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6)
- 2023(4615)
- 2022(4064)
- 2021(3759)
- 2020(3326)
- 2019(7566)
- 2018(7406)
- 2017(13792)
- 2016(8170)
- 2015(9129)
- 2014(9060)
- 2013(9004)
- 2012(8418)
- 2011(7782)
- 2010(7959)
- 2009(7107)
- 2008(7315)
- 2007(6460)
- 2006(5637)
- 2005(4814)
- 学科
- 济(32078)
- 经济(32043)
- 管理(20848)
- 业(20545)
- 方法(17312)
- 企(16668)
- 企业(16668)
- 数学(15296)
- 数学方法(15124)
- 学(11646)
- 农(8495)
- 财(6814)
- 中国(6813)
- 业经(6400)
- 农业(5892)
- 地方(5632)
- 贸(5592)
- 贸易(5592)
- 易(5357)
- 理论(5108)
- 环境(5050)
- 划(4768)
- 和(4701)
- 技术(4697)
- 制(4652)
- 务(4071)
- 策(4067)
- 财务(4067)
- 财务管理(4058)
- 人事(4037)
- 机构
- 大学(126864)
- 学院(124155)
- 研究(47547)
- 济(43739)
- 经济(42867)
- 管理(42543)
- 理学(37947)
- 理学院(37316)
- 管理学(36284)
- 科学(36231)
- 管理学院(36092)
- 农(35152)
- 中国(31920)
- 农业(28354)
- 业大(27756)
- 所(27425)
- 京(27073)
- 研究所(25919)
- 中心(19796)
- 江(19182)
- 农业大学(19104)
- 财(18612)
- 范(17027)
- 院(17004)
- 室(16974)
- 师范(16662)
- 省(16496)
- 北京(16326)
- 实验(15829)
- 财经(15672)
- 基金
- 项目(91345)
- 科学(69858)
- 基金(66458)
- 家(62664)
- 国家(62190)
- 研究(55718)
- 科学基金(50570)
- 自然(36906)
- 省(36643)
- 自然科(36058)
- 自然科学(36035)
- 基金项目(35968)
- 自然科学基金(35423)
- 社会(34452)
- 社会科(32616)
- 社会科学(32606)
- 划(31947)
- 资助(27526)
- 教育(26458)
- 重点(21829)
- 计划(21227)
- 科技(19775)
- 编号(19660)
- 部(19567)
- 发(19178)
- 创(18851)
- 科研(18799)
- 创新(17717)
- 业(16848)
- 专项(16224)
共检索到171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小芹 马磊
选用9种外生菌根菌对NL-895杨进行菌根化试验,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菌根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9种菌根菌对NL-895杨苗木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从菌根菌对苗木的促生效果来看,无论是否形成明显的菌根关系,接菌苗的生长势均优于对照苗;9种菌根菌均可不同程度地分泌4种植物激素;其培养液中激素含量明显高于菌丝体中的含量;各激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不尽相同。相关分析表明:菌根菌菌丝体中的玉米素(Z)含量与NL-895杨苗高和茎粗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菌丝体中的脱落酸(AB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春雨 杨智宇 李丽丽 杨洪一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减少氮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增强土壤-菌根真菌-植物三者之间的氮素交流,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从菌根真菌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氮代谢、菌根真菌对土壤氮循环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当前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建议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环境基因组学技术,重点研究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氮转运机制,解析菌根真菌—植物—土壤间氮素交流的主要路径及基因互作网络,以期促进植物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施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迪丽努尔 唐明 王亚军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芝娜 李杰 张银杰
【目的】对30株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兰属植物与其菌根真菌的专一性。【方法】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分离自云南6种兰属植物的30株菌根真菌的rD-NA ITS序列,再与GenBank中的菌株rDNA 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DNA 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的30株菌根真菌分别隶属于镰刀菌属、毛壳菌属、柱孢霉属和瘤菌根菌属,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菌根真菌ITS1-5.8S-ITS2序列总长429~563bp,GC含量为41.67%~58.06%,其中ITS1长92...
关键词:
兰属植物 菌根真菌 ITS 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陶 李潞滨 杨凯 唐征 刘振静 庄彩云 彭镇华
为进一步区分11个分离自不同地理分布的5种中国兰属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菌株,该文结合各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对菌丝隔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表明,瘤菌根菌是可与中国兰属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最普遍的菌根真菌种类。
关键词:
兰属植物 菌根真菌 瘤菌根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能够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为宿主植物带来多种正向效应,包括提高植物抗逆性,尤其是在协助植物抵抗病菌的入侵方面。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学术总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新进展及AM真菌与其他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提高寄主植物营养状况、激活根系周围养分、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并就AM真菌群落的抗病功能、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复合下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 病害 机理 协同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乃文 王平 陈科宇 庞雪 纪宝明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丛枝菌根真菌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对石竹科花卉的根系侵染、生物量及光合作用情况,探究AMF对石竹科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未来AMF菌肥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推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内蒙古典型草原天然AMF群落作为接种剂,对不同来源接种剂样品进行序列扩增和测定,并分析不同接种剂AMF群落中主要优势菌属及各属相对丰度差异;以石竹科典型观赏花卉植物矮雪轮 (Silene pendula L.)和常夏石竹 (Dianthus plumarius L.)为接种对象开展盆栽接种试验,测定植物的叶片光合速率、根系侵染率及生物量。【结果】①3种不同来源接种剂的AMF群落均以Glomus、Rhizophagus和Diversispora为主要优势菌属且各属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②不同来源AMF接种剂均能够对石竹科花卉植物进行侵染,其中冰草来源接种剂对石竹科花卉植物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来源AMF接种剂(P<0.05);且侵染率与AMF群落Claroideoglomu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正相关 (P<0.05);③冷蒿来源的AMF接种剂能够对石竹科植物生物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P<0.05),羊草和冰草来源接种剂对宿主植物的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甚至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④羊草来源AMF接种剂显著提升了矮雪轮净光合作用 (P<0.05),AMF接种剂对矮雪轮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而羊草、冰草来源AMF接种剂显著抑制了夏常石竹的净光合速率(P>0.05)。【结论】不同来源接种剂AMF群落特征与石竹科植物生理特征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性规律,对石竹科花卉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进行预实验对AMF菌肥进行有效评估后才能应用于生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李忠宁 贾秀贞 张星耀
通过扦插试验研究了由植物生长物质和树木菌根菌组成的复合制剂对108杨扦插苗成活率、苗高、地径、根茎 比、菌根侵染率、毛根数、生物量、树体电容、叶绿素含量以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发现复合制剂可以 促进苗木的根系生长,苗木根系的毛根数、菌根侵染率及根茎比指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可以促进苗木地上部分的 生长发育,成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长势等指标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可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苗 木的树皮相对膨胀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经IBA溶液 浸泡处理亦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但整体效果不及复合制剂的最佳处理。初步确定了复合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成梁 王伟 黄艺 张洪江 李美生
研究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菌菌丝在煤矸石提取液中的生长模式,并对接种和未接种的白皮松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生长和存活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菌在85%煤矸石提取液中生长良好。虽然煤矸石环境抑制了菌丝的发展,降低了苗木的接种率,但对于接种后的幼苗,其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未接种幼苗。其中,接种幼苗干质量和侧根数,显著多于未接种幼苗。纯煤矸石的环境中真菌和植物都很难生存和发展,但与少量的黄土(15%)混合后,各项生长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个结果说明,为了保证煤矸石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成功,有必要在矸石中混合一定土壤以保证生物技术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外生菌根 铆钉菇菌 白皮松 煤矸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宁 邢意警 熊瑞 史文辉
磷素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溶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直接参与土壤磷素活化和植物获取磷素的过程,对生态系统磷养分周转与植物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获取和利用磷的策略、植物磷素吸收的丛枝菌根真菌协调途径、植物磷素吸收的溶磷细菌协调途径、植物-丛枝菌根真菌-溶磷细菌的协同作用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植物-微生物协作促进磷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植物的磷素获取过程需要高效的根系适应能力,通过调控根系形态性状、改变根系分泌物成分与分泌量,促进土壤磷素活化;同时,丛枝菌根真菌可通过与植物间的互利共生物质交换,推动根际与菌丝际的土壤生物活性与化学性质变化,促进植物获取磷素;此外,溶磷细菌与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界面形成积极互作关系,分泌多种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提高磷活化相关酶活性改善土壤可利用磷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植物-丛枝菌根真菌-溶磷细菌互作促进植物磷素吸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应重点关注:菌根属性在互作体系中的作用;分析鉴定互作体系成员的代谢物组成及其潜在功能;探讨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其功能组装的影响。参14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潞滨 胡陶 唐征 庄彩云 刘振静 杨凯 彭镇华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alysis(rDNA ITS)was used to study diversity of 12 representative mycorrhizal Rhizoctonia strains,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Chinese orchids(Cymbidium)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ites and belonged to different ecologic types.The Bla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se s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文孟良 李元广 番华彩 郭志祥 金桂梅 刘树芳 曾莉
在开展云南山地香蕉根际和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筛选过程中,获得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真菌(Cordana musae,AGR0073)。分别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菌株发酵液进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并分别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C18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HPLC纯化,从菌株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FM 9-1。通过1H-NMR和13C-NMR波谱分析以及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将该化合物鉴定为单端孢菌素(Trichothecin,TCN),这是首次从Cordana musae代谢产物中分离出该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琦 曹文琪 冷平生 胡增辉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 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铆钉菇、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显著提升了槲树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 <0.05),叶片P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高73.20%。【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增强了槲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光合能力,最终能促进了槲树幼苗的生长。经过综合比较,在接种的4种菌根真菌中,美味牛肝菌对槲树生理和生长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其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玉芝 韩桂云 齐玉臣 刘忱 何兴元
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在造林中的应用周玉芝,韩桂云,齐玉臣,刘忱,何兴元关键词菌根真菌,落叶松,造林菌根真菌与树木共生营养,对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速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研究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的菌根真菌及选育优良菌株...
关键词:
菌根真菌,落叶松,造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茹琴 唐明 张峰峰 黄继川
为了测定重金属、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探讨ECMF耐重金属的机制,该文利用纯培养方法测定了pH值、不同浓度重金属锌、铜和铅胁迫对粘盖牛肝菌、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3种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处理和ECMF培养前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4.1~7.1的范围内3种ECMF均可生长,其中粘盖牛肝菌生长的最佳pH值为6.7~7.1,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为5.3~6.7。不同重金属对3种ECMF的生长影响不同,锌浓度≥100 mg/L时就显著抑制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生长,而锌浓度≥600 mg/L时才显著抑制粘盖牛肝菌的生长,低浓度(100...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酸碱度 重金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