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4)
- 2023(4305)
- 2022(3764)
- 2021(3487)
- 2020(2782)
- 2019(6785)
- 2018(6820)
- 2017(12838)
- 2016(6924)
- 2015(7773)
- 2014(8203)
- 2013(7824)
- 2012(7340)
- 2011(6688)
- 2010(6900)
- 2009(6088)
- 2008(6308)
- 2007(5727)
- 2006(5111)
- 2005(4689)
- 学科
- 济(28181)
- 经济(28159)
- 管理(18246)
- 贸(17176)
- 贸易(17167)
- 易(16655)
- 业(16446)
- 企(14219)
- 企业(14219)
- 方法(12255)
- 数学(9807)
- 数学方法(9681)
- 财(8385)
- 中国(7517)
- 农(7210)
- 地方(6719)
- 出(6625)
- 制(6618)
- 业经(6266)
- 理论(6242)
- 关系(5571)
- 口(5508)
- 出口(5503)
- 出口贸易(5503)
- 产业(5437)
- 务(5416)
- 财务(5407)
- 财务管理(5387)
- 学(5329)
- 结构(5259)
- 机构
- 学院(100738)
- 大学(98001)
- 济(43440)
- 经济(42517)
- 管理(34310)
- 研究(31960)
- 理学(28837)
- 理学院(28494)
- 管理学(27907)
- 管理学院(27719)
- 中国(24515)
- 财(20327)
- 京(20198)
- 科学(18337)
- 江(16667)
- 所(15988)
- 财经(15917)
- 中心(14367)
- 经(14243)
- 经济学(14115)
- 研究所(14071)
- 范(13527)
- 农(13459)
- 师范(13371)
- 州(13336)
- 经济学院(12905)
- 北京(12683)
- 贸(12598)
- 业大(12376)
- 院(12073)
- 基金
- 项目(60055)
- 研究(46972)
- 科学(46269)
- 基金(41872)
- 家(35482)
- 国家(35173)
- 科学基金(29792)
- 社会(28671)
- 社会科(27245)
- 社会科学(27240)
- 省(24207)
- 教育(22518)
- 基金项目(21570)
- 编号(20545)
- 划(19374)
- 自然(18002)
- 资助(18002)
- 自然科(17550)
- 自然科学(17548)
- 自然科学基金(17254)
- 成果(17199)
- 课题(14479)
- 重点(13945)
- 发(13513)
- 部(13393)
- 性(12563)
- 创(12296)
- 项目编号(12198)
- 大学(12111)
- 年(12029)
共检索到158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佑军
经济结构呈现非均衡的常态特征。在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因素的制约下,一国外贸结构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是一种“次优”均衡;这种非均衡模式可能在受到外在冲击时或通过内生演进的方式发生改变,并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表现出来。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核心特征是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高低,并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联系在一起,成为外贸结构非均衡演进规律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外贸结构 非均衡 要素密集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有国 刘佑军
非均衡是一种经济常态,外贸结构也普遍地表现出非均衡的特征。比较优势的分工原则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低级要素优势得以发挥的同时也搭建了发展中国家弱性非均衡的外贸结构,而后发优势取向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强势非均衡的外贸结构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演进路径。未来我国的外贸结构演进要超越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后发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封亚君
本文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三方面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进行经验实证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经济不发达的水平,产业结构非均衡状态和国际市场不利的条件,决定了中国对外贸易“上亦艰难,下无退路”的困难局面。特别是我国产业结构非均衡状态制约着外贸的格局。而这种格局有可能使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并汇合国内产业结构不均衡生产的惯性,引起中国经济的共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元进
本文以教育均衡思想为指导,运用经济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均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实现是在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条件下,通过职业教育政策安排、制度和机制创新等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均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与需求 劳动力市场 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昊 张妹
古代广场规划设计中结合了该地区的文脉及其周边地形的考察来进行设计。这种研究思路可以成为当代设计师的精神财富。基于此,文章从"均衡"角度出发,从轴线安排、建筑语言和文脉传承三个角度,探索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改造中设计师珊索维诺的设计手法和理念,以期对当下的广场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词:
广场改造 均衡 轴线 体量 文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连庆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拟对我国信贷资金供求均衡的目标值进行初步探讨. 一、信贷资金需求量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一定时期信贷资金需求量主要取决于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状况、物价变动率等因素,它内生于国民经济运行之中.由于国民经济运行在短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同时,决定国民经济运行的因素又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因此,一定时期的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沈孟如 曾剑秋
文章从服务运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服务不均衡问题出发,基于服务资源配置理论,运用"均衡生产"的思想,构建"均衡服务"理论并阐述其理论线索、内涵和特点;通过均衡服务应用模型的建立,对运营企业的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深入分析,实现服务管理理论的突破,为企业的服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和策略支撑。
关键词:
服务管理 均衡服务 服务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曲振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张红霞教授撰写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从对外贸易差异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为判断我国不同地区外贸发展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发展走向和今后外贸发展的着力点提供决策参考。该书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详实、研究方法全面且细致,是一部探索外贸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佳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晶 李迪
文章基于2019—2020年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进出口数据,以进出口商品总额作为衡量对外贸易状况的代理指标,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探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整体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非均衡与空间极化性,分别采用Dagum基尼系数改变量和LU极化指数改变量从国家(地区)组别和商品类别两个维度测度了我国对外贸易格局稳定性水平。结果表明:(1)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与空间极化现象;(2)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对外贸易格局的总体稳定性水平较高,且国家(地区)组别间稳定性的贡献率最大;(3)通过二维矩阵法可将进出口商品类别划分为紧密型、震荡型、松散型三大类,其中,归属于紧密型的第2类、第4类和第9类商品对改善贸易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代中强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出口商品结构分析表明,三地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上,泉州出口市场集中度在上升,而漳州和厦门则在下降。但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面,厦门表现出与漳州和泉州完全相反的趋势。针对三地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研究表明三地贸易竞争力都出现了上升,
关键词:
厦漳泉 区域对外贸易 非均衡发展 系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先吉 楚尔鸣 万大鸣
一、结构与参照系的偏差由于结构变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最普遍的现象,因而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在研究产业结构时,多以消费结构、资源配置和技术发展作参照系,而很少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贸易的均衡。即使是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界定和衡量,也无非是以下三种观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赛
2018年以来,中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经济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同时人民币汇率经受了较大的压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因此研究试图从贸易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在过往的研究中,对贸易结构与汇率的研究比较少,更鲜有以中国视角看待此问题的研究。在回顾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基础上,将贸易结构加入经典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探讨贸易结构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同时对贸易结构对均衡汇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认为贸易结构从工资效应和财富效应两方面作用于均衡汇率,并建立了三部门的经济模型,通过严格的公式推导得出贸易结构的改善会使得均衡汇率升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证模型,提取1995—2018年世界各国的相关汇率和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也证实了相关结论。研究结论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策略、推动我国进出口转型等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先吉 楚尔鸣 万大鸣
只将产业姑构与消费结构、资源配置和技术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而未将贸易均衡与产业结构联系起来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贸易已成为均衡产业的必然条件,这充分地表现在地区结构与国内贸易的均衡和部门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均衡两个方面。当然,贸易均衡产业的重点和战略在发达和发展国家之间是有差别的。从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进行制度创新,实施舍理的政策引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文军 孙力军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从贸易发展均衡与非均衡的视角对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旨在深化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两者关系的认识;同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均衡的贸易发展使得一国货币政策和对外债务更加谨慎,从而具有平稳通货膨胀的作用;而贸易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外汇持续累积效应和国际价格传递效应,有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