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0)
2023(14010)
2022(11975)
2021(11015)
2020(9423)
2019(21466)
2018(21216)
2017(41359)
2016(22522)
2015(25120)
2014(24722)
2013(24805)
2012(22473)
2011(19985)
2010(19781)
2009(18343)
2008(18216)
2007(15984)
2006(14031)
2005(12472)
作者
(65556)
(54368)
(54140)
(51263)
(34740)
(26005)
(24540)
(21347)
(20564)
(19343)
(18648)
(18384)
(17304)
(17182)
(16715)
(16522)
(16236)
(16178)
(15476)
(15466)
(13552)
(13206)
(13173)
(12406)
(12187)
(12125)
(12089)
(11941)
(10815)
(10813)
学科
(96617)
经济(96507)
(92388)
(83924)
企业(83924)
管理(79185)
方法(45759)
数学(36436)
数学方法(36089)
业经(31369)
(30051)
(29192)
(22433)
财务(22373)
财务管理(22352)
农业(21544)
中国(21476)
企业财务(21200)
技术(19911)
理论(17956)
(17659)
(17307)
地方(16994)
(16983)
(16608)
(15704)
贸易(15698)
(15571)
(15231)
环境(14182)
机构
学院(325397)
大学(321711)
管理(136314)
(131573)
经济(128976)
理学(118393)
理学院(117197)
管理学(115458)
管理学院(114882)
研究(102060)
中国(77432)
(68131)
科学(64000)
(59015)
(56903)
(51027)
业大(50993)
财经(47979)
(47576)
研究所(46508)
中心(46096)
农业(44932)
(43688)
北京(42348)
(39405)
师范(39041)
经济学(38230)
(38129)
(36729)
商学(36536)
基金
项目(222595)
科学(176418)
基金(162656)
研究(162620)
(141273)
国家(140010)
科学基金(122070)
社会(102910)
社会科(97613)
社会科学(97587)
(88080)
基金项目(87145)
自然(80386)
自然科(78560)
自然科学(78543)
自然科学基金(77193)
教育(73446)
(72666)
资助(66545)
编号(66239)
成果(51553)
重点(49034)
(48611)
(48581)
(47196)
创新(44668)
(44495)
课题(44309)
科研(42538)
国家社会(41996)
期刊
(144543)
经济(144543)
研究(92241)
中国(56270)
管理(53021)
(52187)
学报(49270)
(47086)
科学(46989)
大学(37589)
农业(36835)
学学(35737)
教育(31038)
技术(29879)
业经(26190)
(24582)
金融(24582)
财经(23256)
经济研究(21983)
(21414)
(19929)
问题(18838)
技术经济(18682)
现代(16276)
科技(16156)
理论(15304)
商业(15106)
图书(14798)
财会(14747)
(14647)
共检索到465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董皓  赵万东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无法获得的所有权优势,是实现"以市场换技术"推动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先决条件。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326696家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在利用LP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一阶随机占优方法检验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高于内资企业,并采用分位数分解方法进一步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高于港澳台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除港澳台企业在生产率低分位数(20%分位数及其以下)外,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皆具有明显的所有权优势,且在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刘灿雷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文章基于价值链上下游的视角,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国际分工任务在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并考察了其动态变迁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率增长的分解方法,文章从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考察了外资企业及其任务变迁对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而这一溢出效应随着外资企业的任务变迁而逐渐弱化;由于市场化转型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的负面竞争效应,恶化了内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而这一负面影响作用随着其任务变迁而逐渐弱化。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利辉  刘廷华  许家云  
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企业生产率与效率前沿距离缩小定义为生产率收敛,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探讨内资企业是否具有收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外资进入分别对内、外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内资企业与效率前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即存在生产率收敛趋势;外资进入短期内对内资企业具有显著正向溢出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外资对行业内其他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随时间推移渐趋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晓梅  
运用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计算机制造全行业,以及各个子行业企业的出口、利用外资的状况和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全行业,利用外资以及利用外资的来源地对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起着首要作用,企业是否出口起次要作用。具体来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排序为:出口的外资(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不出口的外资(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的内资企业>不出口的内资企业。在各个子行业中,则发现了和全行业不同的情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9~2006年产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制造业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不断提高,由于内资企业增速更快,二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前沿技术进步已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1999~2006年前沿技术进步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约为80%和9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治  王四笔  
文章结合投入产出的思想,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各省的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投入和产出要素的省际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较为明显,但省际间差异也较为显著,虽然其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仍然是各地省际经济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杨  赖柳华  
本文利用2008~2012年中国文化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家文化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为:首先从平均水平来看,TFP有着微弱的增长(0.7%),但主要是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方式来实现,而并非通过集约型的生产率提升来实现;其次部分企业的TFP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主要由技术进步的负增长贡献;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徐亮   李诗雯   倪鹏飞  
在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推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数字中国战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出和资本配置效率是数字中国战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的作用路径。数字中国战略对服务业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廷勇  何玲  孙芳城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杨雨诗  杜剑  
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8年正式实施环保税,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环境污染进行约束,借助税收执法的刚性,加大环境规制强度。环保税可以通过对企业施加环境约束从而激励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本文基于沪深上市企业(2012—202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环保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3)环保税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于国有企业。(4)环保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和资产结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环保税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优化环保税政策提供了有效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堂军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首先计算了资本的生产者成本以纠正简单使用资本存量所产生的偏差,然后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而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生产率测算的结果表明,1999—2004年间,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如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的生产率有明显的改善,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食品、纤维纺织等行业的生产率呈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资源配置的扭曲不仅影响了生产率水平,也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国际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国际竞争比较激烈的机械、电子等行业,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日韩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克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辉   汪兴宇   苏杭  
在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企业亟须低碳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Python爬取关键词测度企业低碳转型,研究表明低碳转型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低碳转型程度高的企业,市场地位会提高,将获得更多绿色贷款和减少融资约束,最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非两职合一和位于东中部地区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企业低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德龙   石满珍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交易费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有利于营造公平环境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有利于激励产业技术创新和加速技术扩散,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2011—2020年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等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其作用会因所有制、所属产业、所处城市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数字经济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应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带动技术进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提升数字化普惠水平,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