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9)
- 2023(16373)
- 2022(13870)
- 2021(12689)
- 2020(10760)
- 2019(24536)
- 2018(24189)
- 2017(47078)
- 2016(25339)
- 2015(28446)
- 2014(28460)
- 2013(28500)
- 2012(27217)
- 2011(25102)
- 2010(25501)
- 2009(23913)
- 2008(23772)
- 2007(21554)
- 2006(19319)
- 2005(17936)
- 学科
- 济(127724)
- 经济(127604)
- 管理(70160)
- 业(68751)
- 企(53355)
- 企业(53355)
- 方法(50363)
- 数学(44261)
- 数学方法(43971)
- 中国(34907)
- 农(32314)
- 地方(30295)
- 财(28635)
- 贸(28192)
- 贸易(28176)
- 易(27261)
- 业经(25502)
- 学(24773)
- 制(23551)
- 农业(21557)
- 银(20194)
- 银行(20131)
- 融(19742)
- 金融(19740)
- 行(19379)
- 环境(17674)
- 地方经济(17484)
- 务(16819)
- 财务(16791)
- 财务管理(16743)
- 机构
- 大学(384062)
- 学院(383010)
- 济(171934)
- 经济(168645)
- 管理(140939)
- 研究(139037)
- 理学(120313)
- 理学院(118866)
- 管理学(117128)
- 管理学院(116406)
- 中国(105264)
- 科学(83420)
- 京(81428)
- 财(78159)
- 所(72602)
- 农(70403)
- 研究所(65478)
- 财经(61851)
- 中心(61686)
- 江(58427)
- 业大(57574)
- 经(56074)
- 农业(55603)
- 经济学(54407)
- 北京(52001)
- 范(49540)
- 院(49251)
- 经济学院(49101)
- 师范(48934)
- 州(46211)
- 基金
- 项目(244623)
- 科学(191217)
- 基金(177495)
- 研究(174888)
- 家(156453)
- 国家(155130)
- 科学基金(130561)
- 社会(113321)
- 社会科(107632)
- 社会科学(107603)
- 省(95248)
- 基金项目(93489)
- 自然(83307)
- 自然科(81356)
- 自然科学(81328)
- 划(80705)
- 自然科学基金(79931)
- 教育(79318)
- 资助(73238)
- 编号(68855)
- 发(57871)
- 成果(56517)
- 重点(56011)
- 部(54778)
- 创(50459)
- 课题(48479)
- 国家社会(47412)
- 创新(47393)
- 科研(47103)
- 教育部(46642)
- 期刊
- 济(197054)
- 经济(197054)
- 研究(118540)
- 中国(74909)
- 农(64173)
- 学报(63575)
- 财(58747)
- 科学(56561)
- 管理(51761)
- 大学(47038)
- 学学(44718)
- 农业(43041)
- 融(40367)
- 金融(40367)
- 教育(34659)
- 经济研究(33313)
- 财经(32024)
- 业经(31239)
- 技术(31062)
- 经(27646)
- 问题(27142)
- 贸(25264)
- 业(22802)
- 国际(21896)
- 技术经济(20724)
- 商业(19361)
- 世界(19141)
- 统计(18399)
- 理论(17775)
- 版(17431)
共检索到58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海波 魏啸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结构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析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进一步从外贸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角度揭示和探寻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效果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1.4314%;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亦具有正面的影响,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0.6829%。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贺香
本文首先建立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四个公共因子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其次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并测算河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对全要素生产率和四个公共因子进行回归,具体分析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 因子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周健
在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基础上,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最大将提高1.91个单位;R&D投入强度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波动性解释程度最大,达到56.33%,远大于其它因素的解释程度。因此,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尤其要加大R&D投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外贸发展方式 R&D投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渝岚 王新利 赵琨
本文运用修正后的C-D函数,对我国1990-2011年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进行测算,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2004年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另外,农机动力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正相关作用,且效果显著;农机作业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虽具有正相关,但是作用较小,因此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机配置结构调整。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动力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光彬
本文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全国R&D资源清查公报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首先对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制机制是中介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工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放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政策下来解释,要看到我国工业化也遵循从量变到结构变化再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量变和结构变化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状态,进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至少要遵循四个原则,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解决扭曲的产业激励政策,消化和规制过剩产能,完善金融体制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品 毛其淋
本文基于浙江省1986-2006年GDP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外贸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测算了外贸依存度、贡献率、拉动度及弹性四个指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为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假说(ELG)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与作用途径。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负面影响,而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正面影响,这是由于出口贸易的过度扩张对我国物价稳定、供给结构与地区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而进口贸易不但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对稳定国内物价、促进国内消费与"节能减排"有积极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进杰
需求上升规律作用下的消费结构升级,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总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过程。通过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途径,有利于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晨 戴国平
本文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加工贸易从积极探索与鼓励发展阶段、逐步规范与快速发展阶段、加强管理与促进发展并重阶段、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阶段以及危机后加速转型阶段等阶段性特征,测算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加工贸易与GDP增长的关系以及对就业的贡献。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但贡献率从1999年开始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加工贸易与GDP增长呈弱相关关系,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不大,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是长期和间接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军
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依赖要素投入促进增长,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转变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 粗放型 集约型 转变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促进消费率增长,房地产规模显著阻碍消费率提高;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促进作用,"三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