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7)
2023(11493)
2022(9461)
2021(8972)
2020(7108)
2019(16292)
2018(16067)
2017(30313)
2016(15948)
2015(17572)
2014(17065)
2013(16786)
2012(15123)
2011(13557)
2010(13474)
2009(12385)
2008(11708)
2007(10269)
2006(8888)
2005(7533)
作者
(42262)
(35758)
(35296)
(33426)
(22676)
(16936)
(16141)
(13843)
(13517)
(12586)
(12301)
(11950)
(11235)
(11179)
(10746)
(10597)
(10497)
(10265)
(10224)
(10203)
(8763)
(8629)
(8408)
(8080)
(7950)
(7924)
(7778)
(7682)
(7084)
(7016)
学科
(67500)
经济(67449)
管理(51015)
(49273)
(42588)
企业(42588)
方法(27912)
数学(23556)
数学方法(23168)
(18815)
技术(18604)
业经(18107)
地方(17068)
中国(17017)
农业(13067)
技术管理(12646)
(12501)
产业(12211)
理论(11917)
(11544)
(11401)
(11064)
环境(10478)
(10296)
贸易(10286)
(9977)
(9917)
(8924)
金融(8921)
(8903)
机构
学院(219121)
大学(214877)
管理(90290)
(88664)
经济(86919)
理学(78884)
理学院(78060)
管理学(76729)
管理学院(76279)
研究(67937)
中国(50773)
(44035)
科学(41400)
(37823)
(33000)
中心(32542)
(31558)
财经(30710)
(29985)
业大(29952)
(29426)
(29225)
师范(29188)
研究所(28838)
(27779)
北京(26871)
经济学(26491)
(25419)
商学(24394)
商学院(24123)
基金
项目(155741)
科学(125624)
研究(118341)
基金(112388)
(96532)
国家(95708)
科学基金(84431)
社会(76524)
社会科(72694)
社会科学(72676)
(64353)
基金项目(60090)
教育(54167)
自然(53187)
(52522)
自然科(51905)
自然科学(51896)
自然科学基金(50969)
编号(48386)
资助(43483)
(38335)
成果(37598)
(35630)
创新(34799)
重点(34719)
课题(33560)
(33477)
国家社会(31517)
(29960)
项目编号(29625)
期刊
(98092)
经济(98092)
研究(60204)
中国(44576)
管理(35584)
科学(29235)
学报(28073)
(27728)
(27581)
教育(26323)
大学(21570)
技术(21278)
学学(19861)
农业(19182)
业经(18822)
(16440)
金融(16440)
经济研究(15329)
财经(13973)
问题(13241)
科技(13087)
(12295)
技术经济(12200)
资源(12073)
图书(11772)
(11084)
(10833)
现代(10693)
商业(10418)
(10241)
共检索到315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温承革  杨晓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外资企业大量地涌入国内形成外资主导型的产业集群。目前,这些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严重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跨组织资源视角出发,以苏州IT产业集群为例,针对外资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跨组织资源平台拓展集群创新路径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金钊  
本文在简要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为例,从政策、人才与教育、品牌、产品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芳  
面对经济环境、贸易政策、要素成本压力,传统外贸增长乏力,而融合"互联网+贸易+智能制造"的跨境电商逆势而上,如何依托跨境电商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本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与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集群创新模型与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苏州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集群创新现状,针对集群创新互联网化、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对集群品牌效应与溢出效应影响不显著等问题制定对策,助推"苏州制造"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静芳  李渝萍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较强生命力和创新力的企业间组织形式。在产业集群中开展一系列探寻技术创新机会和维持技术创新能力的活动,推动企业之间合作互动,建立技术联盟、获取新技术、建立供应链中生产商、供应商、终端用户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集群内企业资源高度分享,是形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因,对产业集群创新路径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模块化组织与龙头企业网络组织是产业集群创新路径的较好选择,而且创新模式的演变因产业特性而异,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鹏  罗福周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等基本理论,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在剖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体、基础机制,并在知识创新动态性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包括知识找寻与获取、知识传递与扩散、知识引进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四阶段路径模型。以知识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成长提供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秀梅  
本文以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集群社会资本、企业创新绩效为基本研究要素,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微观理论模型,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数据来自于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中121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要素之间存在较复杂的作用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柴国荣  许瑾  洪兆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模块化的组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型组织模式。文章根据模块化组织理论,从外部市场需求和功能模块自身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阐明模块供应商之间由"背对背"竞争到合作创新是模块化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创新主要途径,指出模块之间在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协调和配合能够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时进  
从区域资源共享联合体的架构、服务模式和服务策略三方面研究产业集群化进程中的区域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资源集成和服务整合,契合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针对企业群聚、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4个发展阶段,分别提供基于使用权限与共享协议的文献获取服务、基于共享协议与门户系统的信息推送服务、基于门户系统和学科馆员的知识集成与共享服务,营造基于领军人才和学科专家的知识发现与战略学习氛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朝晖  
本文通过集群创新相关概念的澄清,结合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实例的分析,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瓶颈;提出了制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以及加大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等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彬  吉琳  胡子龙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取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和匹配。在探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机理和测度方法基础上,使用参数回归等方法,利用2004~2011年22个具有代表性的集群数据,研究了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路径与质量。结果表明:中国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质量整体上未达到最优的完全融合目标,融合具有周期大约为4年的间断平衡期,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与两者相互融合水平高于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路径;融合对集群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融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集群绩效可增长3.6%;融合对于集群资产负债率也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集群可持续发展变量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常亚平  李柏勋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不仅是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而且也为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耦合提供了基础。本文根据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物流特点,对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耦合的三种模式,并以苏州IT产业集群为例,来分析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演变规律,以及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向永胜  
集群的演进应从构成集群自身的关键要素出发,通过衡量这些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导致集群竞争优势变化的特征来判断集群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通过分析集群在不同演进阶段的动力,形成集群演进的动力与阶段的匹配,使集群不断向更高层次的良性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要素的集群演进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具体阐述了集群演进过程中关键要素特征的变化和动力机制的匹配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晓彬  陈伟博  
优化创新学习网络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学习网络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部学习引进和内部学习再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学习机制形成的主要途径,创新的关键在于显性知识技术的高效转移与隐性知识技术的学习转化;徐工集团是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创新学习网络的主要引领者,但其自主创新及引领带动能力亟待提升;网络中间层次的企业规模实力偏弱,制约其在网络中的创新骨干和传导带动作用。据此提出四方面的优化路径及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查志强  
女装作为典型的都市型产业,在杭州已呈现出块状集聚和专业化生产的特征,比较完整地具备了都市型产业集群的一般共性特征。本文在对杭州女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形成机制和发展效应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杭州女装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金莲  孙鑫  晁恒  
以数字赋能、文化引领、科技创新为脉络的数字创意产业是经济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共生的新场域,正成为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上阐释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关键性动力和空间组织问题,探究城市空间优化与数字创意产业共生模式。以深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为例,规划构建“一廊引领、三核驱动、多点支撑”的空间组织模式,探索区域协同、产业提升、平台构建、政策支撑等发展路径,促进“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旅游”的互融互动,推动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