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0)
- 2023(13438)
- 2022(11147)
- 2021(10066)
- 2020(8552)
- 2019(19725)
- 2018(19287)
- 2017(37452)
- 2016(20246)
- 2015(22871)
- 2014(23075)
- 2013(23229)
- 2012(21854)
- 2011(19748)
- 2010(20270)
- 2009(19072)
- 2008(19566)
- 2007(17925)
- 2006(15881)
- 2005(14784)
- 学科
- 济(101347)
- 经济(101240)
- 业(87862)
- 企(79017)
- 企业(79017)
- 管理(73750)
- 方法(40548)
- 业经(31705)
- 数学(31671)
- 数学方法(31451)
- 农(30764)
- 财(29664)
- 中国(25985)
- 地方(23778)
- 农业(21923)
- 务(21636)
- 财务(21605)
- 财务管理(21570)
- 企业财务(20426)
- 技术(19670)
- 制(19644)
- 和(17883)
- 贸(17384)
- 贸易(17371)
- 易(16805)
- 策(16607)
- 划(16087)
- 理论(15844)
- 学(15007)
- 银(14923)
- 机构
- 学院(305737)
- 大学(299120)
- 济(132365)
- 经济(129757)
- 管理(121333)
- 理学(102978)
- 理学院(101890)
- 研究(101734)
- 管理学(100552)
- 管理学院(99966)
- 中国(80388)
- 京(63620)
- 财(61994)
- 科学(60253)
- 农(53947)
- 所(52437)
- 江(49098)
- 财经(48149)
- 研究所(46836)
- 中心(46807)
- 业大(43581)
- 经(43411)
- 农业(42225)
- 北京(40415)
- 经济学(39406)
- 州(38898)
- 范(37734)
- 师范(37379)
- 院(36058)
- 经济学院(35671)
- 基金
- 项目(190220)
- 科学(150799)
- 研究(141934)
- 基金(136761)
- 家(117363)
- 国家(116222)
- 科学基金(100967)
- 社会(90814)
- 社会科(86120)
- 社会科学(86096)
- 省(77376)
- 基金项目(72483)
- 教育(64107)
- 自然(63699)
- 划(62854)
- 自然科(62216)
- 自然科学(62198)
- 自然科学基金(61150)
- 编号(58204)
- 资助(55336)
- 成果(46374)
- 发(46257)
- 创(42676)
- 重点(42569)
- 部(41843)
- 业(41494)
- 课题(40157)
- 创新(39051)
- 发展(37744)
- 展(37110)
- 期刊
- 济(157699)
- 经济(157699)
- 研究(91090)
- 中国(63202)
- 财(52365)
- 农(50899)
- 管理(49627)
- 学报(41792)
- 科学(41213)
- 农业(34513)
- 大学(31901)
- 融(30820)
- 金融(30820)
- 学学(30235)
- 教育(29680)
- 技术(29440)
- 业经(28555)
- 财经(24346)
- 经济研究(24185)
- 经(21052)
- 业(20969)
- 问题(20776)
- 技术经济(18710)
- 贸(16470)
- 商业(16105)
- 现代(15285)
- 世界(15275)
- 财会(15191)
- 统计(14127)
- 国际(14082)
共检索到473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娇
企业研发的效率与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分不开。本文从研发组织的信息获取和知识转移的角度,分析地区信息化、科技水平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对区域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以我国25个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近年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分析地区因素对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在华的研发效率普遍很低;地区间研发效率值严重不平衡;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都与本地区外资研发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我国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实证中技术市场对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贝叶斯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待估参数多、样本容量小的问题,且对非效率项的函数设定非常灵活,具有稳健的效果。根据该方法对中国30个地区大中型企业2000~2010年的研发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对研发产出的作用较小,R&D资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的技术效率不高。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Tobit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市场竞争强和国有产权比重高对研发效率具有负影响,研发经费筹集中政府资金占比对研发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技术购买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冰
本文运用2004—2007年《中国大企业集团》年鉴中按行业划分的劳动工资数据,分析了内、外资企业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和非研发人员的劳动者报酬基本低于内资企业,但其研发人员的劳动者报酬则基本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研发人员较高的劳动者报酬引致了研发人员的反向流动,但这种反向流动并未削弱内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最后本文提出"通过引资途径的改变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一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内资非国有 工资差异 研发人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璇 杜德斌
随着研发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外资企业研发中心日益成为部分城市的创新主体,其空间分布对城市内部创新格局的影响加剧。以典型城市上海为例,基于1987—2016年在沪外资研发中心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修正后的EG指数等方法刻画外资企业研发活动的时空演变格局;并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区位选择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演化角度看,外资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的速度呈现出"非线性,不平稳"的波动态势,发展阶段可分为:1987—1993年为试探进入期、1994—2007年为快速集聚期、2008—2016年为下滑调整期;②从空间演化角度看,在沪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呈现出高度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及近郊部分地区,张江和漕河泾集聚区发育最为成熟;③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制度因素和集聚效应是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一般区位的影响作用在下降,本土创新机构中仅有重点高校对研发中心的布局具有吸引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安立仁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如何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区域间均衡发展及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对2006-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区域间分化明显,没有呈现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特征,各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异较大,外部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区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管理政策,改革外资研发机构管理体制,实施基于创新项目收益的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正岩 汪人山
外资企业新产品开发信息需求分析赵正岩(博西威厨具电器有限公司江苏214028)汪人山(无锡轻工大学图书馆江苏214036)AbstractThecharacteristicsofandtherequirementfordevelopingnewpro...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静
本文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企业获得的政府资源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并从政治关联与现金持有两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外部资本与内部资本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获得的政府资源有助于提升研发投资效率,但这一提升作用在不具备外部资本的企业中能够得到更好体现,并且受到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本的影响。这证明了政府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外部资本导致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漏损,而企业内部资本导致政府资源边际贡献下降。因此,政府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应做好事前选择与事后监督工作,确保将资源分配给需求最大的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立群 邓路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度量,着重度量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出口、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等因素对该产业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和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与该类企业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三资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效率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消化吸收费用对其研发效率提高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静
本文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企业获得的政府资源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并从政治关联与现金持有两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外部资本与内部资本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获得的政府资源有助于提升研发投资效率,但这一提升作用在不具备外部资本的企业中能够得到更好体现,并且受到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本的影响。这证明了政府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外部资本导致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漏损,而企业内部资本导致政府资源边际贡献下降。因此,政府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应做好事前选择与事后监督工作,确保将资源分配给需求最大的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闻碧凝
本文以2008—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社会网络对研发溢出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研发溢出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社会网络都有体现;高管持股数量和区域市场化水平是社会网络作用企业研发溢出吸收能力的内外部重要渠道,当高管持股数量越多,市场化水平越高,社会网络对企业研发溢出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当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个人或者企业并非属于高科技行业时,社会网络对于研发溢出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吸收能力 研发溢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翠凤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估我国高新技术132家上市企业的运营效率;建立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运营效率间的函数关系;然后以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2011~2015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SFA回归分析法验证这种关系下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2011~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运营效率呈现整体水平不高,企业间相差悬殊的特征;研发费用总额投入较多的企业运营效率较高;研发人员总数投入愈多企业运营效率愈高;研发人员比例增加对企业运营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运营效率并没有明显影响;企业研发活动中研发经费投入存有"积聚效应"。
关键词:
运营效率 研发费用 研发人员 SFA模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新峰 张东旭
本文基于融资约束假设,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探讨了现金持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现金持有行为能够起到减弱投资无效率的作用。但是这种减弱作用在管理者权力较高的企业中受到明显抑制,并且企业内部控制无法对高权力管理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治理。这表明,适当约束管理者权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是企业应当考虑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肯定权衡理论对企业现金持有动机的基础上,为代理理论的解释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祎
传统Q投资理论认为,企业投资仅仅由其投资机会决定。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企业外部融资存在限制。这必将使得企业投资受到融资情况的约束,从而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本文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探讨了外部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持有现金行为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的现金持有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投资的无效率。进一步根据产权类型进行的区分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对投资无效的减弱作用强于国有企业。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丽霞 蔡根女
论文在运用中国1990-2005年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非中性技术进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各省区乡镇企业增长的规模报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因素。主要得出结论如下: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产出弹性不断接近甚至有超过劳动产出弹性的趋势,呈现出一定的"资本深化"过程;整个规模报酬略大于1,这表明适当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存在着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而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增,技术进步率则逐年下降。在这些实证工作的基础上,论文还得出一些政策建议,希冀能够对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方军 胡俊敏
智能制造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部署,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方向。随着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等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衡量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中智能制造水平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智能制造指数(IM)。然后基于2015~2021年制造业、采矿业、能源生产供应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企业智能制造指数,发现我国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不同企业间的智能制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性检验表明,本文构建的智能制造指数能够较全面、科学、合理地衡量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对智能制造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