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1)
- 2023(16435)
- 2022(13609)
- 2021(12464)
- 2020(10475)
- 2019(24020)
- 2018(23449)
- 2017(45001)
- 2016(24111)
- 2015(26552)
- 2014(26043)
- 2013(25364)
- 2012(22872)
- 2011(20076)
- 2010(20186)
- 2009(18449)
- 2008(18057)
- 2007(15814)
- 2006(13607)
- 2005(12143)
- 学科
- 济(105334)
- 经济(105223)
- 业(95255)
- 企(85450)
- 企业(85450)
- 管理(83908)
- 方法(50171)
- 数学(41275)
- 数学方法(40608)
- 农(33384)
- 业经(32297)
- 财(32187)
- 中国(26781)
- 务(23326)
- 财务(23268)
- 财务管理(23234)
- 农业(22184)
- 企业财务(22008)
- 贸(21274)
- 贸易(21257)
- 易(20743)
- 技术(20170)
- 地方(19230)
- 理论(19045)
- 制(18388)
- 和(17357)
- 划(17332)
- 策(16444)
- 环境(14617)
- 学(14537)
- 机构
- 学院(336561)
- 大学(329948)
- 济(141312)
- 管理(140029)
- 经济(138593)
- 理学(121518)
- 理学院(120327)
- 管理学(118174)
- 管理学院(117557)
- 研究(102403)
- 中国(80450)
- 京(68712)
- 财(64554)
- 科学(61748)
- 农(54514)
- 财经(51793)
- 江(50474)
- 业大(49455)
- 所(48941)
- 中心(48899)
- 经(47257)
- 研究所(44170)
- 农业(42839)
- 经济学(42712)
- 北京(41889)
- 州(39598)
- 范(39410)
- 师范(39010)
- 经济学院(38791)
- 财经大学(38379)
- 基金
- 项目(231772)
- 科学(185837)
- 基金(171529)
- 研究(167780)
- 家(148918)
- 国家(147684)
- 科学基金(130671)
- 社会(109384)
- 社会科(104185)
- 社会科学(104157)
- 省(91305)
- 基金项目(90982)
- 自然(85733)
- 自然科(83982)
- 自然科学(83968)
- 自然科学基金(82451)
- 教育(77180)
- 划(75431)
- 资助(69952)
- 编号(67117)
- 重点(51475)
- 创(51078)
- 成果(50825)
- 部(50743)
- 发(49373)
- 创新(47077)
- 国家社会(46231)
- 业(45126)
- 课题(44655)
- 科研(44439)
- 期刊
- 济(150343)
- 经济(150343)
- 研究(92895)
- 中国(60632)
- 管理(56111)
- 财(53298)
- 农(49593)
- 科学(45504)
- 学报(45473)
- 大学(36366)
- 农业(34554)
- 学学(34548)
- 技术(34058)
- 教育(29647)
- 业经(27394)
- 融(27020)
- 金融(27020)
- 财经(25324)
- 经济研究(23755)
- 经(21916)
- 业(21828)
- 问题(21610)
- 技术经济(19229)
- 统计(18306)
- 策(17300)
- 现代(16925)
- 贸(16445)
- 财会(16217)
- 商业(16188)
- 决策(15073)
共检索到488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空间单位,使用详细的外资企业空间分布数据,构建了外资企业空间集聚指标,以集中反映外资企业的集聚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270个城市,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性,对于空间相邻且经济差距较小的城市影响更大。外资企业就业集聚和销售收入集聚与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总体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主要出现在东部城市和大城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空间集聚,在制造业集聚中鼓励多样化集聚,并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本身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很小,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港澳台地区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提升了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无明显影响,并且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证实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和促进自主创新,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衍
基于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深入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2)不同投资目的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投资高收入国家OFDI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那些投资中低收入国家OFDI;(3)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年的时滞,随后它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具有递增的趋势;(4)研发创新增加与中间品进口质量提升是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重要的途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焕 万广华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进入影响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明显抑制了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此抑制效应;进一步的细化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最高质量和出口最低质量的抑制效应,体现出技术升级效应和补齐短板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但对外资进入影响加工贸易出口产品质量无明显调节效应,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减弱了外资进入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证实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渠道和促进自主创新渠道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喻美辞 孔瑞
在厘清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结论是:(1)国内庞大的内需规模和日益升级的内需结构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既出口也内销的企业以及出口至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2)内需结构升级能够强化内需规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3)内需规模通过驱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内需结构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较高的国内市场化水平有利于释放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的市场竞争效应,较高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则有利于发挥内需结构的高级要素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陈和 李文宇
运用2002~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一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小。因此,要推动中国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促进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区域间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出口产品质量 外贸发展方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禄 王浩 孟夏
银行业发展与高质量出口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银保监会金融机构许可信息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银行功能距离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能距离缩小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且该效应在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生产率和行业融资依赖度中表现出差异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降低融资约束是功能距离缩短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影响渠道;进一步发现,银行本地化及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强化功能距离缩短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关键词:
补贴 企业 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