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8)
- 2023(17565)
- 2022(14487)
- 2021(13339)
- 2020(11013)
- 2019(24828)
- 2018(24337)
- 2017(46244)
- 2016(24845)
- 2015(27630)
- 2014(27365)
- 2013(27388)
- 2012(25500)
- 2011(23268)
- 2010(23411)
- 2009(22096)
- 2008(22196)
- 2007(19924)
- 2006(17979)
- 2005(16769)
- 学科
- 济(117481)
- 经济(117323)
- 业(94222)
- 管理(85211)
- 企(82549)
- 企业(82549)
- 方法(44856)
- 数学(35108)
- 农(34984)
- 数学方法(34917)
- 业经(34867)
- 中国(34057)
- 财(34004)
- 贸(28213)
- 贸易(28192)
- 易(27401)
- 地方(26455)
- 制(26271)
- 农业(24311)
- 务(22691)
- 财务(22662)
- 财务管理(22629)
- 技术(21495)
- 企业财务(21447)
- 银(19109)
- 银行(19068)
- 体(19015)
- 和(18900)
- 行(18420)
- 融(18220)
- 机构
- 学院(367344)
- 大学(363195)
- 济(166563)
- 经济(163746)
- 管理(141573)
- 研究(129528)
- 理学(120670)
- 理学院(119391)
- 管理学(118025)
- 管理学院(117328)
- 中国(102021)
- 京(77312)
- 财(77014)
- 科学(74322)
- 所(65488)
- 农(65104)
- 财经(60137)
- 研究所(58733)
- 中心(57464)
- 江(56487)
- 经(54688)
- 业大(52901)
- 经济学(51517)
- 农业(50991)
- 北京(49254)
- 经济学院(46464)
- 院(46258)
- 财经大学(44372)
- 州(44006)
- 范(43966)
- 基金
- 项目(236122)
- 科学(187785)
- 基金(173656)
- 研究(173038)
- 家(151466)
- 国家(150124)
- 科学基金(128950)
- 社会(115083)
- 社会科(109382)
- 社会科学(109359)
- 省(91788)
- 基金项目(91308)
- 自然(80759)
- 自然科(78878)
- 自然科学(78854)
- 自然科学基金(77548)
- 教育(76804)
- 划(76388)
- 资助(70108)
- 编号(67006)
- 发(55881)
- 成果(53829)
- 重点(53470)
- 部(53002)
- 创(52268)
- 国家社会(48751)
- 创新(48221)
- 业(48063)
- 制(47542)
- 课题(47102)
- 期刊
- 济(193302)
- 经济(193302)
- 研究(113943)
- 中国(77320)
- 农(61708)
- 财(61532)
- 管理(58453)
- 学报(54738)
- 科学(53292)
- 大学(42390)
- 农业(41931)
- 学学(40442)
- 融(38636)
- 金融(38636)
- 业经(32887)
- 教育(32233)
- 经济研究(31404)
- 财经(31011)
- 技术(30940)
- 经(26925)
- 问题(26396)
- 贸(24875)
- 业(24475)
- 国际(22370)
- 世界(20671)
- 技术经济(20129)
- 商业(18252)
- 现代(17838)
- 科技(16902)
- 版(16614)
共检索到57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哲 孙林岩 王雅宁
文章运用1994~2004年制造业各产业产品进出口值数据,各产业产值,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制造业各行业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依赖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计量检验的结果来可以发现:各个产业对进出口的依赖相关程度因比较优势和国内需求强度的不同差异较大;从这个角度可将制造业其划分为三类,进口导向型产业、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与进出口无直接相关关系的产业,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志刚
为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态与途径,寻求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在长期中的发展,本文从行业内贸易与净贸易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角度,对我国的制造业对外贸易形态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各产业贸易形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并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传统的进口产业成为或正在成为我国出口产业或创汇产业,某些资源性出口产业也正在或已经转变成进口产业。相应的行业内贸易发展成为我国贸易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扬 林珊
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动机,利用2000—2019年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直接-间接-扩散”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济、政治和扩散效应均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但经济效应的影响程度低于政治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结构、打压程度和战略意图是弱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说明美国打压中国制造业的举措呈现精准性和扩散性。虽然中国已采取必要措施消减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及粗放型贸易模式等问题。中国应把握贸易摩擦对制造业自我革新的倒逼作用,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合理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制造业发展 政治效应 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宝娣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制造业 商贸流通业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文章在一个简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方向、程度、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与产业集聚度高低及其变化方向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有明显的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善浪 叶炜 王娜
以中国现有所有高速公路的基本数据为样本,结合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研究高速公路发展对于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企业选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企业选址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分行业看,高速公路建设对原材料导向型企业的选址促进作用最强,市场导向型企业次之,流动型较强的产业对于高速公路的依赖程度较弱,对内陆地区流动型产业甚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运输成本 企业选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善浪 叶炜 王娜
以中国现有所有高速公路的基本数据为样本,结合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研究高速公路发展对于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企业选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企业选址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分行业看,高速公路建设对原材料导向型企业的选址促进作用最强,市场导向型企业次之,流动型较强的产业对于高速公路的依赖程度较弱,对内陆地区流动型产业甚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运输成本 企业选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分析其结构变动,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基础、发展内涵与竞争内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创新 供应链协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刘钧霆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世界制造业中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关键词:
产业梯度 产业双向转移 中国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辉煌 杜运苏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市场绩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德升 齐亚芬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根据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本文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分为"大力开拓内销市场,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向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发展模式转型"、"利用新发展格局的支持政策,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攀升"、"将现有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环节保留,而将其余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与我国周边产业互补性强的新兴国家或地区共同组建区域价值链"三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制造业 新发展格局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