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1)
- 2023(8050)
- 2022(6461)
- 2021(5847)
- 2020(4914)
- 2019(10973)
- 2018(10740)
- 2017(20447)
- 2016(11110)
- 2015(12078)
- 2014(11546)
- 2013(11202)
- 2012(9954)
- 2011(8716)
- 2010(8606)
- 2009(7906)
- 2008(7682)
- 2007(6560)
- 2006(5806)
- 2005(4827)
- 学科
- 济(36919)
- 经济(36876)
- 管理(36020)
- 业(33061)
- 企(27438)
- 企业(27438)
- 方法(16720)
- 数学(14461)
- 数学方法(14335)
- 财(12777)
- 农(11715)
- 环境(11547)
- 中国(9693)
- 业经(9487)
- 务(9404)
- 财务(9384)
- 财务管理(9374)
- 学(9124)
- 贸(9079)
- 贸易(9073)
- 企业财务(8981)
- 易(8871)
- 划(8545)
- 农业(7770)
- 技术(7522)
- 制(7343)
- 地方(6478)
- 理论(6377)
- 和(6033)
- 银(6010)
- 机构
- 学院(153554)
- 大学(151831)
- 管理(58394)
- 济(57974)
- 经济(56829)
- 理学(51612)
- 理学院(51075)
- 管理学(50132)
- 管理学院(49907)
- 研究(49448)
- 中国(36677)
- 农(34193)
- 科学(33692)
- 京(31184)
- 业大(29364)
- 农业(27561)
- 所(25684)
- 财(25680)
- 研究所(23883)
- 中心(23096)
- 江(21898)
- 财经(21252)
- 经(19438)
- 农业大学(19008)
- 北京(18709)
- 范(17884)
- 院(17858)
- 师范(17529)
- 经济学(17438)
- 州(17382)
- 基金
- 项目(112135)
- 科学(86806)
- 基金(81243)
- 研究(74789)
- 家(74304)
- 国家(73689)
- 科学基金(62237)
- 社会(48014)
- 社会科(45588)
- 社会科学(45569)
- 省(45097)
- 基金项目(44017)
- 自然(42873)
- 自然科(41895)
- 自然科学(41879)
- 自然科学基金(41148)
- 划(38089)
- 教育(34414)
- 资助(31971)
- 编号(28719)
- 重点(25775)
- 创(24310)
- 部(23677)
- 发(23610)
- 计划(23003)
- 创新(22719)
- 科研(22531)
- 业(21364)
- 成果(21262)
- 科技(20493)
共检索到209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卞中华 王玉 胡晓辉 邹志荣 张静
【目的】研究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的生产过程中,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及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CO2发生装置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以利用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补充CO2的日光温室为处理温室,观测在番茄不同生育阶段(苗期、结果期、转色期)温室内CO2含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及对番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日光温室内CO2含量的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的"N"形,空气湿度昼夜变化曲线呈"V"形。与对照温室相比,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处理温室10:00-11:30CO2含量提高了230μL/L,13:30-16:00提高了84~150μL/L;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短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眭晓蕾 郭英华 袁丽萍 张振贤
试验设计了5个施肥水平以研究对日光温室不同季节(茬口)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番茄生育进程推进,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比值冬春茬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秋冬茬呈逐渐增加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对叶绿素a/b的比值则影响不大。在5个施肥水平中,理论施肥的叶片光合能力较强,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Mg2+-ATPase、Ca2+-ATPase活性较高,尤其中位叶和上位叶的光合能力较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施肥水平 光合生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文凯 张雅婷 张玉琪 杨其长 李涛
【目的】研究不同LED株间补光对温室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材,以红蓝光LED灯管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红(R)蓝(B)光比例(R/B=4∶1、R/B=7∶1、R/B=9∶1),以未补光植株为对照(CK),研究不同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对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R/B=4∶1、R/B=7∶1、R/B=9∶1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5.9%,28.5%和22.7%。3种红蓝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梅 乔凯 高艳明 李建设 惠翔
为了探索日光温室番茄的最佳定植期,并提出相应的丰产技术对策,从2017年2月27日至2018年1月27日,开展12期的分期定植试验,观测了番茄各生育期的环境因子、生育期和相应产量,分析各生育期因子与产量及生育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7年4月27日和2017年5月27日定植的番茄全生育期最短,为105 d,比2017年9月27日定植的番茄全生育期缩短了41. 67%;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白天平均气温、夜晚平均气温、平均昼夜温差、平均土壤温度、平均光照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均是影响番茄生育期的关键环境因子。定植-开花期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均与番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 76;番茄产量与采收-拉秧期的平均昼夜温差、平均光照强度、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 90,0. 81,0. 75和0. 71,说明温度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各处理产量的对比得出,春茬定植期为2018年1月27日定植的番茄产量最高,为127 437. 45 kg/hm~2,其次为2017年12月27日和2017年2月27日,分别为117 674. 25,115 912. 95 kg/hm~2。秋茬定植期为2017年8月27日的番茄产量最高,为62 007. 90 kg/hm~2,其次是2017年9月27日,为54 532. 95 kg/hm~2。说明宁夏日光温室春茬番茄的最佳定植期是12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该时期内环境因子有利于番茄产量的形成。秋茬番茄的最佳定植期是8月下旬-9月上旬,该生育期内,可通过降低定植-开花期的气温,增加采收-拉秧期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
关键词:
番茄 分期定植 环境因子 产量 生育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关键词:
番茄 氮磷钾配比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帅 徐岚俊 李小龙 陈华 葛文章 刘婞韬 于晓宁 孙梦遥
针对日光温室环境调控缺乏理论支撑,环境信息监测利用难,作物长势难量化的问题,以北京市春夏季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农业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室主要环境参数(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CO_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和番茄本体长势参数(番茄茎直径微变化、果实直径微变化和叶面温度),借助Matlab 2014a平台建立模型,对温室中主要环境参数对番茄本体长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幼苗期各环境参数对番茄茎直径微变化的影响回归模型和结果期各环境参数对茎直径微变化、果实直径微变化、叶面温度的影响回归模型可以反映出不同环境参数对番茄茎直径微变化、果实直径微变化和叶面温度的影响程度;2)建立的番茄果实直径预测模型,训练集相关系数达到0.92,测试集相关系数达到0.88,满足预测需求;3)试验分析得到的幼苗期和结果期各主要环境参数的合理控制范围符合番茄实际生长环境要求。该研究可为春夏季日光温室番茄的生产环境调控提供参考,也为环境数据监测与环境调控机构的智能化关联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雪 邹志荣 许红军 赵建涛 李俊
【目的】探索光伏发电系统在设施农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与发展潜力。【方法】在陕西安塞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日光温室和光伏日光温室的太阳总辐射透过率和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透过率,同时还对2种日光温室中番茄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非晶硅电池组件和PC板按1∶1数量比布局条件下,晴天光伏日光温室正午前后2h内的太阳总辐射(波长范围为0.3~3μm)透过率为38.7%,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波长范围为400~700nm)透过率为38.9%,分别较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低30.3%和17.6%;而阴天时光伏日光温室的太阳总辐射透过率为34.6%,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透过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会强 陈凯利 邹志荣 李丽霞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确定合理的施肥指标。【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T1.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711.1g、过磷酸钙1 511.1g、硫酸钾462.2g、牛粪46.67kg;T2.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1 066.7g、过磷酸钙2 266.7g、硫酸钾693.3g、牛粪70.00kg;T3.每小区的施肥量尿素1 422.2g、过磷酸钙3 022.2g、硫酸钾924.3g、牛粪93.33kg,小区面积4.68m2)处理,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及果实中NO3--N、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关键词:
施肥 日光温室番茄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博 陈竹君 周建斌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同水肥调控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采用调整N,P,K比例并减少其用量的配方施肥处理可保持番茄产量,而且可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态氮和有机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土壤中的过量累积,降低了土壤盐分累积。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累积等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说明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取节水节肥措施具有很大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延平 温祥珍 李亚灵 刘裕 杜莉雯 杨彤雯 赵敏
为了解番茄作物干物质生产和分配规律,并且能通过合理的氮肥施用和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果实干物质生产和水氮利用效率,以番茄品种红尊贵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水分耦合的效果。试验将幼苗定植在营养钵(30 cm×28 cm,基质为苔藓泥炭)中,定期浇灌相应的营养液,每个处理种植40株,重复4次,共960株,种植在115 m~2的生长室内。试验从2017年4月17日-8月3日共进行了109 d,期间每隔10 d取样一次,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N2)植株干物质的生产速率、植株总干物质量和果实干物质量比低氮(N1)植株分别增加了21.15%,26.57%,35.54%,果实干物质量占植株总干物质量的比例提高了4%,N1水平下往根系分配的干物质更多。累积施氮量每增加1 g,N2水平下植株增加的干物质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比N1增加约8.24%;灌水量增加,植株生长更好,高水、中水(W3、W2)比低水(W1)植株总干物质增加了23.55%,13.29%,果实干物质分别增加了19.75%,16.28%。累积灌水量每增加1 L,植株增加的干物质大约有66%~70%分配到果实中。水氮耦合后高氮高水的N2W3处理下单株干物质生产最高,与低氮低水的N1W1处理相比,单株总干物质量增加了57.24%,单株果实干物质量增加了61.58%。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灌水量多氮肥的利用效率高,特别在高氮水平下,N2W3的氮肥利用效率比N2W1增加28.58%。在同一水分水平下,施氮量多水分利用效率高,特别是高水处理下,N2W3的水分利用效率比N1W3增加33.97%。结论认为,在高氮水平下增加灌水量,或者在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番茄的干物质生产速率、植株总干物质、果实干物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均增加,水肥在物质生产上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高氮高水组合(N2W3)为最佳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鹏勃 李建明 丁娟娟 刘国英 郑刚
【目的】探讨水分和肥料对有机基质袋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有机基质袋培番茄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试材,设置低肥36 029 mg(LF)、中肥51 470mg(AF)、高肥66 911mg(HF)3种单株施肥量水平和低水量84L(LW)、中水量120L(AW)、高水量156L(HW)3种单株灌水量水平,将二者耦合为9个处理(LFLW、LFAW、LFHW、AFLW、AFAW、AFHW、HFLW、HFAW及HFHW),并以常规土壤栽培作为对照(CK),研究水肥耦合对有机基质袋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水肥耦合不同处理进行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憬 曹之富 高丽红 张福墁
针对北京郊区日光温室中基肥施用状况,设计了长期施用秸秆有机肥、膨化鸡粪和缓释肥3个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及番茄品质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高,为32.0g.kg-1;长期施用膨化鸡粪土壤酸化快,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可加速土壤速效养分积累,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从番茄果实品质结果看,秸秆有机肥处理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糖酸比值分别为13.60μg.g-1、54.4mg.g-1、37.6mg.g-1、62.22μg.g-1、9.68,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缓释肥处理的果实各种营...
关键词:
基肥 日光温室 土壤 番茄 品质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钉伊 潘铜华 王嘉维 杨俊伟 李树庭 邹志荣 张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