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3)
2023(3687)
2022(3160)
2021(3036)
2020(2552)
2019(5445)
2018(5432)
2017(9377)
2016(5306)
2015(6219)
2014(6375)
2013(5849)
2012(5639)
2011(4986)
2010(5361)
2009(4787)
2008(4675)
2007(4445)
2006(3973)
2005(3769)
作者
(14282)
(11752)
(11730)
(11196)
(7469)
(5715)
(5573)
(4439)
(4428)
(4415)
(4142)
(3897)
(3764)
(3751)
(3734)
(3559)
(3554)
(3532)
(3467)
(3343)
(3186)
(3016)
(2883)
(2788)
(2757)
(2710)
(2679)
(2644)
(2468)
(2416)
学科
(14838)
经济(14814)
管理(13733)
(11315)
(11085)
企业(11085)
教学(9465)
理论(8225)
教育(6393)
中国(5855)
学法(5779)
教学法(5779)
业经(5545)
(5058)
方法(5012)
(4970)
(4534)
(4281)
地方(3975)
学理(3935)
学理论(3935)
技术(3879)
文化(3760)
(3494)
研究(3389)
农业(3215)
(3159)
(3137)
银行(3137)
产业(3053)
机构
学院(72243)
大学(71278)
管理(24291)
研究(22027)
(21031)
经济(20214)
理学(19713)
理学院(19439)
管理学(18921)
管理学院(18763)
中国(16594)
(15574)
(14528)
师范(14383)
(13856)
科学(13392)
(11704)
中心(11480)
师范大学(11290)
(11199)
教育(10795)
(10549)
技术(10379)
职业(10067)
北京(9983)
研究所(9261)
财经(8567)
(8206)
(8059)
业大(8019)
基金
项目(42034)
研究(35997)
科学(31959)
基金(26540)
(22007)
国家(21717)
社会(19830)
教育(19286)
社会科(18677)
社会科学(18675)
科学基金(18657)
(18134)
编号(17788)
成果(16356)
(14449)
基金项目(13869)
课题(12634)
(11874)
项目编号(11277)
自然(10828)
自然科(10591)
自然科学(10588)
自然科学基金(10384)
资助(10256)
重点(9482)
规划(9391)
(9084)
(9055)
大学(9001)
研究成果(8996)
期刊
(29607)
经济(29607)
研究(25004)
教育(24317)
中国(20799)
管理(10840)
(9643)
学报(9580)
图书(9169)
技术(8887)
科学(8528)
(8369)
大学(7901)
(7280)
金融(7280)
书馆(6944)
图书馆(6944)
职业(6898)
学学(6467)
农业(5517)
业经(5348)
(5273)
论坛(5273)
财经(4483)
情报(4309)
技术教育(4205)
职业技术(4205)
职业技术教育(4205)
(3988)
(3977)
共检索到123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芝琳  王瑞芝  
本文就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对传统教学法反思的基础上 ,描述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中的教学要素。介绍了在公共外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实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羽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 ,他们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势必反映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上。因此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种介绍是对口语教学的补充 ,并能帮助学生发展口头交际能力 ,为将来恰当、准确地用英语交流打下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培  刘艳平  
在新文科推进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进程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运用多元化载体和多模态传播策略等形式,从课堂文化、校园文化、思政元素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旨在优化多学科重组融通,加强文化渗透路径的建设,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为国家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爱民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研究生英语教学聂爱民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交际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掌握了语言知识,是不是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呢?Turker和Lambert在谈到交际能力时指出:获得用外语进行交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永杰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困难,扫除文化上的障碍,从而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琳琳  黄姣玲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学习就是对该语言赖以产生的文化的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不仅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首先要立足课堂,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其次要兼顾课外,在活动中有机融入。最后要形式多样,以研究保障渗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美育在素质教育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更是成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美育应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大学美育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而不是简单套用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文旨在探讨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拓展美育的实施内容和形式,使美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发展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美育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效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丽丽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并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对原汁原味的英文的理解力,尽快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穆凤良  
本文认为,意识形态在历史上经常被视为贬义词,影响了人们对于意识形态的认识。然而,意识形态笼罩着社会、语言和所有人类的活动,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忽略意识形态等于忽略自我的存在。只有研究和发展意识形态,才能在价值判断中既不失去自我,又能宽容他人。这也是外语教学较高层次的要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劲松  冯明  
本文介绍了360度绩效评价反馈方法的内容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文化差异性与360度绩效评价反馈系统实施效能之间的关系。对360度绩效评价反馈的一个现实案例进行了简单分析。本文还对交叉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360度绩效评价反馈系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臧庆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焦点,研究者将研究目标从传统课堂转向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研究方法由传统的经验总结转向基于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系统性整合,研究成果过于单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保  宝贡敏  
组织内员工知识共享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对知识共享的测量还不存在公认的权威测量工具。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维度及其测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来自浙江省的696份有效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由一般知识共享和关键知识共享两个维度构成,分别包含7个和5个测量条款,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聚合效度。最后,还对知识共享维度的构成、含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刘继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教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转型”问题。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个性化等业已成为新时代教学的特征 ,这一趋势必然要求教学在思想观念及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切实的变革 ,要求教学具备审美性、生活性、理解性等新的品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的产物。寻求多元文化教育的学校,立足于文化多元主义,以提高民族、种族意识的课程为特色,引进双语教学,向儿童传授弱势族群的历史与文化。可见,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教育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更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