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8)
- 2023(7640)
- 2022(6573)
- 2021(6105)
- 2020(5147)
- 2019(11494)
- 2018(11404)
- 2017(22047)
- 2016(11847)
- 2015(13319)
- 2014(13349)
- 2013(12737)
- 2012(11989)
- 2011(10814)
- 2010(11111)
- 2009(10750)
- 2008(10990)
- 2007(9931)
- 2006(9134)
- 2005(8760)
- 学科
- 济(44566)
- 经济(44477)
- 管理(40859)
- 业(36496)
- 企(31636)
- 企业(31636)
- 贸(20020)
- 贸易(20009)
- 易(19445)
- 财(16845)
- 方法(16515)
- 制(16481)
- 农(14062)
- 数学(13218)
- 数学方法(12978)
- 中国(12445)
- 业经(11840)
- 体(11148)
- 务(10850)
- 财务(10817)
- 财务管理(10789)
- 企业财务(10118)
- 银(9770)
- 银行(9762)
- 体制(9489)
- 行(9256)
- 融(8498)
- 金融(8496)
- 农业(8216)
- 地方(8156)
- 机构
- 学院(171510)
- 大学(170121)
- 济(74714)
- 经济(73137)
- 管理(62826)
- 研究(57074)
- 理学(52530)
- 理学院(51969)
- 管理学(51192)
- 管理学院(50862)
- 中国(46149)
- 财(39297)
- 京(35460)
- 科学(30642)
- 财经(29638)
- 所(28463)
- 江(27989)
- 经(26506)
- 中心(26107)
- 研究所(24677)
- 农(24223)
- 经济学(22977)
- 北京(22663)
- 州(21938)
- 财经大学(21606)
- 范(21398)
- 业大(21395)
- 师范(21251)
- 院(21118)
- 经济学院(20606)
- 基金
- 项目(103378)
- 科学(81300)
- 研究(80074)
- 基金(74911)
- 家(63652)
- 国家(63122)
- 科学基金(53945)
- 社会(51718)
- 社会科(49059)
- 社会科学(49047)
- 省(39893)
- 基金项目(38917)
- 教育(36721)
- 编号(33269)
- 划(32822)
- 自然(32596)
- 自然科(31763)
- 自然科学(31755)
- 自然科学基金(31187)
- 资助(30562)
- 成果(28492)
- 制(25933)
- 部(23676)
- 重点(23519)
- 课题(23244)
- 发(22006)
- 性(21953)
- 创(21473)
- 国家社会(21284)
- 教育部(20955)
共检索到27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获得了外贸经营权(据统计,除外商投资企业外,全国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事业单位已有7000多家)。但从占整个企事业总数的比重来看,并不是很大。还有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个体经营者,抱怨由于没有外贸经营权,而不能进一步拓展业务。外贸经营权也一度成了我国“复关”的焦点。外贸经营权为什么要作为一种特许权,这种特许仅与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公平竞争是否相悖?如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合理性?同时,这种制度的弊端和带来的问题及其最后的发展趋势也值得研究。本文要探讨的正是上述几个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继续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 革,力争在“九五”末期建立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贸易惯例所规范的外贸体制接轨的自由贸易制度,将成为未来5年期间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首要目标之一。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实现外贸经营由现行的审批制向依法登记制的过渡,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参加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与积极发展多边贸易关系的客观要求愈益迫切,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问题业已提上议事日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伟奇
外贸经营权即指企业从事对外进出口贸易的权利。我国承诺入世后的3年内,对外贸易经营权全面开放。本文拟对外贸经营权开放后,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此提出应对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阎友兵 陈喆芝
随着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在全国许多地区的广泛实行,其转让年限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暴露,表现为法律法规、科学理论、激励机制的缺失,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结合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年限制度的改革,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制度进行创新,突破现有的固定式年限确定方式,将景区经营权转让时期分段并插入不同的决策点,使得年限确定更加机动灵活,以促进景区经营权转让更好发展。
关键词:
景区经营权转让 实物期权 年限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向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运仓 申倩芳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土地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是“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当前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通过制定专门法、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应保险制度来予以完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 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重要前提是有健全、良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且可依之法是良法。本研究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客观要求出发,在剖析现行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众多法律问题都与该制度不健全切切相关基础上,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完善的十个方面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专项立法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玉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各类外贸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依法登记,公平竞争”的新型外贸经营权制度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潜力,积极培育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外贸经营权 外贸经营主体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傅江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韩正清 盛勇炜 肖晓光
一人一股一票的农村信用合作制度本身存在着制度缺陷 ,在经理人员的产生过程中 ,由于提名规则、选举规则和选举程序的不同 ,会导致不同的选举结果 ,并可能降低选举效率。而平均化的股权结构易于使得股东“搭便车” ,导致监督空洞化 ,产生严重的“外部人 -内部人”控制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制度与规范的合作制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问题更为严重。需要从产权制度入手 ,对现行制农村信用合作制度进行改革。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 所有权制度 激励安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忠奎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物应为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这是当前中国改革政策精神之体现。《物权法》已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但在"三权分离"的背景下,《物权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权利属性规定阙如,将直接影响流转后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未来立法应对土地经营权进行物权塑造,而非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在此基础上,从地上农作物的处置、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抵押权登记、抵押期限以及抵押权的实现等方面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之构建乃系统性工程,故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跟进亦十分必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俊丽 米薪宇 张轶之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土地制度 “三权分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