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0)
- 2023(12691)
- 2022(10688)
- 2021(9804)
- 2020(8488)
- 2019(19499)
- 2018(19202)
- 2017(38218)
- 2016(20731)
- 2015(23320)
- 2014(23293)
- 2013(23199)
- 2012(21763)
- 2011(19494)
- 2010(19896)
- 2009(19037)
- 2008(19485)
- 2007(18066)
- 2006(16020)
- 2005(14945)
- 学科
- 济(92758)
- 经济(92655)
- 业(91087)
- 企(81358)
- 企业(81358)
- 管理(75245)
- 方法(41118)
- 数学(32447)
- 数学方法(32159)
- 农(31844)
- 财(30331)
- 业经(30258)
- 制(25293)
- 农业(22544)
- 务(22167)
- 银(22164)
- 财务(22139)
- 财务管理(22107)
- 银行(22019)
- 中国(21689)
- 企业财务(20910)
- 行(20638)
- 策(19317)
- 技术(18761)
- 贸(17554)
- 贸易(17540)
- 易(17070)
- 地方(16660)
- 和(16633)
- 划(15969)
- 机构
- 学院(304822)
- 大学(298718)
- 济(134354)
- 经济(131691)
- 管理(125332)
- 理学(106291)
- 理学院(105323)
- 管理学(104032)
- 管理学院(103452)
- 研究(98049)
- 中国(83979)
- 财(64714)
- 京(62136)
- 科学(55514)
- 农(53693)
- 财经(50434)
- 所(49484)
- 江(49056)
- 中心(46791)
- 经(45573)
- 研究所(44095)
- 业大(42511)
- 农业(42053)
- 经济学(39867)
- 北京(39008)
- 州(38732)
- 财经大学(36919)
- 经济学院(36166)
- 范(34991)
- 师范(34701)
- 基金
- 项目(188612)
- 科学(150216)
- 研究(141870)
- 基金(137983)
- 家(117600)
- 国家(116499)
- 科学基金(101861)
- 社会(90851)
- 社会科(86224)
- 社会科学(86198)
- 省(74412)
- 基金项目(72518)
- 自然(64842)
- 教育(64051)
- 自然科(63335)
- 自然科学(63316)
- 自然科学基金(62281)
- 划(61004)
- 编号(58948)
- 资助(56619)
- 成果(47530)
- 部(42482)
- 创(42007)
- 重点(41764)
- 发(41377)
- 业(40878)
- 课题(39241)
- 创新(38452)
- 国家社会(37059)
- 性(36980)
- 期刊
- 济(154038)
- 经济(154038)
- 研究(92163)
- 中国(58641)
- 财(54156)
- 农(49900)
- 管理(49679)
- 融(43390)
- 金融(43390)
- 科学(39432)
- 学报(38853)
- 农业(32611)
- 大学(30193)
- 学学(28725)
- 技术(28006)
- 业经(27110)
- 财经(25797)
- 教育(25688)
- 经济研究(23650)
- 经(22116)
- 问题(20151)
- 业(19925)
- 技术经济(18414)
- 贸(17297)
- 现代(15836)
- 国际(15635)
- 财会(15400)
- 理论(15269)
- 商业(15156)
- 世界(15136)
共检索到47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客户流失 银行服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志玲
自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已出现向外资银行转移的趋势,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外资银行的资源争夺战将愈演愈烈。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6年12月1日全面开放,这意味着这场争夺战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能否赢得更多的高端客户资源,是制胜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中资银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改革 高端客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实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缘政治动荡评价体系,从政治冲击、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三个维度衡量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其中,政治冲击的等级取决于政治脆弱性、地缘政治动荡所属长期冲突的级别、地缘政治动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经济冲击的等级取决于经济脆弱度、经济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和经济冲击传染性;金融冲击的等级取决于金融脆弱度、市场影响力、金融冲击传染性以及动荡带来的市场恐慌度。本文还以2013年泰国政治动荡为例,介绍研究框架的实际应用,并从集团、境外机构和相关业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中资银行应对不同风险等级地缘政治动荡的框架性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士贵
一、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外资银行通常采取以下策略和手段与中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 策略一:帮助跨国公司实现全球一体化经营和管理,吸引优质客户案例1:某有限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1.08亿元。该公司原在某中资银行分行开户,办理本外币业务。从2001年下半年起,由于美国总公司要求该公司启用某外资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全球联网,该公司的结算业务逐步转向外资银行某分行,由其提供亚洲区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现该公司在中资银行仅保留人民币业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敬新 吴光伟
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全球借助资本市场扩张的理论背景与现状,分析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并购原因,就中资银行今后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资本运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陈虹曦 王粉粉
近年来,部分行业的外资企业外迁有所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关注。外资企业外迁的动因涉及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其他国家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吸引,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对外资企业外迁的利弊要综合分析,既要看到外迁带来的外贸出口份额减少、对GDP和税收增长的不利影响、给社会就业带来的压力等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外迁对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部分行业外资企业的外迁现象,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负面清单”、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异地搬迁转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资企业外迁的数量与规模,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外迁动因 利弊分析 应对之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宋玮
近年来,合规与反洗钱问题是美国金融监管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并对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进展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提出放松金融管制、缩减或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等观点,可能导致奥巴马和民主党主导的监管改革被弱化或中止。从目前情况看,未来美国金融监管可能呈现以下最新趋势:其一,特朗普上任后其金融监管政策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
现代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质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需求因时而变,要求现代商业银行与时俱进。本课题依据现代营销学理论,立足分析客户需求,从响应客户需求,开展金融创新;顺应客户需求,调整业务结构;适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三个方面设计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公司客户需求变化的策略。
关键词:
客户需求 商业银行 市场营销 金融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立蔚
2007年4月2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4家银行在国内注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这标志着上述4行成为我国首批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待遇、可以经营包括境内公民在内的全面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表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制度、机制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抢滩国内个贷市场。中资银行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个贷业务,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资银行吸引人才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后WTO时期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影响分析及其路径选择
中资银行跟随客户的国际化动机与区位特征——基于200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海外市场眼中的中资银行——兼谈农业银行海外分行的发展策略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策略探析——基于与东道国银行竞争博弈的视角
全球金融动荡下的澳大利亚经济与金融——兼论当地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在华外资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及中资银行应对措施
外资银行渗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上海外资银行对平湖市外商投资企业贷款的调查
外资银行业务的渗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及思考——上海外资银行对平湖市外商投资企业贷款的调查分析
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模型分析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