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4)
- 2023(9889)
- 2022(8295)
- 2021(7445)
- 2020(6683)
- 2019(15394)
- 2018(15249)
- 2017(30077)
- 2016(16376)
- 2015(18475)
- 2014(18501)
- 2013(18567)
- 2012(17154)
- 2011(15276)
- 2010(15555)
- 2009(14890)
- 2008(15380)
- 2007(14163)
- 2006(12200)
- 2005(11243)
- 学科
- 业(83464)
- 济(78538)
- 经济(78448)
- 企(76162)
- 企业(76162)
- 管理(66100)
- 方法(37816)
- 数学(29509)
- 数学方法(29325)
- 业经(27489)
- 财(27435)
- 农(26691)
- 务(21109)
- 财务(21091)
- 财务管理(21064)
- 企业财务(19947)
- 农业(19494)
- 技术(16953)
- 制(15888)
- 中国(15556)
- 和(14823)
- 策(14107)
- 划(14034)
- 贸(13733)
- 贸易(13729)
- 理论(13598)
- 易(13328)
- 企业经济(12354)
- 经营(12175)
- 地方(12124)
- 机构
- 学院(248974)
- 大学(243560)
- 济(108379)
- 经济(106430)
- 管理(104843)
- 理学(90452)
- 理学院(89641)
- 管理学(88527)
- 管理学院(88080)
- 研究(74568)
- 中国(60037)
- 财(50671)
- 京(49729)
- 农(44600)
- 科学(43974)
- 财经(40493)
- 江(38475)
- 所(37915)
- 经(36596)
- 业大(36498)
- 农业(35285)
- 中心(35190)
- 研究所(33967)
- 经济学(32262)
- 北京(30812)
- 州(30007)
- 商学(29669)
- 财经大学(29587)
- 经济学院(29434)
- 商学院(29431)
- 基金
- 项目(158124)
- 科学(126585)
- 基金(116862)
- 研究(116134)
- 家(100056)
- 国家(99116)
- 科学基金(87388)
- 社会(75351)
- 社会科(71483)
- 社会科学(71461)
- 省(63079)
- 基金项目(62668)
- 自然(56936)
- 自然科(55680)
- 自然科学(55664)
- 自然科学基金(54786)
- 教育(52624)
- 划(51164)
- 编号(47309)
- 资助(47207)
- 业(37396)
- 成果(36767)
- 创(36029)
- 部(35636)
- 重点(34696)
- 发(33731)
- 创新(32786)
- 人文(30938)
- 教育部(30800)
- 国家社会(30759)
- 期刊
- 济(121850)
- 经济(121850)
- 研究(68229)
- 财(44115)
- 中国(43168)
- 管理(41580)
- 农(41461)
- 科学(33330)
- 学报(33288)
- 农业(28090)
- 大学(25619)
- 学学(24620)
- 技术(23453)
- 业经(22671)
- 融(22000)
- 金融(22000)
- 财经(20797)
- 经济研究(18626)
- 经(17892)
- 业(17749)
- 教育(17595)
- 问题(16325)
- 技术经济(16044)
- 财会(13891)
- 商业(13399)
- 贸(12839)
- 现代(12656)
- 世界(12179)
- 统计(11778)
- 理论(11621)
共检索到363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近年来,我国境内的许多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出现亏损,但高亏损率并没有减少外商对华投资,反而使外商投资热情升温。笔者研究发现在高亏损率背后支持外商投资的是转移价格。本文首先构建转移价格模式,以此剖析外企继续投资的原因,并通过实例计算运用转移价格前后各关联企业的盈利,进行对比分析来证明这些亏损其实是人为“制造”的账面亏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庆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漫天
本文综合考虑了公司所得税、关税、增值税出口退税对在华外资出口企业转移定价行为的影响,使用2006年的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了各类别外资企业的出口商品价格对于转移定价激励的弹性。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在华外资企业出于税务动机的转移定价行为主要存在于一般贸易和部分来料加工贸易中,利润转移方向主要是向境内;增值税出口退税对于转移定价行为的影响对于产品单位为个/套的贸易更明显;在华外资出口企业主要在转移定价激励最明显的交易中进行转移定价。
关键词:
外资企业 转移定价 税务动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屹
鉴于目前中国外资企业转让定价实证研究结论与西方转让定价理论研究结果差距甚远的困惑,文章重新对资料进行了转让定价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文章认为,转让定价与外资方式、企业规模无关,而与东道国和母国的税率差异以及国别因素高度相关。这论证推翻了中国外资企业转让定价与税率无关的观点。
关键词:
外资企业 转让定价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炼
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的转移定价行为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我们对其控制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外资企业的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即缺少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因此,要在强化外部法律监管的同时,致力于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外资企业的行为,使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机制,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轩 刘珍岑 李力行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跨国利润转移会导致中国的税基流失。现有的国际避税研究多关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外资企业的出资人信息和2002—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发现了外资企业出于避税目的进行利润转移的证据。中国和外资来源国的所得税税率差每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转移增加1.1%。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外资控制权对利润转移的加强效应:外资对企业控制越强、利润转移规模越大。本文的研究从企业控制权的视角加深了对国际避税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利润转移 企业控制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敬雯
通过修改Virmani的企业间接税逃避税模型和Yaniv的企业直接税逃避税模型,考察在华外资企业的逃避税差异,发现相对较低的逃避税成本导致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严重,而追求即期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经营目标导致外资企业的最优隐瞒率高于内资企业,则是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普遍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一味地降低税率不是阻止逃避税行为的可靠途径,只有加强税收稽查与处罚,提高外资企业的逃避税成本,改善企业的纳税意识才是防范税款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企业逃避税模型 外资企业 间接税 直接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龙朝晖 王妍 周丽贤
根据对华投资来源地的不同将我国外资工业企业分为三大类,同时按照各地享有税收优惠程度的不同将外资工业企业所在地分为三类,结合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和关税税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投资来源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的大部分外企以"低价进口"方式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明显;投资来源于新加坡和港澳地区的外企存在以"低价出口"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通过避税港实施国际转让定价进行"三角避税"的证据不明显;投资来源于避税港的外企通过"高进低出"直接避税的动机明显。除税务动机外,我国的外资工业企业还存在以国际转让定价侵吞中方税后利润、规避汇率风险和社会政策风险的非税动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开明
为使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在企业两个或数个不同的分部之间确定适当的价格和产量对一体化经营企业而言极为重要。同时,转移定价可作为一种分部之间的激励机制。采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市场结构中最优的转移价格和产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正岩 汪人山
外资企业新产品开发信息需求分析赵正岩(博西威厨具电器有限公司江苏214028)汪人山(无锡轻工大学图书馆江苏214036)AbstractThecharacteristicsofandtherequirementfordevelopingnewpro...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湛柏明
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4-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两点结论:第一,外资企业正的贸易效应为中国进口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平衡保障。其中,价格贸易条件在波动中呈改善趋势,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呈稳定上升趋势。第二,与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经贸易调整的以实际增加值为代表的国民财富变化方向和程度上,处于显著的上升优势地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资企业 贸易条件 效应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柏松 马成三 周雅育 李光辉
一些外资企业的劳动问题比较分析金柏松马成三周雅育李光辉192年以后,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外国对中国投资出现新的热潮。投资的扩大,使合资企业的雇员增加。据中国政府发表的统计数字,到1996年末为止,已经营业的合资企业达14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艾华 陈景秋
合理的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过程,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员工离职理论、离职模型和离职动因的研究。但还没有学者对中国大陆的外商独资企业的员工离职情况进行分析。作者根据多年的数据收集,发现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大陆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受到两种文化的交互作用,离职情况也呈现出特殊性。对近年来北京地区四个行业的外商独资企业员工离职情况做了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为群
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比较分析朱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所得税制同国际惯例接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的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了原来按经济性质分设的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