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3)
2023(5339)
2022(4480)
2021(4111)
2020(3307)
2019(7694)
2018(7402)
2017(14691)
2016(7659)
2015(8565)
2014(8605)
2013(8114)
2012(7749)
2011(7115)
2010(7458)
2009(6974)
2008(7124)
2007(6300)
2006(5885)
2005(5437)
作者
(20571)
(17169)
(16962)
(16460)
(11238)
(8048)
(7924)
(6650)
(6469)
(6462)
(5722)
(5680)
(5611)
(5532)
(5461)
(5384)
(5174)
(5108)
(4973)
(4964)
(4323)
(4208)
(4154)
(3909)
(3875)
(3872)
(3847)
(3750)
(3404)
(3385)
学科
(32578)
经济(32554)
管理(22960)
(20268)
(18510)
贸易(18501)
(17988)
(15989)
企业(15989)
方法(11985)
数学(10170)
数学方法(10022)
(9874)
中国(8959)
地方(8674)
(7982)
(7929)
(7041)
(6582)
业经(6498)
关系(6448)
(5926)
银行(5926)
及其(5906)
出口(5825)
出口贸易(5825)
(5825)
农业(5787)
(5774)
政策(5638)
机构
学院(110467)
大学(107430)
(53908)
经济(52890)
管理(41888)
研究(38500)
理学(35391)
理学院(35071)
管理学(34615)
管理学院(34402)
中国(29847)
(24841)
(21665)
科学(19644)
财经(18820)
(18445)
(17403)
中心(17326)
(17006)
经济学(16518)
研究所(16246)
经济学院(14957)
(14591)
(14378)
(14142)
(14085)
师范(14079)
北京(13838)
财经大学(13640)
(13638)
基金
项目(68008)
研究(54386)
科学(54264)
基金(49222)
(41138)
国家(40800)
科学基金(35157)
社会(35089)
社会科(33394)
社会科学(33390)
(26184)
教育(24825)
基金项目(24651)
编号(22727)
(21766)
资助(21100)
自然(20870)
自然科(20366)
自然科学(20362)
自然科学基金(19988)
成果(19187)
课题(16324)
(15983)
(15834)
重点(15256)
(14417)
(14320)
(14310)
国家社会(14188)
人文(14015)
期刊
(61360)
经济(61360)
研究(38252)
中国(21139)
(17204)
管理(16267)
(13988)
金融(13988)
(13974)
(13250)
国际(12794)
教育(12482)
经济研究(11783)
科学(11435)
学报(11269)
业经(10542)
大学(9500)
问题(9278)
农业(9201)
技术(9200)
财经(8956)
学学(8955)
(7768)
世界(6937)
(6724)
贸易(6724)
商业(6326)
国际贸易(5789)
现代(5303)
经贸(5229)
共检索到177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谷克鉴  
我国对外开放实践中,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扩大进出口边际增量的积极力量。今年前三季度,三资企业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9.8%上升到26.4%。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外贸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扩大,从而要求拓宽现行外贸政策的管理跨度,将外贸政策的规划区间延伸至外资领域,特别是同出口创汇和进口替代紧密相连的生产型外资利用,更应成为两者协调机制的着力点。一、协调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理论探讨依据外贸政策目标及其组合选择外资利用形式,应以宏观筹资成本和宏观筹资收益的最优选择为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圣亮  
相互关系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说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或者是具有相互替代性。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还是相互替代的,这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资源寻求型投资 跨国公司正是为了满足其母国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需要(当然,这种投资所获得的自然资源也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资源寻求型投资扩大了东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培华  王胜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初具规模。但由于混业监管框架的缺失,风险在多部门间交织叠加,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泡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泽云  
宏观审慎监管是针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目的是保持金融稳定。它与微观审慎监管有较明显区别,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限制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新彬  
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问题和暴露的监管漏洞,近年来出现了金融再监管化和改善全球金融治理两种趋势,其中以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宏观审慎政策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国界的多维度特征,其政策实施、工具运用和处置机制等均建立在有效的协调之上。协调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慧中  别曼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的实践与经验,并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  
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与完善王健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效应是多重的,需要加以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扬长避短、发挥合力是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卓著成效的基本经验之一。本文结合这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分析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兴  
在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同时面临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情形。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国家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从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分析入手,阐述了国家间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和帕累托改善为每个博弈参与者所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以及不同实力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博弈的动机、预期和采取的策略。通过总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组织的政策协调实践,论述了在目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对维护世界稳定经济环境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关世来  蒋万进  汪志洪  
一、引言由于经济系统复杂的关联结构与动态关系,早在1954年菲利普斯(Phillips)就最先指出:即使对于简单的乘数——加速数模型,根据直觉知识给出经济稳定化政策也很可能导致事先难以预料的经济振荡或不稳定。更不用说复杂的经济模型或经济现实,在存在复杂的时滞结构以及多个政策手段的情况下,防止根据直观经验制定政策而导致灾难性后果是多么困难!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借助于计算机建立大规模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以同时考虑存在于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但即使建立了经济大系统运行模型,怎样制定出相互协调的调控政策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多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汉洪   王文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佳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分化加大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配合难度在当前国内经济多种矛盾交织与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宏观审慎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显示,货币政策无法同时兼顾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而主要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是否稳健运营的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方面也存在缺陷,因此同时追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两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