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4)
2023(15707)
2022(13338)
2021(12408)
2020(10140)
2019(23086)
2018(22906)
2017(44114)
2016(23703)
2015(26512)
2014(26634)
2013(26344)
2012(24438)
2011(22221)
2010(22207)
2009(20197)
2008(19521)
2007(17092)
2006(15111)
2005(13474)
作者
(68954)
(57138)
(56673)
(53780)
(36184)
(27180)
(25780)
(22436)
(21655)
(20302)
(19427)
(19174)
(18089)
(18072)
(17536)
(17432)
(16930)
(16666)
(16286)
(16178)
(14131)
(14061)
(13729)
(12973)
(12783)
(12636)
(12591)
(12512)
(11448)
(11238)
学科
(104324)
经济(104225)
管理(64938)
(64112)
(50748)
企业(50748)
方法(40411)
数学(34073)
数学方法(33732)
中国(30616)
(29503)
地方(28735)
业经(25013)
(21071)
(20938)
农业(20415)
(18212)
贸易(18199)
(17554)
(17337)
环境(16663)
技术(16659)
(16467)
地方经济(16213)
理论(16123)
(15941)
银行(15900)
(15843)
金融(15841)
(15337)
机构
学院(336539)
大学(335846)
(137412)
经济(134465)
管理(133127)
研究(118779)
理学(114713)
理学院(113398)
管理学(111627)
管理学院(111020)
中国(87351)
(72940)
科学(72767)
(59927)
(59562)
研究所(54185)
(53618)
中心(53183)
(49638)
业大(48983)
财经(47864)
(47284)
师范(46873)
北京(46544)
(43709)
(43524)
农业(41608)
(40808)
经济学(40637)
师范大学(38021)
基金
项目(230731)
科学(182297)
研究(172256)
基金(165725)
(143904)
国家(142658)
科学基金(122558)
社会(108598)
社会科(102932)
社会科学(102909)
(90994)
基金项目(88383)
自然(77909)
教育(77738)
(76278)
自然科(76052)
自然科学(76038)
自然科学基金(74652)
编号(70837)
资助(67006)
成果(57293)
(54041)
重点(51978)
(50265)
课题(49192)
(48404)
创新(45063)
国家社会(44356)
发展(43572)
科研(43126)
期刊
(156577)
经济(156577)
研究(102347)
中国(66926)
学报(50546)
管理(50005)
(49778)
科学(48489)
(42313)
教育(41063)
大学(38292)
学学(35770)
农业(34986)
(29873)
金融(29873)
技术(29545)
业经(27646)
经济研究(24795)
财经(22512)
问题(20420)
(19416)
图书(18549)
(17801)
科技(17024)
技术经济(16621)
理论(16245)
商业(16130)
资源(15853)
现代(15828)
实践(14857)
共检索到502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传统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要素依赖性、发展速度较慢、创新能力较弱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本文对影响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因素: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和外部竞争等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外生动力的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传统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要素依赖性、发展速度较慢、创新能力较弱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本文对影响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因素: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和外部竞争等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外生动力的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明  
传统优势产业是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未来的产业支柱,两者如何协同融合已成为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动态分析,综合应用协同学等理论探讨其协同融合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明东  祝滨滨  
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并抑制新兴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创新能力基础有待提升的现状,必须着重夯实基础。对比国外先进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应是营造产业协同发展环境的可行选择,而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能为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内在的需求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融合则可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具体看,应促进东北地区内部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引导地区智力资源构建动态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链的全面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国  唐建  俞富坤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勇军  
以甘肃省为例研究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对经济发展作用,确定了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指标体系,并且计算出相关指标具体数值,运用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优势产业进行判别,进一步研究甘肃省优势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促进甘肃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川江  
围绕如何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持续升级的自我强化内生机制,反思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进行相关数学证明,从构成要素和动态演进路径两个角度提出并进一步阐述"履带模型"的构建思路。案例实证着眼西部地区,运用"履带模型"分析框架,针对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升级问题,以内江制糖产业和夹江陶瓷产业为例从正反两面论证。最后,从系统构成和时序阶段两个角度,提出了推进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升级的应用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楠  宋官钰  徐少明  
本文选取万象云平台2010—2020年的专利数据,从创新实力对比、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合作情况三个维度对京津冀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创新实力最强的是北京,其次是河北、天津。从技术视角看,北京的优势技术区分度较为明显,天津与河北的优势技术同质性较高,说明天津与河北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区域内技术产业布局仍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从行业视角看,虽然京津冀的优势行业分布高度类似,但区域行业发展侧重点不同,北京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占据显著优势。从三次产业视角看,京津冀地区均出现第一产业产值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特征。从京津冀的区域双方合作看,三地合作以北京为主导与核心,京津、津冀、京冀的重点合作技术与产业各有不同,且近十年与近五年的合作重心均发生了一定转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强  
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通常是指在当前林业生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林业资源为依托,发展木质林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构建立体式、多角度的现代化林业经济生态模式。由胡明形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西部林业产业发展潜力测度与优势产业选择》一书,立足于西部林业的发展现状,阐述林业产业发展研究理论基础、自然资源和自然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等内容。该书可为当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对广大林业生产主体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王磊  胡晶晶  
发展优势产业是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强大动力,是整合利用西部资源,促进西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战略选择,对提高西部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建军  
面对区位优势、发展基础不如东部,政策优惠、国家投资不如西部的困境,以比较优势产业为突破口,走集群发展之路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可行途径。然而,优势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又依赖于中部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是双向的互动。研究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机制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必须要突破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歌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激发培育出新兴产业,带动了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一些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找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围绕重点解决难点。同时,政府、企业应当从整体上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在产业延伸度、产业新型度、产业集中度及产业支持度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莉  
文章基于2010-2015年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西部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数据,研究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问题。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变化测度模型,以菱形经济圈为例,测度区域产业结构状态、产业迁移方向和迁移速率,并进一步从产业升级视角,探索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的战略布局与对策。研究发现: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惯性化和协同化趋势明显,为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奠定较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它也对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该区域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应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新才  闫磊  
针对西部民族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从特色优势产业的界定、甄别和战略导向3个方面入手,逐层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西部民族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识别上,要侧重于"特色"+"优势"耦合过程中两者作用层面的不同;在西部民族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上,设计了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流程图,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了西部民族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问题;在政策导向上,根据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的路径,提出了两类基于产业选择的产业战略导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荣星  李延芬  
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下,昆明市发展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昆明市需要建立九大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