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2)
2023(12112)
2022(9763)
2021(9023)
2020(7627)
2019(17063)
2018(16556)
2017(31136)
2016(16598)
2015(18391)
2014(17703)
2013(17858)
2012(16298)
2011(14608)
2010(14372)
2009(13694)
2008(13914)
2007(12143)
2006(10638)
2005(9822)
作者
(48637)
(40685)
(40643)
(38043)
(25883)
(19487)
(18138)
(15938)
(15310)
(14193)
(14063)
(13362)
(13092)
(12869)
(12670)
(12257)
(12178)
(11885)
(11655)
(11634)
(10251)
(9807)
(9797)
(9212)
(9021)
(8993)
(8908)
(8868)
(8075)
(7987)
学科
(80434)
经济(80343)
(79694)
(73135)
企业(73135)
管理(63154)
方法(36647)
数学(28247)
数学方法(28150)
业经(27924)
(25851)
(25494)
(24890)
贸易(24878)
(24260)
中国(20609)
(19622)
财务(19618)
财务管理(19607)
企业财务(18561)
农业(18437)
技术(16820)
(15524)
(14863)
(14608)
(13413)
(12434)
企业经济(12024)
理论(12023)
经营(11657)
机构
学院(248957)
大学(244677)
(119813)
经济(118336)
管理(100210)
理学(86847)
理学院(86044)
管理学(85214)
管理学院(84773)
研究(83800)
中国(67146)
(51528)
(50471)
科学(47687)
(46753)
(42030)
财经(41988)
(38590)
研究所(38222)
经济学(37559)
业大(37431)
农业(37233)
中心(36342)
(35199)
经济学院(34213)
北京(31611)
财经大学(31188)
商学(30374)
商学院(30099)
(29620)
基金
项目(164192)
科学(131369)
基金(124359)
研究(116795)
(109638)
国家(108691)
科学基金(93871)
社会(80089)
社会科(76291)
社会科学(76272)
基金项目(65625)
(61732)
自然(60232)
自然科(58940)
自然科学(58920)
自然科学基金(58018)
(51681)
教育(50993)
资助(50102)
编号(43150)
(39714)
(37799)
(37562)
重点(36855)
(35758)
国家社会(34944)
创新(34559)
教育部(32369)
成果(32362)
中国(31821)
期刊
(128491)
经济(128491)
研究(71585)
(43044)
中国(42975)
(42071)
管理(41065)
学报(37951)
科学(36984)
农业(29821)
大学(29115)
学学(28331)
经济研究(22424)
(22236)
金融(22236)
业经(21958)
财经(21721)
(21141)
技术(20150)
(19372)
国际(19255)
(18898)
问题(18339)
世界(16215)
技术经济(15056)
商业(12973)
教育(12629)
现代(12271)
财会(11277)
(11188)
共检索到366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贤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到1994年底,我国的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累计已达20.6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尤其显著。这种影响除了表现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外,还表现在对我国贸易方式和贸易差额的影响上。本文将对这些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引申出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荷新  
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分阶段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趋于下降,而外资企业的就业效应趋于上升,其中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主要作用。文章最后就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就业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桂龙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资企业作为中国贸易规模的主要贡献者,其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企业,并对中国的外贸结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外资企业对出口的数量贡献掩盖了其竞争力贡献的不足,既出现了低层次风险,引起贸易摩擦增多,也带来福利低微化风险;同时还由于根植性不够而带来草根化风险。因此,中国必须实现外贸战略的转变,改变“数量”追求,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培养国内竞争主体,培育稀缺要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湛柏明  
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4-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两点结论:第一,外资企业正的贸易效应为中国进口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平衡保障。其中,价格贸易条件在波动中呈改善趋势,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呈稳定上升趋势。第二,与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经贸易调整的以实际增加值为代表的国民财富变化方向和程度上,处于显著的上升优势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冯其云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翟立功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资利用翟立功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使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对外贸易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外贸易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在面向国际竞争、参与世界经济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洛林  宋泓  马涛  
最近作者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了40多家企业、40多家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的深切体会是:沿海地区实现保就业、保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保企业、稳出口;金融危机中,政府需要对外贸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扩大内需替代不了外需下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总体是有利上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国际分工深化,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遭遇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荣干  刘荣茂  
中国-瑞士自贸区是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区,作为"南北合作"的典型,其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梳理中国、瑞士双边贸易合作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瑞士的贸易依存度与结合度,重点分析了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该自贸区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韦恩·M·莫里森  王宇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希望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帮助国内企业分散风险。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逐步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强国,其主要贸易伙伴遍布欧美、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制造业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杭生  赵龙跃  
评价与建议在评价部分,我尽量避免陷入关于经济改革目标的讨论,而认为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增加社会福利,并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减少社会成本。在建议部分,我将根据分阶段进行经济改革的方法,将其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长期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而留给未来的一代,由他们自己去做出抉择。中期目标(比如未来三年到五年)是我们能够考虑的,而短期任务是我们现在或将来一两年内所要做的。下面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1)外贸的组织结构;(2)外贸计划与限制;(3)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8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出了批评,围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满足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于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限的空间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是现实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