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1)
- 2023(17770)
- 2022(15200)
- 2021(14043)
- 2020(12046)
- 2019(27382)
- 2018(27007)
- 2017(51428)
- 2016(27971)
- 2015(30847)
- 2014(30162)
- 2013(29375)
- 2012(26945)
- 2011(24089)
- 2010(23746)
- 2009(21854)
- 2008(21385)
- 2007(19076)
- 2006(16089)
- 2005(13971)
- 学科
- 济(109916)
- 经济(109808)
- 管理(79212)
- 业(78322)
- 企(64569)
- 企业(64569)
- 方法(53366)
- 数学(46764)
- 数学方法(46177)
- 财(29708)
- 农(29162)
- 中国(27977)
- 贸(27237)
- 贸易(27224)
- 易(26431)
- 业经(23814)
- 学(23390)
- 地方(23038)
- 技术(21451)
- 农业(19792)
- 制(19355)
- 务(19086)
- 财务(19039)
- 财务管理(18998)
- 企业财务(17984)
- 理论(17233)
- 银(16940)
- 银行(16874)
- 融(16269)
- 金融(16265)
- 机构
- 大学(386184)
- 学院(385987)
- 济(158258)
- 经济(155177)
- 管理(148765)
- 理学(129873)
- 研究(129826)
- 理学院(128385)
- 管理学(125939)
- 管理学院(125242)
- 中国(95912)
- 科学(82768)
- 京(80004)
- 农(71123)
- 财(70256)
- 所(65561)
- 业大(62708)
- 中心(60791)
- 研究所(60293)
- 财经(56861)
- 江(56829)
- 农业(56449)
- 经(51810)
- 北京(48951)
- 经济学(48827)
- 范(48528)
- 师范(47874)
- 院(47318)
- 州(45116)
- 经济学院(44433)
- 基金
- 项目(271495)
- 科学(213603)
- 基金(198825)
- 研究(189286)
- 家(177334)
- 国家(175912)
- 科学基金(150019)
- 社会(121146)
- 社会科(115080)
- 社会科学(115050)
- 省(106667)
- 基金项目(105975)
- 自然(100415)
- 自然科(98272)
- 自然科学(98240)
- 自然科学基金(96535)
- 划(90593)
- 教育(87529)
- 资助(80545)
- 编号(74206)
- 重点(61622)
- 创(60262)
- 部(59235)
- 成果(58749)
- 发(57818)
- 创新(55839)
- 科研(53386)
- 计划(52231)
- 国家社会(51179)
- 课题(51030)
- 期刊
- 济(160728)
- 经济(160728)
- 研究(103396)
- 中国(71147)
- 学报(68467)
- 农(62334)
- 科学(60543)
- 财(55585)
- 管理(53745)
- 大学(50862)
- 学学(48448)
- 农业(42152)
- 教育(36415)
- 技术(32960)
- 融(31641)
- 金融(31641)
- 财经(27460)
- 经济研究(27367)
- 业经(26369)
- 业(23851)
- 经(23696)
- 问题(22403)
- 贸(21519)
- 科技(19815)
- 版(19805)
- 统计(19254)
- 技术经济(19191)
- 策(18363)
- 国际(17991)
- 商业(17689)
共检索到55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聪 申明浩
本文构建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包容性增长进程滞后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而且存在总体包容度偏低、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同时,地区外贸的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竞争引致创新效应、知识积累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等。因此,我国应推动地区外贸发展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路径向包容的质量提升型路径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地区外贸与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外贸包容性增长服务于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外贸包容性增长 创新能力 空间相关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武 熊俊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周彤菲 颜明杰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获得全球普遍的认同,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依据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本文从经济增长、绿色与创新发展、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四个方面构造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6年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全局空间相关及局部空间相关指数,分析其包容性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江苏和浙江包容性增长水平较高;湖北、四川、重庆、湖南、安徽和江西处于中间水平;云南和贵州水平较低。长江经济带总体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但内部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水根 周喜辉
文章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界定,基于凯恩斯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分别构建了FDI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基于1991-2010年全国24个省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检验,最后得出三个结论:一是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且具有长期效应,同时,FDI可通过影响其他经济变量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二是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有"先增后减"的显著影响,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长远性和连续性影响;三是FDI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反相悖的显著影响,即在抑制城乡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基于中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金融发展划分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城镇金融发展,实证研究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进一步探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东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中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西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挺
文章分析了我国省内贫困率、创新潜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控制跨地区跨时间异质性及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差分GMM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省内贫困率对其创新潜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力资本、中央及地方科教财政拨付、市场化程度等创新潜力指标与省内人均GRP正相关。经验证据表明,省内贫困率通过影响创新潜力指标对省内人均GRP产生间接影响,但贫困率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直接的负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在创新潜力指标中,贫困率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而且由此对经济产生的作用力是最为猛烈的,而对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以及由此对经济产生的间接影响则较小,但彼此之间也还是存在细微的差距。文章研究指出,政府应警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红玲 王茜
结合包容性创新能力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包容性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民族七省区"十二五时期"面板数据对我国民族地区包容性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度,获得各地区综合能力指数;回归再检验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密度和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存在正向作用,建议民族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跨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并稳定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因地制宜地提升当地包容性创新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本文重新构建包容性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能够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对浙江各地市包容性创新水平进行测度;依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包容性创新的作用,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路径;利用2005-2015年浙江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系统GMM法对包容性创新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促进浙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均衡发展、拉动需求增长是其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云平 雷汉云 董永亮
为了探索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81~2015年包容性经济增长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外,本文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以及普惠金融包容程度测量,同时衡量了包容性经济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包容性程度更高,而包容性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群体从普惠金融中获益更多,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分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博
使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该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某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会对降低其自身的碳排放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中国应当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激活良性互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碳排放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石金灵
近些年来,提高创新强度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素资源的自由配置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中国的要素市场改革滞后于产品市场改革,这不利于价格机制在要素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据此,构建以创新强度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08—2016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创新在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既会直接降低地区经济增长,也会通过抑制地区创新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未来应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从而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走向集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熙 夏杰长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际市场开放度指数,发现我国区域间开放程度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开放度明显偏低。在此基础上,利用199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系统动态面板(GMM)实证考察了省际开放程度对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区际开放与服务业增长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短期内区际开放程度的提高对服务业增长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区际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将由负转为正;对外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即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开放,从而推动地区服务业增长;中国加入WTO...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学术 向其凤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农户创新的收入效应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基于西部10省(区)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创新行为及创新程度与其收入增长高度正相关。除此之外,对微观数据的分析还发现,农户不同的创新行为其收入效应不同,其中,非技术创新的收入效应明显好于农业技术创新。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应该制定全面促进农户创新的激励政策,同时对技术之外的创新形式给予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
农户 创新 收入增长 西部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苏文
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本文构建了一套评价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对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简单评价。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虽然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总体上日趋包容,但包容性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各省市之间的包容性水平相差迥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弱势群体面临着各种经济权利的缺失和社会排斥,无法公平地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进程之中,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没有实现全民共享。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权利获得 机会均等 成果共享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璐璐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不同融资渠道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具有明显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放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银行信贷可能由于过多流向低效国企而削弱这种正向作用;融资渠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在信贷依赖型地区,银行信贷与外商直接投资是相互替代关系,在外资依赖型地区,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包容性金融发展、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区经济复杂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外部知识、本地知识多样化类型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2011年的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分析
金融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分析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