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1107)
- 2022(9818)
- 2021(9252)
- 2020(7780)
- 2019(18117)
- 2018(18083)
- 2017(35807)
- 2016(19240)
- 2015(21366)
- 2014(21080)
- 2013(20727)
- 2012(18870)
- 2011(16616)
- 2010(16396)
- 2009(14957)
- 2008(14175)
- 2007(12097)
- 2006(10544)
- 2005(9061)
- 学科
- 济(77503)
- 经济(77428)
- 管理(52562)
- 业(49829)
- 企(40521)
- 企业(40521)
- 方法(37139)
- 数学(32641)
- 数学方法(32322)
- 农(19534)
- 中国(19006)
- 学(17855)
- 财(17709)
- 业经(16706)
- 地方(16287)
- 贸(13790)
- 贸易(13782)
- 农业(13716)
- 易(13332)
- 理论(12246)
- 和(11975)
- 环境(11915)
- 制(11243)
- 务(10945)
- 技术(10915)
- 财务(10888)
- 财务管理(10872)
- 银(10802)
- 银行(10762)
- 融(10378)
- 机构
- 大学(262760)
- 学院(261783)
- 管理(106457)
- 济(103436)
- 经济(101235)
- 理学(93360)
- 理学院(92312)
- 管理学(90704)
- 管理学院(90261)
- 研究(85720)
- 中国(62333)
- 京(55737)
- 科学(54819)
- 财(45664)
- 所(42061)
- 农(39891)
- 业大(39703)
- 研究所(38745)
- 中心(38650)
- 财经(37556)
- 江(35891)
- 范(35062)
- 北京(34949)
- 师范(34745)
- 经(34186)
- 院(31709)
- 农业(31243)
- 经济学(30850)
- 州(29627)
- 师范大学(28341)
- 基金
- 项目(187020)
- 科学(147365)
- 基金(136514)
- 研究(135318)
- 家(118901)
- 国家(117939)
- 科学基金(102078)
- 社会(85289)
- 社会科(80851)
- 社会科学(80832)
- 基金项目(73923)
- 省(72780)
- 自然(67696)
- 自然科(66142)
- 自然科学(66126)
- 自然科学基金(64908)
- 教育(61466)
- 划(61105)
- 资助(55831)
- 编号(55386)
- 成果(43167)
- 重点(41307)
- 部(40649)
- 发(39381)
- 创(38714)
- 课题(37248)
- 创新(36061)
- 科研(35898)
- 大学(34907)
- 教育部(34888)
- 期刊
- 济(110083)
- 经济(110083)
- 研究(76850)
- 中国(43289)
- 学报(41498)
- 科学(38625)
- 管理(37795)
- 农(34909)
- 财(32805)
- 大学(31099)
- 学学(29332)
- 教育(27005)
- 农业(24837)
- 技术(21667)
- 融(19258)
- 金融(19258)
- 经济研究(19073)
- 业经(18491)
- 财经(17201)
- 经(14567)
- 图书(14345)
- 问题(13842)
- 理论(13419)
- 科技(13038)
- 业(12625)
- 技术经济(12613)
- 商业(12593)
- 实践(12379)
- 践(12379)
- 资源(11847)
共检索到365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从外生驱动视角探讨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增长问题,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互动促进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机理与手段。文章利用数字内容产品在线消费的省域数据,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外生消费增长的外溢与滞后因素,分析了中国文化与地理空间的社会互动对互联网外生消费增长的影响,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内生增长探索新的规律与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空间中存在着地理临近性与文化相似性。这不仅是一次理论研究,其规律将帮助政府与企业理性认识互联网消费的空间传染方式,指导制定最佳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外生驱动 网络经济 空间计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晓松 尚会永 姜旭平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电子商务市场中某电子图书连续65周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广义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文化与地理双重空间效应,分析了中国互联网消费互动的空间规律和传导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中存在虚拟和实体空间关系上的广泛互动;地理临近性和文化同底性都可以提升互联网消费;在地理距离相同的前提下文化差异大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更大;在文化区域的边缘将出现空间效应的突然衰减。论文最后基于互联网消费的空间规律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伊娜 展蓉 杨飞扬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诞生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产物,其发展扩张与网络消费增长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文从我国当下电商领域呈现的新特征出发,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支持网络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发展,关注电商平台格局变动、提前布局潜力赛道,持续深耕低线城市及年轻消费群体等是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网络消费的重点路径。此外,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的诸多风险性问题和发展瓶颈也不容忽视,制度短板的补齐、征信体系的完善以及产品“促消费”功能的提升均为推动行业规范、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王琴梅 张家平 惠宁
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具有协整关系,就全国而言,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都对电力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层面上,变系数模型显示,互联网对各地区电力消费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电力消费,而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都显著的增加了地区电力消费。
关键词:
互联网 经济增长 电力消费 计量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涌 齐佳思
为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选取我国2011~2019年互联网金融及经济相关数据,从发展效率、可持续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只有部分是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产生的,即居民消费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31.1%。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熵值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控制相关变量后,互联网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序Probit和Logit模型及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了该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性相比女性使用互联网对其幸福感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中,在老年人中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城镇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栋虹 袁维汉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女性创业者数据,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女性创业概率之间的关系。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女性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上网女性的创业概率比不上网女性高3%;高频次使用互联网的女性创业概率高于低频次使用互联网的女性。互联网通过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丰富女性的信息渠道等机制为女性提供了有效积累创业资源的线上途径,从而促进了女性的创业活动。
关键词:
互联网 CGSS 女性 创业概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家平 程名望 潘烜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200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IC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向关系,随着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提高,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中国应该理性、科学地发展"互联网+"战略,优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溢出的门槛结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红利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互联网 ICT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面板回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面板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民春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互联网及其信息的边际效用、公共性、外在性及使用免费的有关问题。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的边际效用在一定范围内将出现递增 ,并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特性 ,但有较强的排他性。外在性能改变市场交易者信息分布的不均衡性 ,但同时外在性会引起网络负效应和新的市场失灵。网络用户在享受免费的信息服务时 ,也将承担免费引起的亏损风险。通过互联网传递的公共免费信息 ,将在全球范围呈现均匀分布 ,对解决市场中信息非对称的分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边际效用 公共性 外在性 免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伟同 周佳音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13年数据,考察了个人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其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利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偏误后的估计结果表明,个体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信任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高收入、高学历的个体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其社会信任水平上升幅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线下社交、改善人际关系满意度的方式提升社会信任水平,也会通过影响使用者的社会公平认知而降低社会信任水平,但互联网的多样化信息并未由于增加认知分歧而降低社会信任水平。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依然成立,这表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使用人群规模是提高社会信任水平的重要途径,该结论有助于澄清互联网对社会信任存在负面影响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凝聚推进建设网络强国的社会共识。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信任 信息甄别 线下社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发展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微观检验——考虑居民收入与社会互动的中介作用
互联网对家庭消费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基于CFPS2018微观数据的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老年消费——基于CHARLS微观数据库的实证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消费:现实基础、代际差异与微观实证
互联网使用会增加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吗——来自CHFS2019的微观证据
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CRRS的微观证据
互联网使用对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互联网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与中国区域不平衡——从宏观到微观的证据链
互联网化与企业间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