传导,提升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鑫韬 陈徐 黄党波
笔者基于VAR-DCC-MGARCH模型研究了沪市股票指数与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两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晓敏
寿险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首个盈利年度和盈亏平衡年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以这两个界点划分区间,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寿险业智力资本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差异。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比较显著;结构资本只有在成熟期对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影响显著,物质资本在初创期对经营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玉龙 李荣林
Watts(2003)认为契约需求是导致会计稳健性的主要原因,但难以找到直接的经验证据。保险业的特点和审慎监管为直接检验这一契约解释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文设计了“准备金——赔付支出”回归模型,作为衡量非寿险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美国非寿险公司法定财务报表与全球非寿险上市公司通用财务报表的比较研究,发现审慎监管下的法定财务报表更及时地反映了坏消息,具有稳健性,而通用财务报表存在利润平滑行为。这一发现支持了会计稳健性的契约解释,为了解保险公司在不同激励约束条件下的会计行为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保险 审慎监管 会计稳健性 国际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新民 陈仁全
基于2005—2021年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采用GED-GJR-GARCH-DCC模型考察行业波动的同步性,并借助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波动风险溢出层次网络,系统性分析风险的跨行业传染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波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特征,极端事件不仅加剧了行业间波动的同步性、非对称性和溢出效应,而且破坏了行业波动关联网络的原有结构。从行业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来看,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类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溢出能力,上游资源类行业和金融类支撑性行业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冲击,具有风险净吸收效应。行业波动溢出层次网络揭示出风险的跨行业传染沿循“风险输出型行业—风险中介型行业—风险吸收型行业”的传导渠道。鉴于此,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行业风险传染机制进行分类监管,平抑行业波动同步性,切断风险传染渠道,提高风险监控和处理能力。
关键词:
同步性 风险溢出 层次网络 风险传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朴 周县华 苏晖 黄伊琳
本文以非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为考察对象,研究了欧盟Solvency Ⅱ与中国C-ROSS的差异,并利用中国保险市场60家财险公司的经验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olvency Ⅱ和C-ROSS对中国财险公司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存在差异。对于拥有传统业务结构的财险公司,Solvency Ⅱ对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更高,但是这种差距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缩小而减弱;对于以经营某些专业险种为主的财险公司,主营业务险种对两者差异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详细解释了Solvency Ⅱ与C-ROSS在非寿险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计算上的异同,对C-ROSS下一步的修订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融资能力与外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企业的检验证据
股市波动对民间借贷的风险溢出效应:来自法院文书的证据
市场化程度、地方保护主义与R&D的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
交通基础设施跨区域的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
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政府会计监督的微观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技术差距对FDI溢出的门限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外资来源、内生组织形式与生产率溢出——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1998~2007)
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来自中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