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0)
2023(5809)
2022(4960)
2021(4709)
2020(3811)
2019(8578)
2018(8386)
2017(16929)
2016(9251)
2015(10063)
2014(10216)
2013(10053)
2012(9565)
2011(8794)
2010(8918)
2009(7978)
2008(8053)
2007(7136)
2006(6396)
2005(5852)
作者
(26210)
(21992)
(21714)
(20960)
(14307)
(10466)
(9922)
(8317)
(8269)
(8169)
(7525)
(7243)
(7178)
(7171)
(7087)
(6776)
(6563)
(6489)
(6449)
(6322)
(5511)
(5454)
(5318)
(5098)
(5029)
(5028)
(4942)
(4787)
(4448)
(4403)
学科
(34860)
经济(34823)
管理(27022)
(26532)
(21303)
企业(21303)
方法(15440)
数学(13918)
数学方法(13703)
(11049)
(10561)
中国(9454)
(8934)
贸易(8930)
(8783)
(8585)
(8203)
(7254)
银行(7248)
业经(7149)
(7131)
(6972)
(6780)
金融(6780)
(6673)
财务(6658)
财务管理(6647)
农业(6492)
企业财务(6378)
地方(6281)
机构
学院(130635)
大学(129191)
(56916)
经济(55677)
管理(49143)
研究(46657)
理学(41734)
理学院(41288)
管理学(40602)
管理学院(40341)
中国(36880)
(29096)
科学(26807)
(26319)
(23866)
财经(22386)
中心(21472)
研究所(21378)
(21338)
(20409)
(20175)
经济学(17770)
业大(17594)
(16734)
财经大学(16695)
农业(16687)
北京(16646)
(16486)
师范(16329)
(16136)
基金
项目(83500)
科学(66334)
基金(61643)
研究(61212)
(53689)
国家(53240)
科学基金(45478)
社会(39063)
社会科(37174)
社会科学(37167)
(31595)
基金项目(31185)
自然(29506)
自然科(28861)
自然科学(28852)
教育(28499)
自然科学基金(28380)
(27270)
资助(26765)
编号(24216)
成果(20819)
(19262)
重点(18839)
(18110)
(17759)
课题(17478)
(17202)
教育部(16623)
创新(16121)
国家社会(16115)
期刊
(62600)
经济(62600)
研究(42331)
中国(25297)
(21925)
(19995)
金融(19995)
(19646)
学报(19027)
管理(18916)
科学(17903)
大学(14593)
学学(13892)
教育(13791)
农业(13117)
财经(11353)
经济研究(10935)
技术(10334)
业经(9801)
(9715)
(8276)
问题(7927)
国际(7534)
(6582)
理论(6373)
世界(5980)
统计(5949)
现代(5941)
技术经济(5932)
(5671)
共检索到202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成思  
通货膨胀动态路径的持久性特征发生转变可能是由于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促成,也可能是因为外生随机扰动因素的属性变化(好运气)造成,不同动因的经济和政策含义截然不同。本文在应用中值无偏估计和未知断点结构性变化检验方法判断1983~2008年期间中国通胀持久性转变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真实经济产出、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设立多变量动态模型系统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通胀持久性在1997年以后出现显著性减弱,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而非运气能够主要解释这种转变。这一发现对于使用真实GDP增长率和传统的真实GDP缺口来度量真实经济产出都具有稳健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田素华  谢智勇  
本文基于企业跨国生产决策行为,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汇率内生变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根据1980—2018年国别面板数据构建的PVAR模型和根据中国数据构建的VAR模型的研究显示:第一,汇率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关键机制,东道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影响其货币对外贬值进而促进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第二,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是影响货币政策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动效应的重要因素,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降低了货币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汇率制度作用于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资本账户管制作用于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第三,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幅度更大,国际直接投资投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变化是解释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变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涛  陈思  
本文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用198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因素、需求冲击及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无论是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对当期通货膨胀都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作为需求冲击的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以及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都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从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地区差异上看,西部地区的通胀持续性最长,中部最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福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研究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面对通货膨胀持久性不确定性时,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程度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波动。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持久性,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雪梅  石大龙  
通货膨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994-2012年的季度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时变特征,发现在样本期内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绝大部分时间通货膨胀持久性较高。利用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模拟发现,当存在通货膨胀持久性时,会削弱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仅时滞会变长,而且会付出较大的产出代价。因此,央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定产出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高的权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桥云  郭维蓬  缪海斌  
本文基于线性模型和门限模型分析了欧元区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具有较高的通货膨胀持久性;危机前的通货膨胀持久性低于危机后的通货膨胀持久性;在通货膨胀低于目标值的状态下,通货膨胀的持久性增加;在通货膨胀高于目标值的状态下,通货膨胀持久性下降,且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影响在高通货膨胀状态下要比在低通货膨胀状态下更为明显。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应该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特征及其内在的非线性。负利率货币政策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采用更多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倩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柏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变量,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方法证实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继而揭示了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强劲  陈忠华  吴武清  
为研究国债市场对货币政策冲击反应的有效性,基于货币政策持续期,建立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密集调整时期,国债流动性受冲击的显著性、强度和阶段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强  
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得出核心通货膨胀率和宏观共同因子之后,分别针对CPI、核心通货膨胀率和CPI分类指数构建了包含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共同因子的FA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货币政策工具对各个变量影响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首先,与VAR模型相比,FAVAR模型在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更有效。其次,与CPI相比,货币当局更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率。再者,CPI分类指数对货币供给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存在差异性。因此,货币当局为了使调控价格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关注货币政策对CPI分类指数影响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叙春  朱保华  
基于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本文利用随机冲击的持久性-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我国的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和总产出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我国的价格、货币供应量和总产出的增长,且进一步的细分研究表明,大约在32个季度后,在构成持久性冲击的两个类型中,生产率冲击解释了总产出增长率波动约99%的份额,而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只能解释总产出增长率波动约1%的份额。据此,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是存在货币超中性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反应的分析思路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 ,施加识别条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 ,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 40个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倩  贺京同  
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探索新形势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研究领域的新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行为宏观经济学模型,旨在研究总供给、总需求因素影响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福利损失,进而探索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在供给冲击的影响下,货币政策面临稳定产出还是稳定通货膨胀的权衡;在需求冲击的影响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能够同时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从福利分析的角度来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引导良好社会预期,也能降低政策引致的福利损失,而对通货膨胀的过度调控会使福利损失增大。因此我国当前的最优政策是灵活产出缺口目标制,应实施以"稳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