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9)
2023(2172)
2022(1779)
2021(1748)
2020(1501)
2019(3398)
2018(3484)
2017(5954)
2016(3668)
2015(4043)
2014(4158)
2013(3933)
2012(3940)
2011(3520)
2010(3819)
2009(3466)
2008(3783)
2007(3530)
2006(3115)
2005(2781)
作者
(13254)
(11068)
(10978)
(10375)
(7237)
(5321)
(4929)
(4322)
(4288)
(4194)
(4018)
(3866)
(3754)
(3752)
(3571)
(3443)
(3400)
(3279)
(3276)
(3260)
(2870)
(2866)
(2823)
(2630)
(2592)
(2488)
(2475)
(2469)
(2431)
(2345)
学科
(12128)
经济(12112)
管理(8536)
(7523)
(6073)
企业(6073)
方法(5941)
(5508)
数学(4851)
数学方法(4669)
(3495)
理论(3286)
(2799)
中国(2722)
业经(2608)
农业(2336)
教学(2284)
(2186)
(2184)
(2141)
银行(2123)
(2049)
贸易(2048)
(1986)
(1968)
(1962)
金融(1960)
环境(1926)
地方(1833)
(1797)
机构
大学(57131)
学院(56463)
研究(22708)
科学(17569)
管理(17323)
(16846)
经济(16343)
中国(16051)
(15221)
理学(14839)
理学院(14555)
管理学(13909)
管理学院(13814)
(13640)
(13557)
研究所(12680)
农业(12446)
业大(11604)
(9723)
中心(9585)
(8749)
师范(8600)
北京(8440)
(8397)
(8093)
农业大学(8067)
(7848)
(7841)
技术(7633)
科学院(7479)
基金
项目(38180)
科学(28549)
基金(26652)
(25368)
国家(25186)
研究(24242)
科学基金(19954)
(15410)
自然(14726)
自然科(14390)
自然科学(14380)
自然科学基金(14107)
基金项目(13848)
(13640)
社会(13130)
社会科(12363)
社会科学(12358)
教育(11548)
资助(11471)
编号(9472)
重点(9304)
计划(8965)
成果(8545)
科技(8443)
(7922)
(7820)
科研(7630)
(7494)
课题(7243)
创新(7104)
期刊
(19466)
经济(19466)
学报(15168)
研究(14136)
(13880)
科学(12395)
中国(12043)
大学(10399)
学学(9898)
农业(9680)
教育(7516)
(6592)
管理(6226)
(5336)
技术(5128)
业大(4915)
(4410)
农业大学(4090)
(3604)
金融(3604)
图书(3453)
资源(3193)
林业(3123)
财经(3034)
科技(2968)
中国农业(2952)
自然(2933)
统计(2894)
(2576)
经济研究(2571)
共检索到8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鹏  侯开卫  周家齐  马显达  张建云  王芳  
外源DNA导入木豆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易鹏侯开卫周家齐马显达张建云王芳关键词木豆、外源DNA导入、育种木豆(Cajanuscajan(L.)Milsp.)系南亚热带分布较广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木本植物。国外对这一树种有专门的研究所进行综合性研究。国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林  李达模  李宗道  
本文总结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分子验证。并对导入后代性状变异与受体、供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洁  张东旭  商蕾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上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高效再生体系和稳定地遗传转化体系方面,随着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获得了抗病、抗虫转基因的大豆植株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就大豆遗传转化在受体系统(器官发生受体系统、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系统、原生质体受体系统)以及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大豆转基因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周俊初  
通过三亲本杂交,分别将紫云英根瘤菌7635R的基因文库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22-10的基因文库引入到慢生型大豆根瘤菌22-10中,获得了大量的含有外源DNA片段的转移接合子。以结瘤试验作选择标准,从中筛选到3株具有较高固氮效率的基因工程菌株HN5-1、HN5-2和HN22-2。采用反向杂交,将接合子HN5-2中的外源重组质粒转回到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作EcoRI酶切。表明pLAFR1质粒载体上携带有大约20 kb大小的DNA片段。实验还证明,在含有从根瘤菌转移而来的pLAFR1质粒的大肠杆菌细胞中,常伴随有辅助性质粒pRK2013的存在,用四环素和卡那霉素两种选择性抗性可淘汰其中的pRK20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生伟  张寒霜  徐仲  史芝文  
针对严重威胁烤烟大田生产的赤星病病害,培育抗病品种。以烤烟品种Nc89为受体,具有选择标记性状的Cv87为供体,采用浸种法将供体总DNA导入受体,获得具有目的性状的变异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转移株高、株型、叶色、叶面积、生育期及抗病性等性状,并获得了较高转化率(21.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生伟  徐仲  张寒霜  史芝文  
对应用浸种处理获得的变异后代 ,进行了叶绿素、糖、蛋白质、维生素C及株高、叶面积、生育期等的测定。试验表明 :该方法对株高、叶面积、生育期等性状的影响较为显著 ,对叶绿素、糖、蛋白质及维生素C等的改变不明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君泽  周进徐  丁芳林  刘曙光  郑敏  
本试验用浸注法将玉米DNA直接注入水稻种胚内,然后再用此注射液进行浸泡。经过两代的培育,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异。所选育的两个株系与对照比较,都表现出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增多,结实率增加,米质变优等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新产  朱庆麟  廖祥儒  
SDS-PAGE分析外源蜿豆花DNA直接导入小麦体的种子蛋白质,结果表明:变异系小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出现广泛变化。小偃6号和超大穗小麦分别增加47KD、71KD和90KD、85KD蛋白质新组分,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约22%和31%;“中国春”小麦却出现了92KD、82KD蛋白质组分消失现象,其蛋白质含量也稍有降低,这些变异现象在后代中亦然表达。因此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是优质分子育种和品质改良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建磊  陈劲枫  娄群峰  隋益虎  吴志明  张淑霞  
【目的】对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野生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经远缘杂交和多代回交、自交而来的渐渗系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和表型鉴定,旨在为黄瓜导入酸黄瓜外源DNA片段提供相应依据。【方法】从分子标记分析、DNA序列比对和农艺性状表现上对各渐渗系和双亲进行研究。【结果】渐渗系与栽培黄瓜存在13.2%的遗传多态性,包括供体特异带、缺失带和产生的新带。利用RAPD引物D-11和SSR引物06632在渐渗系中分别扩增出约310bp和150bp的酸黄瓜特异带,序列分析表明其与酸黄瓜相应DNA片段的相似性分别为92.93%和9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元林  向平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基因转移方法,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培育抗病、抗虫、抗逆和优质作物新品种方面的应用概况。并对转基因植物的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雁  李潞滨  韩蕾  
在综述微重力环境、空间辐射等对生物样本的诱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论述了应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高科技生物育种的理论基础。回顾了空间诱变技术在我国农作物、花卉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并探讨了花卉新品种培育中应用空间诱变的不定向性的优势及花卉空间诱变成功的可能性 ,对未来花卉空间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徐小勇  邓秀新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发生变异的现象较为普遍 ,已涉及到很多作物 ,变异的类型较多 ,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形态和农艺性状变性、抗性变异等 ,产生变异的机理主要有遗传和生理两方面 ,此类变异有其优点和不足 ,但无庸置疑的是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变异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材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田砚亭  吴涤新  
植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培养中的变异性,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其中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al)泛指任何形式的体细胞培养所再生的植株;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则指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所表现的变异.即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受植物种类、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及诱变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基因重组或突变、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使再生植株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生化或生态习性等方面产生变异,而统称为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虽然有人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和使用尚有异议,但实际上这一概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国华  陈立云  洪亚辉  李国泰  肖应辉  唐文邦  
为探明外源 DNA导入水稻 ,其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采用浸种法 ,将大豆、高粱、玉米的 DNA导入水稻品种 0 146 ,91- 2 6 4,对其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逐代分析 .结果发现 ,后代蛋白质含量出现广泛变异 ,并分离出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单株 ,各世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随种植世代的增加而变小 ,并趋于稳定 .研究证实 ,利用该方法能选育出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新甫  刘文轩  林秋萍  
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后,获得了抗白粉病变异后代,对其中抗性稳定的5个(D2代)株系子粒酯酶同工酶(EST)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变异株系的EST酶谱中,检测到供体大麦所具有的酶带(即转基因酶带)和新的杂种酶带,从而证实了大麦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到受体中,并被受体细胞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