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3)
2023(12952)
2022(10662)
2021(10015)
2020(8387)
2019(19316)
2018(18786)
2017(36015)
2016(18854)
2015(21137)
2014(20510)
2013(20533)
2012(19226)
2011(17127)
2010(17356)
2009(16290)
2008(16317)
2007(14628)
2006(12805)
2005(11966)
作者
(50781)
(42601)
(42245)
(40107)
(27434)
(20114)
(18981)
(16278)
(16246)
(15137)
(14573)
(14482)
(13690)
(13343)
(13179)
(12839)
(12564)
(12225)
(12184)
(11966)
(10510)
(10190)
(10144)
(9837)
(9601)
(9382)
(9317)
(9279)
(8490)
(8167)
学科
(90753)
经济(90646)
(87451)
(78385)
企业(78385)
管理(72119)
方法(41986)
数学(33744)
数学方法(33610)
(29716)
业经(29542)
(28741)
中国(25638)
农业(21374)
技术(20849)
(20621)
财务(20616)
财务管理(20591)
企业财务(19551)
(19145)
(17474)
贸易(17455)
(17044)
(16069)
(15817)
(15060)
(14243)
(14063)
理论(14061)
银行(14061)
机构
学院(271686)
大学(269835)
(130569)
经济(128706)
管理(115774)
理学(99539)
理学院(98682)
管理学(97847)
管理学院(97307)
研究(87694)
中国(74169)
(59870)
(55985)
财经(47489)
科学(45326)
(43507)
(41569)
中心(41232)
(40908)
(40803)
经济学(40618)
研究所(36960)
经济学院(36838)
北京(35627)
财经大学(35237)
业大(34075)
商学(33389)
商学院(33108)
经济管理(32518)
(31802)
基金
项目(174999)
科学(143209)
研究(135215)
基金(132746)
(113308)
国家(112028)
科学基金(99199)
社会(92627)
社会科(88054)
社会科学(88035)
基金项目(69534)
(65477)
教育(60707)
自然(59779)
自然科(58501)
自然科学(58487)
自然科学基金(57654)
(54168)
资助(53123)
编号(52817)
(42749)
成果(42458)
(41572)
国家社会(40080)
创新(38942)
(38665)
重点(38301)
(37920)
教育部(37097)
(36664)
期刊
(143792)
经济(143792)
研究(86138)
中国(57211)
(49018)
管理(48073)
(38051)
科学(34756)
学报(30897)
(30222)
金融(30222)
大学(26044)
农业(26018)
教育(25467)
技术(25431)
财经(24936)
学学(24223)
业经(23754)
经济研究(23548)
(21642)
问题(18844)
(17590)
(17420)
技术经济(17396)
世界(17061)
国际(15273)
现代(13421)
统计(13324)
(13152)
商业(13136)
共检索到42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戴黎  
本文利用中国家户层面的一组调查数据,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劳动力流转这一渠道对企业家创业活动造成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相比有国内私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创业概率更低。参考职业选择模型和工作嵌入模型,我们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在外资企业与国内私有企业工资相比升水更高的地区,相比有国内私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创业概率更低。这一发现意味着外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提供了较国内私有企业更高的工资报酬,抑制了本国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本文结论为评估外资引入政策、进一步培育中国企业家群体等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利  杨俊  
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采取随机抽样和问卷方式以MBA和大众群体为调研对象对我国企业家创业行为进行了调查,以期识别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基本特征,丰富和完善企业家精神理论。我们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所涉及的1185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70.8%,女性29.2%,平均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层面的制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更倾向于有效发挥;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相对于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效发挥。各种稳健性测试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当采用地区腐败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时,本文假说亦成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解维敏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权制度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私有产权控制相比,政府控制不利于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并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企业家创新精神更低。因此,政府要致力于产权制度的改善,创造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精神的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一平  陈家和  王伟  
本文利用2002—2010年城市审计信息和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民营企业家时间配置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民营企业家用于外出参与市场活动的时间,其作用渠道在于经济责任审计改善了政商关系。更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正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没有政治网络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中。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家努力经营企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韦丰  曹晖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企业成本效应长期以来广受关注,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尚缺乏详细的理论研究和全面的微观证据。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两国框架下同时考虑进入与退出的异质性企业生产决策模型,理论分析发现东道国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提高了外资进入门槛,进而阻碍了外资企业活动。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数据库、中国税收调查数据库等,从外资进入和退出、生存和死亡等角度全面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在华外资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显著抑制了外资企业创业活跃度,但对外资企业死亡、撤资以及净进入的影响都不显著;最低工资对外资活动的影响,主要通过企业生产率门槛这一作用机制来进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力度差异,导致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创业活动的内外资异质性效应。本文对于正确评估最低工资对外资活动的影响,制定与“引外资”“稳外资”、外资质量和结构优化相适应的劳动保障政策,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虹  白云  
多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与现有文献多从宏观产业政策层面研究上述问题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企业家公共部门出身这一微观视角,运用政治关联理论,就企业家出身造成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证解释。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的基准回归表明,为获取政治关联所带来的非市场回报,在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对于出身公共部门的企业家而言,其所在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平均偏高13.9%,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边际概率则平均偏高5.3%。内生性检验、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与宏观产业政策相比,企业家公共部门出身对于产能过剩的影响效应具有更高的经济显著性,而过度投资则是其中的重要影响途径。运用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同源性误差检验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主要实证发现。为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将政策重心从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性政策,通过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二者的边界,避免企业家依靠政治关联对政府资源的"俘获"。只有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家的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并从微观机理上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2008年中国实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结束了二元税制结构。这一税制变革保障了税则的公平性,其中有关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变化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这次税收规则变化的另一重要内容,其效果如何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评估。本文基于偏向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构建两税合并与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模型,采用倍差法实证考察了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在通过多种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之后,我们发现:2005—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由于两税合并政策的实施,2008年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出现增长加快的现象;政策的边际影响时滞微乎其微;同行业内资部门的份额越大,两...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丁思琪  
本文利用1979—2016年外资企业投资经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设立国家级开发区引致的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制度质量改善能够提高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估计(PSM-DID)和城市加总估计中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制度质量改善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的促进作用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来自大陆法系国家的外资企业体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盼盼  张长全  
企业家精神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企业家精神值得深入探讨。采用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多种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该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促进作用存在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提升人力资本、扩大市场规模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未来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镇  马光源  陈劲  
企业家是驱动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市场主体,长期以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被视为指导其如何参与经济与社会行动的"商业圭臬",提高与完善企业家综合地位以及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第十次与第十一次中国私营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影响,以及私营企业中的家族涉入(所有权涉入与管理涉入)在企业家地位感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家综合地位显著改善企业家履责意愿,且相比于企业家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企业家社会地位对改善企业家履责意愿的影响更强。第二,细分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企业家综合地位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环境治理责任、慈善捐赠责任与员工社会责任都分别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考虑私营企业治理情境的特殊性,家族所有权涉入与管理涉入在企业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与企业履责意愿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第四,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综合地位能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竞争工具假说,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以及大规模私营企业中企业家综合地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为私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提供新的证据,也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重视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条件以及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本文基于国内277家企业调查的数据,确定了测量中国企业家能力的四个维度: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政府关系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力,并对企业家能力差异性之根源,以及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将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其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组织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莉  杜善重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早  刘李华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在于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降低不平等程度及其对企业家精神的负面影响,对于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进而实现更"充分"和更"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从企业家精神(创新供给)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不平等影响企业家创新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相关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本文发现:(1)机会不平等显著降低了企业家精神,努力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有积极影响,收入不平等与企业家精神呈现倒U型关系;(2)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发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下降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3)机会不平等仍然是制约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而努力不平等尚未起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要降低社会成员的机会不平等同时增加努力不平等,保持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从而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