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8)
2023(10008)
2022(8419)
2021(7881)
2020(6816)
2019(14886)
2018(14926)
2017(27466)
2016(15690)
2015(17623)
2014(17816)
2013(17027)
2012(16095)
2011(14522)
2010(14818)
2009(13638)
2008(13498)
2007(12574)
2006(10942)
2005(9913)
作者
(52152)
(43688)
(43359)
(41031)
(27632)
(21329)
(19697)
(17131)
(16732)
(15943)
(14921)
(14893)
(14436)
(14170)
(14055)
(13454)
(13420)
(13066)
(12853)
(12448)
(11314)
(10882)
(10881)
(10051)
(9935)
(9890)
(9877)
(9441)
(9333)
(9030)
学科
(54306)
经济(54229)
管理(41834)
(37744)
(30742)
企业(30742)
方法(24609)
数学(20860)
数学方法(20470)
(18313)
(15761)
中国(15398)
(14646)
(13627)
业经(11621)
理论(11448)
(10344)
(10306)
银行(10227)
(10163)
贸易(10157)
农业(10095)
(9871)
(9809)
(9687)
地方(9682)
金融(9679)
技术(9204)
(8828)
教育(8812)
机构
大学(227395)
学院(224746)
研究(86404)
(79017)
经济(76922)
管理(76125)
理学(65132)
理学院(64178)
中国(62895)
管理学(62279)
管理学院(61905)
科学(60966)
(57274)
(51184)
(48324)
农业(46167)
业大(45156)
研究所(44526)
中心(38873)
(37590)
(36544)
北京(31985)
(31516)
(31021)
农业大学(29999)
(29899)
技术(29721)
师范(29303)
财经(29132)
(28487)
基金
项目(155923)
科学(118798)
基金(111116)
(103751)
国家(102925)
研究(101267)
科学基金(83955)
(62852)
社会(60650)
自然(59434)
基金项目(58192)
自然科(58098)
自然科学(58070)
社会科(57230)
社会科学(57213)
自然科学基金(57053)
(54302)
教育(48083)
资助(46567)
编号(38668)
重点(36887)
计划(34310)
(32842)
(32518)
成果(32479)
(31866)
科技(31291)
科研(30930)
创新(29929)
课题(29376)
期刊
(89069)
经济(89069)
研究(62294)
学报(56566)
中国(53064)
(52348)
科学(44566)
大学(40409)
学学(38477)
农业(35474)
(30067)
管理(29719)
教育(28452)
技术(19487)
(19213)
金融(19213)
(19098)
业大(17450)
(15314)
财经(14924)
农业大学(14574)
经济研究(14475)
业经(13894)
(12962)
科技(12522)
林业(11884)
图书(11453)
问题(11191)
统计(10353)
技术经济(9891)
共检索到344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华  谭新中  彭喜旭  胡耀军  唐新科  周平兰  冯涛  
【目的】植物外质体是病原入侵的结构和生理性屏障。本文研究外质体反应在镍诱导的、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中的作用,以探讨植物对病原和重金属交叉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0.5、1.0和2.0mmol·L-1硝酸镍喷施三叶期水稻幼苗的第二叶及以下部位,3d后在未处理的第三叶接种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接种后12d调查病情。测定了2.0mmol·L-1镍处理或/和Xoo接种的幼苗第三叶外质体中愈创木酚POD(G-POD)、NADH-POD、二胺氧化酶(DAO)活性、H2O2和木质素含量。【结果】镍诱导了幼苗对白叶枯病的系统抗性,其中2.0mmol·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华  曾富华  曹赐生  康健  
硝酸镍溶液喷施处理后 ,水稻幼苗的白叶枯病发病程度降低 .经平板测定 ,硝酸镍对稻白叶枯菌只有轻微的直接毒性 ,表明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病情减弱 ,主要由于硝酸镍诱导了水稻幼苗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0 .0 5~2 .75 mmol/ L的硝酸镍均有明显的诱抗作用 ,其中 2 .2 m mol/ L为最佳诱导浓度 .2 .2 m mol/ L硝酸镍喷施处理后 ,水稻幼苗叶片病斑长比对照降低了 6 9.6 % .处理后第 3d水稻幼苗表现出最大的诱导抗性 .用 2 .2 mm ol/ L喷雾处理第 3叶以下部位 ,第 4d挑战接种第 3叶 ,使第 3叶产生了对白叶枯病的系统抗性 ,相对诱导效果达 4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文敏  孙嫚嫚  蒋明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美玲  李晓灿  王晓东  詹亚光  范桂枝  
以产白桦酯醇的白桦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利用药理学试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讨过氧化氢(H2O2)在拟茎点霉属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H2O2降低了细胞的活力和干质量的积累量,却提高了白桦酯醇的含量。其中,1mmol·L-1H2O2处理12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89.45%,0.1mmol·L-1H2O2处理24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73.72%。真菌诱导子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H2O2和白桦酯醇的生成,在处理24h时,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7%和185.22%。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减弱真菌诱导子对H2O2和白桦酯醇的诱导效应。由上述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菲  刘辉  梁元存  刘爱新  魏芳芳  林琎  
【目的】阐明核黄素对烟草悬浮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以及抗病相关的酚类物质、木质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1mmol·L-1的核黄素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用生物化学、细胞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方法测定苯丙烷代谢有关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结果】核黄素处理后,PAL和POD活性明显升高,处理12h和24h后酶活性分别达到峰值;荧光观察细胞壁积累了更多的酚类物质,胞内和胞外scopoletin(7-羟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雄梅  蔡慧楠  刘瑞琪  林佩锦  郞双怡  黄悦  邓舒琪  莫亿伟  金晨钟  
为了探讨NO和超氧阴离子对水稻种子根侧根生长的影响,以DR5-GUS标记IAA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种子催芽萌发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的NO供体、NO合成酶抑制剂和清除剂溶液来培养萌发3 d的水稻幼苗,在培养的第3 d和第5 d分别测量初生根长度和初生根上侧根数量,并通过DAF-2DA对NO、GUS对IAA和NBT对超氧阴离子(O_2·~-)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NO、IAA和O_2·~-在侧根的定位,分析与NO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NO和IAA主要分布在根中柱的维管束部分以及侧根起始形成处和侧根根尖,O_2·~-只极性分布在侧根起始部位和侧根根尖。当NO合成受到抑制或清除时,NO、IAA和O_2·~-在侧根的积累量明显减少,侧根数量及初生根长度也均显著下降。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外源的NO供体SNP处理均能显著诱导水稻OsNIA1和OsNIA2基因表达,而NO合成酶抑制剂处理则抑制OsNIA1和OsNIA2基因表达。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物质参与初生根和侧根的生长,并需IAA和O_2·~-极性积累于侧根的起始部位,从而达到促进侧根的形成,当NO合成受阻时初生根和侧根生长均受到抑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年来  胡敏  乔昌萍  乃小英  王锐  
【目的】探讨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和纳米硅(SiO2)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及与木质素、HRGP含量的关系。【方法】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银帝’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用BTH、SA和SiO2溶液分别预处理,5d后接种白粉病菌并分4次调查处理植株的发病情况、测定叶片细胞壁中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结果】(1)BTH和SA处理显著降低了甜瓜幼苗的白粉病病情指数,尤以BTH效果为好,抗病品种发病较感病品种轻,SiO2只在发病初期显著降低病情指数。(2)白粉菌接种和BTH、SA处理对甜瓜叶片木质素及HRGP含量增加具有显著的系统诱导作用,且细胞壁中HRG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琴  蒋明义  林凡  王金香  
以玉米(Zea maysL.)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下玉米钙调素(CaM)基因CaM1、CaM2和CaM3在叶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并对水分胁迫下脱落酸(ABA)积累和H2O2产生与CaM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PEG 6000模拟的水分胁迫能够诱导上述玉米CaM基因在叶中的表达,其中对CaM1和CaM3的影响较为显著,3个基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模式。外源ABA处理也能显著诱导这3个基因的表达,施用ABA合成抑制剂FLU明显抑制了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暗示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增强依赖于ABA的积累。外源H2O2处理下3个CaM基因均出现2次表达增强的情况,ROS抑制剂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智慧  李玉红  孟焕文  陈鹏  杜慧芳  
目的苯并噻二唑(BTH)对黄瓜幼苗霜霉病的诱导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木质素和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对BTH诱导或接种霜霉菌的植株进行PAL和POD活性以及木质素和HRGP含量的测定。结果BTH不仅能提高黄瓜幼苗对霜霉病的抗性,而且明显提高了PAL和POD的活性以及木质素和HRGP的含量。BTH诱导处理和霜霉菌侵染黄瓜叶片,细胞壁中HRGP的积累与木质素的沉积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结论HRGP的积累和细胞壁的木质化与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是寄主抗病反应的生化机制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志刚  宋华明  
测定了8对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以及一些杂交稻组合对6个小种的40株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比较了不同类型不育系对6个小种群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冈型、印尼水田谷型和大多数野败型不育系的抗性很差,BT型的抗性较高。菌株Ah28对冈46A和野败珍汕97A的致病力强。比较了6个恢复系(C)和8个杂交组合对不同小种的抗性程度。结果显示,杂交稻的抗病性主要受父本(恢复系)核基因的控制,但同时又受不育胞质的影响,它们的抗性与病菌小种群的亲和力密切相关,寄主与病菌小种间亲和性的关系同样存在于杂交稻的三系材料和育种过程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军  王海凤  林枫  郭涛  薛芳  李华东  孙文献  张士永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本文检测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主要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情况。【方法】选择中国流行的9个白叶枯病菌株及菲律宾的强毒性广谱致病菌株PXO99,利用剪叶法对收集的64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抗性分析。【结果】生理小种YN24、PXO99、YN1致病力最强,致病率分别达到了95.31%、95.31%、92.19%,致病力最弱的生理小种是YN18,致病率只有3.23%;水稻品种(系)武21621、A130、圣稻740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C418、K18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敏  王金生  
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编码harpinXoo的hrfAXoo基因连接到双元载体pBI12 1上 ,构建成含hrfAXoo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BMH9。以粳稻R10 9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由根癌农杆菌EHA10 5介导 ,将含有hrfAXoo基因的重组质粒pBMH9转化水稻愈伤组织。用G 4 18抗生素做抗性筛选 ,产生抗性愈伤组织的频率为 85 % ,转化植株的再生频率为 5 3%。根据hrfAXoo基因两端序列和pBMH9中外源片断的旁侧序列设计 2对引物 ,通过PCR扩增验证转化水稻中的靶基因序列。对部分转基因水稻进行RT PC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新颜  黄磊  崔云  张翠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晓霞  生吉萍  申琳  
以“赖多星”荷兰小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处理和处理前用二甲基硫脲(DMTU)抑制内源H2O2处理对2℃冷藏条件下黄瓜果皮细胞膜系统的伤害以及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SA处理诱导了冷藏初期果实中H2O2含量的升高,延缓了丙二醛(MDA)和膜渗透率的增加,提高了低温下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冷藏后期有所增加,在冷藏结束时CAT、APX和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57.1%、92.3%和23.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冷藏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推测SOD、POD不是抗冷系统中的关键因子。抑制内源H2O2后进行水杨酸处理,MD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琴飞  汪彪  张如莲  应东山  王明  李莉萍  
花生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较少或检测不到,合理的诱导方式可以使花生植株中白藜芦醇积累。实验以花生幼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H_2O_2诱导不同品种花生幼苗中白藜芦醇合成差异,同时对花生种皮颜色、种子单粒重与其叶片中白藜芦醇合成差异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_2O_2能诱导不同品种的花生幼苗叶片中白藜芦醇的显著增加,并在24~36 H达到合成高峰;在考察的浅褐色、浅红色、粉色和深红色品种中白藜芦醇最高含量分别达到了7.2、35.5、7.6和16.9μg/g。花生叶片中白藜芦醇的原始含量和诱导后合成最大值与花生种子的种皮颜色无关。8个相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子单粒重与未诱导的花生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