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6)
2023(15694)
2022(13514)
2021(12606)
2020(10965)
2019(25248)
2018(25325)
2017(48769)
2016(26636)
2015(30124)
2014(29970)
2013(29398)
2012(27056)
2011(24456)
2010(24501)
2009(22835)
2008(22465)
2007(20072)
2006(17341)
2005(15192)
作者
(79513)
(66400)
(66228)
(62760)
(41931)
(32170)
(30244)
(26217)
(24847)
(23556)
(22259)
(22157)
(21125)
(20809)
(20606)
(20488)
(20467)
(19633)
(19116)
(19053)
(16713)
(16416)
(16219)
(15055)
(14994)
(14801)
(14786)
(14661)
(13551)
(13256)
学科
(107957)
经济(107844)
管理(75358)
(73227)
(59201)
企业(59201)
方法(54672)
数学(48697)
数学方法(47962)
(29506)
(28271)
中国(28155)
(28107)
贸易(28093)
(27318)
业经(22281)
(21531)
地方(21030)
(20231)
农业(19326)
(17954)
财务(17891)
财务管理(17847)
(16880)
银行(16820)
企业财务(16802)
理论(16694)
技术(16411)
(16003)
(15748)
机构
学院(385290)
大学(384429)
(157573)
经济(154452)
管理(148591)
理学(129479)
理学院(128029)
研究(126412)
管理学(125463)
管理学院(124772)
中国(94479)
科学(80506)
(80199)
(70941)
(70088)
(64929)
业大(62331)
研究所(59409)
中心(58681)
财经(57407)
农业(55983)
(55982)
(52035)
北京(49749)
经济学(48212)
(47779)
师范(47123)
(45680)
(44763)
经济学院(43985)
基金
项目(262993)
科学(205275)
基金(191167)
研究(183586)
(169810)
国家(168464)
科学基金(143092)
社会(115530)
社会科(109628)
社会科学(109594)
(103344)
基金项目(101274)
自然(96238)
自然科(94056)
自然科学(94027)
自然科学基金(92324)
(87827)
教育(85963)
资助(79612)
编号(73793)
重点(59719)
成果(58408)
(57864)
(55998)
(54940)
科研(51864)
创新(51390)
课题(50478)
计划(50469)
教育部(49050)
期刊
(161765)
经济(161765)
研究(103229)
学报(66477)
中国(66365)
(62068)
科学(58467)
(54555)
管理(52722)
大学(49328)
学学(47038)
农业(42013)
教育(35214)
技术(33854)
(32296)
金融(32296)
财经(27668)
业经(27374)
经济研究(27125)
(23721)
问题(23057)
(22813)
(22604)
统计(20729)
技术经济(19122)
国际(19106)
(19015)
(18914)
商业(18639)
科技(17846)
共检索到54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燕  
本文使用1997-2008年我国(西藏除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外贸外资对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资均具有动态效应;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外贸外资会对地区工资产生显著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外资会对地区工资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外资对该地区工资的影响不明显;西部地区的外贸外资投资对地区工资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长期外贸的发展可以降低全国和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长期外资的发展可以提高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卢洪雨  张建兵  
本文使用2003~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的影响。对世界样本的研究发现: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度、我国与东道国的贸易结合度以及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会产生抑制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分析则显示我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和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谭本艳  
文章依据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除外)1985~2006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把对外贸易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当期和滞后1期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当期资本形成有正或负效应,且这种正负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还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措施发挥对外贸易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正效应,尽量缩小正效应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丽贞  
利用199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动态面板广义矩(GMM)估计方法,本文考察了我国各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间存在横向竞争,土地出让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一定的收敛性。财政分权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各地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且其影响程度和方向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的横向竞争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市场化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财政分权对中西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市场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月明  董登新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率高低一直是政府十分关注的宏观经济指标,并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就业是我国政府外资政策的直接目标之一。本文以我国各个省市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东部地区而言,FDI对就业有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对中、西部地区则效果不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数据,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地区间价格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影响价格空间传导、促成空间差异的经济社会因素。结果发现,距离相近地区价格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中国的国内市场趋于整合;但地方保护和对外开放等因素制约了国内地区间产品和要素的流通,弱化了地区间价格的空间传导,是形成价格地区分化的重要原因;各地区产出缺口差异也是促成地区间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在我国地区价格的动态变化中,国外产出缺口已取代地区产出缺口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封福育  
本文以中国各个省市作为基础横截面单元,进而将其归并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形成区域性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92~2003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 FDI 对中国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FDI 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东部地区而言,FDI 对出口有显著的创造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其创造效应不显著。与此类似,FDI 对东部地区进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替代效应则相对较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冯其云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毓卿  周才云  
贸易成本几乎被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但却广泛存在于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本文在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1993—2011年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有效测度的基础上,对影响贸易成本变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3—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为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认为空间距离、人均GDP差异、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度、是否共边界、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五个方面对贸易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晨光  虞晓芬  杜群阳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的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房地产市场超垄断特性等因素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市)2005-2012年房地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房产品既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必需品,又是富有需求收入弹性的奢侈品;(2)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但房产品价格和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会提高房地产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市场对房产品过度投资或者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的上升可能构成抵消企业因上述因素而获益的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尹燕  张宇青  周应恒  
本文使用1992—2011年我国各地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依存度间的长短期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有结论如下:农业产出增速与对外贸易依存度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均衡关系上体现为相互促进;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其波动受到农业产出波动影响,农业产出增速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机制不存在,其短期波动不受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影响;从长期看农业产出增速波动被对外贸易依存度解释的概率非常小且稳定,而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被农业产出增速解释率会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农业产出增速给对外贸易依存度带来的冲击为负,而相反的冲击效应持续为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杨武  柳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一方面,非农建设和环境污染侵占了大量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单位面积耕地具备更大的产出能力。因此,对耕地的集约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和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西部次之。然后,依据已测度的结果,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2~2007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确实对我国环境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进一步考察,本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与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完全一致,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我国能够更为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凡  崔凌云  
文章利用2005~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省级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可显著增加进口需求,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38.4亿元;老年人口占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61.4亿元;老少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9.29亿元。空间上,相邻省份间实际进口表现出正相关,这种正相关无论在地理距离,还是在经济距离衡量下都是显著的。若忽略空间相关性,实际进口的时间一阶滞后项的正效应会被低估50%。本文研究表明,在制定贸易促进政策时,需要重视人口老龄化对进口数量的影响,特别是空间上的影响,可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波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鹏辉  吴琳  钱争鸣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F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但FDI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布极不均衡。文章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分别建立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四个模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制定科学的宏观利用外资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